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元和的生平简介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元和的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元和的生平简介

张元和(1907.11.26-2003.9.27)女,著名昆曲度曲家(专工清唱的昆曲专家)。安徽合肥人。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武龄,母亲陆英,二妹张允和,三妹张兆和,四妹张充和,中国近代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2003年9月27日病逝于美国,享年96岁。>>张元和出自名门世家--"合肥张氏",其曾祖父张树声跟随李鸿章打仗出身,李鸿章因母亲去世,回乡丁忧的时候,职务就由张树声代理。张树声先后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她们的父亲张武龄生于清朝末年,是著名的教育家,但深受新思想影响,决定离开安徽,到上海、苏州兴办新式教育。他与蔡元培、蒋梦麟等著名教育家是好友,1921年为身体力行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救国"思想,后来在苏州创办了乐益女子学校,当时很有知名度;母亲陆英是个戏迷,常带着她的女儿们上戏院看戏,孩子们耳濡目染渐渐也成了小戏迷,张家四姐妹中张元和排行老大,常带着三个妹妹在家自演自乐。张武龄共有十个儿女,其中四个女儿(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在近代文化界非常有名,被称为"最后的闺秀"。>因为拥有一位开明的学者父亲,张家四姐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是新的大学教育,传统国学的基础也很好。>叶圣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除琴棋书画外,张氏姐妹还个个擅唱昆曲。她们幼年时,曾在某个除夕夜跟家里的工人掷骰子、玩骨牌,一次下几分钱的注,以博一乐。>张武龄为女儿们请来了第一个昆曲教师--苏州昆班全福班的老演员尤彩云。张氏姐妹很快地爱上了这门在当时已渐趋没落的古老艺术,从中得到了快乐与安慰。>张元和十岁时与家人迁居苏州,后来结识了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顾传玠,二人遂结为夫妇。1949年夫妇双双去往台湾。1965年,顾传玠因肝病逝世,1972年张元和移居美国。>晚年的张元和与女儿女婿生活在美国纽约,半个多世纪以来她虽身处异乡,仍忘不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在国外创办曲社,致力于弘扬昆曲,继续培养昆曲人才,并常与曲友一起登台义演,他们的曲社经常受到美国各大学的邀请,深受欢迎。在80多岁的高龄时还客串出演了电影《喜福会》。>苏州成立中国昆曲博物馆之际,张元和女士亲笔签名赠送的昆曲身段谱《张元和饰演昆剧〈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身段影集》,身段谱封面印有张元和女士年轻时清秀美丽的倩影,内有张元和演示杜丽娘《游园》身段摄影三十多帧。这些身段摄影是1982年张元和应美国阿利桑那州的曲友刘邦瑞女士之邀,在她授课的大学展演《牡丹亭》时,由刘邦瑞女士精心拍摄的。张元和幼年曾得到昆剧传习所主教旦行名师尤彩云的亲授,她表演的杜丽娘端庄大方,细腻文静,所踏身段颇具昆曲表演之正宗,拍摄影集时张元和女士已七十多岁,因此该影集的出版可称难能可贵。>昆曲不仅丰富了张元和少女时代的学习生活,而且还成了张元和恋爱婚姻的月下老人。>>1929年,张元和与二妹张允和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大学里爱好昆曲的女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昆曲组,请光华大学的童伯章教授教她们昆曲。>顾传玠十八岁时,便有戏曲评论家为他如此作评:"一回视听,令人作十日思。"张元和与二妹张允和久仰其大名,很希望这出自己很喜欢的戏由他来演,便伙同其他女同学便冒冒失失地写了一封信给顾传玠,请他表演《拾画叫画》,那封信是大家集思广益,字斟句酌地写出来的,开头很文气:"叨在同好,兼有文谊……"张元和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多正经,多客气呀,是吧?过了几星期,他真的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我们简直不敢相信。"不久竟有了回音,顾传玠同意在大世界表演《拾画叫画》。女孩子们不禁又惊喜又害怕,喜的是她们的愿望真能如愿以偿,怕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大世界是个流氓横行之地,男学生都很少光顾,更何况是女学生呢?为了能看演出,那天,她们特邀了好几位男同学做保镖,叫了出租车浩浩荡荡壮着胆子来到大世界。演出开始了,仙霓社的舞台不大,照明也差,观众也只能容下一百多人。但当顾传玠踱着台步款款出场时,所有人屏声息气,都忘却了所有不佳的环境因素,将注意力全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听他婉转流丽、回肠荡气的歌声,看他温文尔雅又不失《拾、叫》激情的表演。顾传玠扮演的柳梦梅温文尔雅、书卷气十足,一出场就紧紧抓住了观众,台下静静的,女孩子们和观众一起屏声息气地聆听着柳梦梅婉转悠扬、回肠荡气的美妙歌声。这次看昆曲,在少女张元和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一出《拾、叫》,令汤显祖笔下潇洒痴情的柳梦梅宛如复生,而这精彩的戏也让顾传玠在张元和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后,张元和与大夏大学的三位女同学结成死党,几乎每个周六和周日都会去看仙霓社的戏,这一年,张元和二十二岁,顾传玠二十岁。>因为后来顾传玠在儒商严惠宇的资助下弃伶求学,八年后出任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副经理,并且竟和张元和女士携手相伴喜结连理。如此美满姻缘,真该感谢昆曲这个月下老人为他俩牵的红丝线。张元和与顾传玠的结合,轰动了当时的上海滩,成为各八卦小报的头条猛料,有的的小报甚至以"张元和下嫁顾传玠"为题大炒新闻。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元干简介 北宋时诗人龙图阁直学士张元干生平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

