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慈禧逃亡西安,一天伙食费十几万

Posted 慈禧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慈禧逃亡西安,一天伙食费十几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慈禧逃亡西安,一天伙食费十几万

清王朝走到最后,就像一幢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虽然,里面早已溃败腐烂,但是,外表看起来还是十分地富丽堂皇。可是现在,这个骗人的把戏也无法继续演绎,大清王朝的德行全世界都心知肚明。他们再也不把这里奉为“天朝上国”,甚至是任谁都可以踩一脚的“软柿子”。> >公元1900年,即: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开进了中国的地界。他们借着压制义和团运动之名,大行瓜分中国之实。不出几个月,声势浩大的八国联军入北京如入无人之境。当晚,紫禁城上下说的都是“夷人要攻东华门”的传闻。>慈禧太后眼看着大事不妙,惴惴不安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她就慌里慌张地处决了珍妃,拉着光绪皇帝载湉、皇后隆裕从西直门一路向西逃窜,史称,“庚子西狩”。这一下,慈禧可是瞬间就从养尊处优的高位上跌了下来。这不是平时的出巡,而是一次为了保全性命的逃亡。> >并且,他们是不能带太多的下人、太多的财宝,甚至,连日常的温饱都无法保证,还要担心身后那群金发碧眼的豺狼追上来。>“庚子西狩”说的如此好听,那么,何谓“西狩”?“西狩”一词,其实是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的“春,西狩获麟”,说的就是鲁哀公去西边打猎,猎获了麒麟,是很惬意的事情。而慈禧主政的庚子年,列强入侵,京城百姓罹祸,两宫逃亡,仓皇无状,哪有皇家狩猎之气派!>路途中他们没有食物,只能在农民的地里现摘豇豆和玉米。口渴了想喝水,水井里却漂浮着死尸,只能嚼几口高粱杆罢了。就这样凑凑合合地过了一天,到晚上也不能高枕无忧一觉睡到天亮。首先,没有华丽柔软的床铺,其次,也没有那个心情了。> >一天到晚都担惊受怕,唯恐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丧命敌手。跑到榆林堡的时候,慈禧太后才终于享受到了她 “应有的”待遇。虽然,百姓都各自逃难去了,但是,知县尚在,对着皇上太后一行大行三跪九拜之礼。无奈,知县家里也没有钱粮,只能为慈禧太后奉上一碗小米粥。>至此,颠沛流离了数日的慈禧终于安稳了下来,她此刻一定是前所未有地满足,就连那碗小米粥,也是变得格外香甜。逃亡的过程中,还有这么一件事情:>慈禧走了一段时间,当她得知八国联军没有追来,于是,她也就放慢了逃跑的速度。这一日,就来到了徐沟县,徐沟县的刘县令是个清官,他可没钱给打前站的大太监张天顺送礼,但是,他给本县的药铺题字,曾获得了两枝人参。> >这两枝人参并非价值千两的长白山老参,价值十两银子就不错了。于是,他就将这两枝低档人参送给张天顺,张天顺鼻子差点气歪,随后,他就给刘县令指点“迷津”——就用本地的土特美食来招待慈禧太后就行,但是,品相不能差了。>张天顺说道:“慈禧最近有十多日,吃得都是山珍海味,看徐沟县是个穷县,也没有啥拿出手的东西,索性就用本地的特产招待慈禧太后。第一,是让慈禧改改口味,没准就吃好了。第二,用本地的特产招待慈禧,也显着刘县令是个清官。”>其实,张天顺就是想害刘县令,你想刘县令用土特美食招待慈禧,慈禧一怒,刘县令的脑袋不就会立刻落地么!徐沟县的特产就是“碗托”,说白了就是宽面条,这东西招待慈禧可以吗?对于这件事,刘县令自己心里也是没底。> >不久,慈禧来到徐沟的县衙。当她拿起了筷子,刚吃了一口碗托,筷子就停不下了。这碗托别看是小吃,可是味道鲜美,很有滋味,也很有嚼口。慈禧一口气,吃了两碗,临走,她连说:“刘县令清廉能干,绝对应该重用。”在慈禧第二年回京之后,就升刘县令做了知府。>在此期间,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怀来县知县吴永,因吴永服务周到,随后,他就被点名随慈禧西行,并且,担任了前路粮台会办。也正是他日夕为两宫服务,目睹了此行全过程。后来,吴永口述经过,由时人刘治襄写成见闻录《庚子西狩丛谈》,始有“庚子西狩”之说。>在之后,慈禧逃往西安的途中,他们的气派可就跟以前大不一样了。有吴永这个前路粮台会办操办,这时候不止各地官员上赶着来迎接,各省上供的钱粮也都送到了慈禧的手里。有钱了,当然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慈禧本人的生活确实是富裕了不少,就连她的随从也阔气了起来。> >于是,慈禧把她御膳房的那一套精简了一下,又给挪到西安来了。>西安的膳房开有荤局、素局、菜局、饭局、茶局、酷局、点心局等近十个局,且别说每天这些局里做的东西要多少开销,光是十几个局的一百来位厨师的俸禄,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有记载,这个膳房每天花费白银200多两,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币,他们一天光吃饭要将近十万元。>结果,内务府给慈禧报账,慈禧一听还说:“这次出来,咋们真是俭省多了”。>当然,人家是金尊玉贵的皇太后,吃穿用度是最好的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慈禧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打赏下人。以前富裕的时候赏也就罢了,逃亡的路上惶惶如丧家之犬,还硬要摆那个排场。在太原一出手就打赏马玉昆将军及其部下白银一万两,这可是四百五十万人民币啊。> >无独有偶,还有董福祥将军,及其所率的骑兵也是赏银三千两,更有岑春煊将军,及其部下依然是赏银二千两。也就是说,在人家穷途末路的时候,随随便便还能拿出六七百万元来赏人。至于随行太监李莲英所得的赏赐,那就更不敢想象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清朝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条约,以换得慈禧在1902年返回北京,史称“两宫回銮”。就算是这样,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也只是苟延残喘了11年便就灰飞烟灭了。其实,大家都知道,彼时的大清王朝确实气数已尽,任谁都无力回天。>“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委曲求全之中,清廷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同意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等,八国联军这才答应撤兵。慈禧好了伤疤忘了疼,把这种不光彩的“哀归”搞得像凯旋一般,沿途大事铺张显其威风早把逃出北京的那些狼狈事儿忘到了脑后了。> >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被称为“两宫回銮”,意与“庚子西狩”相对,也就是说,没有此前的“西狩”,就没有后来的“回銮”。我们的统治者在逃亡路上还不忘穷奢极欲,人家的天皇坐在宫殿里节衣缩食地为前线将士省军饷。如果这样我们还能走下去,那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参考资料:>【《庚子西狩丛谈》、《两宫回銮》、《左传·哀公十四年》、《辛丑条约》】

