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周养浩最后跟子女是否团聚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周养浩最后跟子女是否团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周养浩最后跟子女是否团聚
据了解,周养浩个人被关押期间的交代,他的儿子、女儿共有七名,都受到了台湾政府的优待,其中最小的女儿在美国念书,毕业后在当地参加了工作。由此可见,周养浩子女并没有受到台湾当局的特别优待,毕竟周养浩本人是被共军俘虏的,成不了烈士。>>1973年,周养浩被作为最后一批被大陆释放的战犯,打算回到台湾和子女团聚。但是台湾方面的反应却极为冷漠,拒绝了他们入台的请求。>周养浩在万般无奈之下,抱着他对党国的一腔忠忱,可同僚段克文一起,先后离开香港去往美国投奔他在美国的小女儿。在1990年,周养浩去世。>从上述情况来看,周养浩子女也最终没有和他们的父亲团聚,实在是一大遗憾了。>周养浩为何被台湾拒绝?>197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释放全部在押战争罪犯。>此前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根据毛泽东主席、党中央的指示提出的建议,决定对全部在押战犯,实行特赦释放,予以公民权,并作出决定,特赦人员“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我们欢迎。”>>决定一公布,在第六批(最后一批)释放的293名战犯中,当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亲人在台湾的,要求去台湾与家人团聚。据此,原国民党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维担心台湾当局拒绝被俘战犯赴台,他在讨论中提出:被特赦释放人员,不管在台湾是否有家属,都有权利向台湾方面提出去台湾的要求。>特赦释放申请去台的十人的申请,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批准。中央统战部于4月12日在北京著名的全聚德烤鸭店为十人饯行。在会上,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在宴会上说:“政府希望你们早日到台湾与亲人团聚。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政府照样欢迎。”>同日,中央通知广东省做好十位特赦人员经广、深赴港转台的接待安排工作,并要求4月14日抵达香港。>>在广东省委的领导下,立即制定了在生活、参观、保卫等方面的接待方案。>4月14日上午,王秉钺等10人乘91次列车到达深圳,下午1时即抵达香港,可台湾方面迎接他们的竟是:“我们对此10名所谓战犯并不重视,他们必须以普通逃港难民身份以循正当手续办理入台手续。”污蔑被释回台的10人,是一种“统战工具”,拒绝10人人台与家人团聚。>其实,早在3月22日驻港的国民党机关报《香港时报》就宣称:“毛泽东此次发布特赦令,实际是为了加强统一战线……毛泽东下达特赦令不过24小时,中央通讯社发表公开声明,欢迎被释放的军政人员回归台湾……”国民党的出尔反尔,引起国内外各方正义人士的反感。4月25日,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方面应该派人至香港去迎接他们,才合情合理,因为他们过去都曾为国民党卖命。没想到台湾当局竟然拒绝他们入台,“这种态度,令人感到无比愤慨。”香港报纸,即使亲台报纸,也都纷纷痛斥国民党当局的拒收政策。相关参考
在国民党军统队伍中,我们最熟悉的当属戴笠,他的威名可谓是妇孺皆知。其实除了戴笠,军统还有两位名气也不小的特务,一位是毛人凤,另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周养浩。>>别看周养浩犹如个文弱书生,但是此人心狠手
周养浩,乳名周名达,中学时代名周文豪。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七月五日,生于浙江省江山县吴村乡后源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周乾奎,字登庸,号舜卿,武秀才出身,曾任营部稽查官,驻守廿八都暨仙霞关一带,当地绅士曾奉献
吕元膺(749年—820年),字景夫。山东东平人,唐代大臣。吕元膺姿秀仪美,才华出众。去京师拜见前宰相齐映,齐映十分惊奇:“我无缘认识娄、郝(娄师德、郝处俊),看言谈举止,娄、郝也不过如此!”建中初年
吕元膺(749年—820年),字景夫。山东东平人,唐代大臣。吕元膺姿秀仪美,才华出众。去京师拜见前宰相齐映,齐映十分惊奇:“我无缘认识娄、郝(娄师德、郝处俊),看言谈举止,娄、郝也不过如此!”建中初年
据了解,剧中吴聘是因为被沈星移重伤之后,脑袋里有淤血,也就是所谓的重伤后遗症去世的,至于历史上的吴聘是怎么死的,有传言称是因为肺结核去世。据历史记载,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北靠巍峨的嵯峨山,南临清澈的清
周德威字镇远、阳五,生于山西朔州,是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的名将,曾参与柏乡之战、幽州之战,曾屡破梁军,多次抵御契丹,逆转梁晋争霸的形势。周德威>周德威是谁>周德威(?-919年),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
孝节烈皇后周氏,生于苏州,天启六年(1626)被选为信王朱由检的王妃,朱由检登基后则立为皇后。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她勤于治家,得到百姓爱戴,在明朝灭亡之际以身殉国。周皇后>周皇后与崇祯帝的子女>儿
张养浩张养浩别名张文忠公,号云庄、齐东野人,是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元明善、曹元用并称“三俊”。文学上,他除了散曲,诗歌、词、散文等都颇有建树。张养浩的词>张养浩曾有一部词集《江湖长短句》,可惜今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英宗、泰定帝和元文宗,一共六朝。六朝重臣,可想而知张养浩在元朝政治中说占据的位置有多么的重要。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世人以齐东
张养浩张养浩是元代名臣,一生历经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曾任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职。元朝廷曾七聘其不出,后关中大旱才肯再次出山。张养浩是个怎样的人对张养浩的评价>政治方面>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