历史人物 张元忭的张元忭的生平介绍_张元忭怎么读_张元忭徐渭

本名:张元忭字号:字子盖(子荩),别号阳和所处时代:明代出生地:山阴(今浙江绍兴)主要作品:《云门志略》、《翰林诸书选粹》等主要成就:曾与孙鑛合修《绍兴府志》,与徐渭同修《会稽县志》张元忭–明朝状元 

人物志 李用和的人物生平简介

李用和(988—1050),字审礼,杭州人。宋真宗李宸妃弟。年少时家贫,寄居京城,凿红钱谋生。其姐李宸妃生仁宗后,真宗皇后章献刘氏占为己出,为了慰藉李妃,就求其弟用和于民间,奏补三班奉职。用和由此入仕

历史人物 羲和主要事迹 羲和人物生平 羲和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羲和  主要成就:掌握著时间的节奏和制定时历  地区:中国www.cha138.com  丈夫:帝俊  羲和,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中人物。传说她是帝俊的妻子,与帝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

历史人物 张元干的人物简介 张元干的文学成就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人物简介>张元

张元素行医故事简介 张元素资料介绍

张元素,金朝的中医大家,字洁古,生死年月不详。从小就聪明绝顶,在八岁的时候就是“童子举”,不到27岁考上了进士,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到了进士,他的政治生涯因为犯了“庙讳”而走到了尽头。张元素弃医从政,

张元素行医故事简介 张元素资料介绍

张元素,金朝的中医大家,字洁古,生死年月不详。从小就聪明绝顶,在八岁的时候就是“童子举”,不到27岁考上了进士,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到了进士,他的政治生涯因为犯了“庙讳”而走到了尽头。张元素弃医从政,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夏侯和的人物简介

  夏侯和人物生平简介  夏侯和,生卒年不详,字义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名将夏侯渊第七子。三国时期魏臣,魏元帝时任相国左司马、侍郎。咸熙元年(264)魏将钟会灭蜀后反叛,时和正出使成都,抵制钟会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夏侯和的人物简介历史名人

  夏侯和人物生平简介  夏侯和,生卒年不详,字义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名将夏侯渊第七子。三国时期魏臣,魏元帝时任相国左司马、侍郎。咸熙元年(264)魏将钟会灭蜀后反叛,时和正出使成都,抵制钟会

须贾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须贾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会有使者往来,有的使者是谈和的,有的使者是施压的,国家的强弱决定了话语权的多少。  公元前283年,燕国大将乐毅带领韩国、魏国、赵国、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