历史人物 西安事变25年后,周恩来托人给张学良带去一封信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一锹挖不成水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西安事变25年后,周恩来托人给张学良带去一封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西安事变25年后,周恩来托人给张学良带去一封信

西安事变25年后,周恩来托人给张学良送去十六字>清風明月逍遥客 4天前1936年4月9日,周恩来和张学良在延安天主教堂第一次会面。同年年底,张学良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周恩来等人作为中共代表应邀到西安。如果算上4月9日的首次会见,周恩来和张学良在一起共事只有九天时间。然而, 二人结下的友谊却长达半个多世纪。> >后来,张学良在被囚于浙江奉化溪口和贵州息烽时,都曾冒着极大的风险给周恩来亲笔写信。信中他高度评价了周恩来为解决东北军“二二”事件(东北军“少壮派”枪杀王以哲)所作的努力和抗战胜利后的奔走谈判。两封信分别是由旧部袍泽何柱国和莫德惠转交的。对此周恩来一直怀念在心。>1961年12月12日晚上,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有张学良亲友旧部等参加的宴会,以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周恩来在这次会上即席讲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与张学良交往往事,与会者无不潸然泪下。特别是张学良的两个弟弟张学铭、张学思。更是泣不成声。周恩来也触景生情,用毛笔在一张不大的白宣纸上写下了16个字寄语张学良:>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 >周恩来写了这封无头无尾的信之后,就考虑让谁转到台湾,并能安全地送到张学良手中。最后中央统战部找到了朱湄筠女士。朱湄筠的父亲朱启钤当过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内务总长,还兼过代理国务总理。当时朱启钤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在生活等多方面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她上听说,就满口答应下来。她把周恩来的信和张学铭、张学思写给张学良的信一起小心翼翼地密封到一只精致的糖果盒内,然后从香港申请赴台探亲。>1962年10月10日,朱湄筠托宋美龄的大管家、张学良的好友黄仁霖, 将三封信转交给当时住在台北董显光家中的张学良。董显光曾当过台湾的“驻美大使”,也是张学良的基督老师。>可惜的是,此信不知所终。

相关参考

否则将来不好见面

核心提示:在采访过程始终,张学良一直说他最佩服的就是周恩来,周恩来一直想营救他,至死都念念不忘。在50年代周恩来亦托人传话给蒋介石,要他不要杀张,“否则大家将来也不好见面”。张学良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

历史人物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特派此人保护周恩来,后来成为开国少将

原标题:西安事变时,张学良特派此人保护周恩来,后来成为开国少将说起东北军出身的开国少将,很多人都知道张作霖之子张学思,还有解方、陈锐霆,但很少有人提到贾陶。其实,当年在东北军中,贾陶也是大名鼎鼎,位列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释放蒋介石,周恩来是否知情

编者按:《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西安事变研究中的几个重大争论》。文中记述,近年来有关西安事变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在此前后史料的批露、史实的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诸方面都有所突破,而因为史料掌握、研究视角的

张学良将军评价周恩来

  甚少人受到张学良的欣赏,在这少数人中,周恩来属第一名。少帅说,“西安事变”后,周来到西安,蒋本不愿见周,后来见了,只见一次,周看到蒋即叫:“校长”,周在黄埔军校做过政治部主任。少帅说,后来在西安主

中国军事人物 张学良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   1956年11月16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纪念西安事变20周年座谈会上,周恩来称赞“张杨两将军是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人物:张学良西安事变人物:杨虎城西安事变人物:蒋中正西安事变人物:周恩来西安事变人物:宋美龄西安事变人物:阎锡山  西安事变(汉语拼音:Xi\'anShibian;英语:Xi\'anIncid

历史秘闻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人物:张学良西安事变人物:杨虎城西安事变人物:蒋中正西安事变人物:周恩来西安事变人物:宋美龄西安事变人物:阎锡山  西安事变(汉语拼音:Xi\'anShibian;英语:Xi\'anIncid

民国四大美男是哪四个

民国四大美男指: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他们是民国时代最负盛名的四个美男子。民国四大美男的说法当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现的。戴季陶曾经分别点评过汪、周、梅、张四人。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张学良相互赞叹

民国四大美男是哪四个

民国四大美男指: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他们是民国时代最负盛名的四个美男子。民国四大美男的说法当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现的。戴季陶曾经分别点评过汪、周、梅、张四人。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张学良相互赞叹

历史人物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并非感情用事

  在24日已决心亲自送蒋回南京,并告知王、董、何三人,手令是25日去机场前巳经写好的,同时还写了一封给杨虎城和于学忠的信,内容大致相同。手令和信交杨虎城后立即影印并分送给各有关将领。陪送回南京,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