相关参考

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惨遭相国寺和尚戏弄

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惶逃到西安。她一边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一边命李鸿章为议和大臣,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讨得了洋人的欢心,北京城暂时平静下来

历史人物 皇宫里的伙食是好的不得了,慈禧太后摆果闻香又是怎么嗜好

按照清朝宫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标准伙食包括:盘肉22斤、汤肉5斤、猪肉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种萝卜60个、各种瓜每种1个、苤蓝及闭蕹菜6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

溥仪笔下的慈禧逃亡与珍妃之死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兵力,总共才有几万人,可是为什么战争开始仅仅才一个月的时间,清朝统治者便失去了大沽,丢了天津,一直让敌人长驱直入迫近到北京城下呢?就在八国联军即将攻入北京之时,大喊大叫的西

民国最贵囚犯,狱警工资还不及他一天的伙食费,还配贴身厨师伺候

我们平时讲到囚犯,会认为囚犯失去自由,几个人关在小小得房子里,吃得不好,住得不好,穿得不好,睡得不好,反正没啥好的,但民国时期出现了最贵囚犯,狱警的工资还不及他在监狱一天的伙食费,还配贴身厨师伺候。章

历史人物 慈禧逃难西安时的一句名言,李鸿章为她背负了屈辱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慈禧和光绪帝匆忙之余一路西逃,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涯。因为准备的不充分,慈禧连御用的衣被也没带上,就更不要说是食物了,慈禧这一路倒真是和寻常百姓一

历史人物 逃亡十几年的晋文公,靠什么取得成功的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晋文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星罗棋布,大兼小、强吞弱,各国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诸侯争霸,英雄辈出。有很多成语典故,就出现在这个时期,比如:“卧

慈禧西逃路上,河南富商资助100万,慈禧赐他一个霸气的称号

导读: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平日里嚣张无比的慈禧太后,此时吓的不知所措。在大臣的提醒下,果断带着光绪及隆裕皇后等人逃亡西安,留下李鸿章、奕劻等人,负责与列强进行谈判,为了估计自己的想象

历史秘闻 慈禧西逃路上,河南富商资助100万,慈禧赐他一个霸气的称号

导读: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平日里嚣张无比的慈禧太后,此时吓的不知所措。在大臣的提醒下,果断带着光绪及隆裕皇后等人逃亡西安,留下李鸿章、奕劻等人,负责与列强进行谈判,为了估计自己的想象

河南一神秘家族,几百年经久不衰,慈禧太后赐了一个霸气的名字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慈禧太后闻之大惊,立马带着光绪帝逃亡西安。慈禧在之后回京的途中,路过河南巩义康店镇时,有一位名叫康鸿猷的富商,拿出了一百多万两白银,通过当地官府交给了慈禧。尽管慈禧

啃窝头 慈禧逃亡路上多狼狈?吃牢饭

贵为一国之“主”的慈禧,被八国联军的一声炮响吓得屁滚尿流,抛下万里江山于不顾,带着光绪等一干人等于1900年7月21日连夜逃出京城。临出逃前,也没忘把她讨厌的珍妃推入井中淹死。都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