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棣逼死建文帝,明朝文物证明他做得没错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朱棣逼死建文帝,明朝文物证明他做得没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朱棣逼死建文帝,明朝文物证明他做得没错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一方面,他在位期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明朝综合国力臻于极盛。> >文治武功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明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不多见的贤明之君,无愧于一代雄主之称。>但另一方面,他当这个明朝皇帝,却名不正言不顺。> >朱元璋生前确定的继承人,是皇太子朱标。>朱标因病早逝,按照封建时代帝位传承的基本规则,朱标之子朱允炆递补成为皇位继承人。>朱元璋临死前,在遗诏中也声明“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从法理上确立了朱允炆的合法继承人身份。朱允炆也因此得以登基,成为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明史》记载,建文帝这个人,“天资仁厚,亲贤好学”,和他爸爸朱标一样,性格偏于宽厚文静。>他在位期间,致力于革除朱元璋留下的严刑峻法,任选贤能、爱惜民力。>“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蠲荒田租”。> >“罢天下诸司不急务”。洪武年间的苛酷戾气一扫而光,朱元璋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局面戛然而止。>明朝官民终于摆脱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气氛,有如沐春风之感。> >然而祸起萧墙,年轻的建文帝正准备大展经纶,把大明帝国打造成他心目中的盛世,他叔叔燕王朱棣却起兵造反了。>朱棣比侄子建文帝大了十七岁,性情刚烈果断,有胆有识,很早就投身军旅,有丰富的用兵经验。>“刚果善断,能决大谋”,“少长习兵”,有一颗蓬勃的野心和敢作敢当的狠劲儿。> >建文帝虽然坐拥整个明朝的国力,但他优柔寡断、保守文弱的性格。>注定了他在你死我活的皇位争霸战中,只能成为失败者。>朱棣虽然成功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如愿以偿当上了明朝皇帝。朱允炆也因此下落不明。>并且他这个皇帝还干的卓有成效,成绩斐然,但他身为藩王却以下犯上,悍然起兵夺取皇位。> >属于标准的篡逆之举,严重背离了封建时代的基本纲常秩序和“忠君”大道。>尤其让他百口莫辩的是,建文帝并不是商纣王那样的昏暴之君,朱棣的篡位之举连基本道义基础都严重缺乏。>朱棣逼死建文帝,靠篡逆上台,成为他一生难以洗白的污点,乱臣贼子的黑锅他是背定了。>尽管他在任期间表现可圈可点,但他为了当上皇帝,不惜让大明朝陷入全面内战。>太平盛世变成血火疆场,难以数计的军民葬身疆场。> >为了消除建文帝的残余势力,他对忠于建文帝的的大臣大开杀戒。>其凶狠暴虐、穷凶极恶之状,简直让人有朱元璋再世之感。>几百年来,对朱棣的评价呈现鲜明的两面性,在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同时,对他的责骂和非难也从未停止。>正如《明史》所说,他“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后人也责骂他“多疑好杀,手上沾满鲜血”。> >九十年代末,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献王朱柏墓在湖北荆州被发现,有关部门组织考古队对朱柏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朱柏墓中,一共清理出八百八十三件珍贵文物,其中一件文物,湘献王的“谥册”,成为对朱棣篡逆之举最好的辩解。>谥册上对朱柏的一生和死因进行了简单回顾:“王聪明孝友,钟爱于父皇,比封湘藩,拱卫宗社。>建文不君,弃皇考祖训,屠戮骨肉,王以懿亲,遭毁于谗,竟至焚死。”> >“谥册”记载了建文帝登基初期做过的一件恶行,即著名的建文削藩。>朱元璋把朱家子弟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想把天下大权世世代代牢牢控制在朱家人手里。>建文帝登基后,把这些叔伯兄弟们视为不安定因素,唯恐他们犯上作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削除藩王行动。>不到一年时间,他罗织罪名,把周王、齐王、岷王、代王、湘献王五个亲王剥夺爵位,废为庶人。> >其中湘献王朱柏,年方二十八岁,被建文帝诬以谋逆罪名,下令押解来京。>湘献王朱柏性情刚烈,不甘受辱,朱柏满怀悲愤,“因复痛哭”,“具衣冠赴火死,阖宫俱从之”,带着一家大小葬身烈焰。> >谥册记载证实,朱柏身为朱元璋的亲儿子,一家老小无辜被逼死,且尸骨不存,堪称建文帝的一大暴行。>而燕王朱棣,就是在这种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背景下,为了避免湘献王的下场,才铤而走险,愤而起兵反抗。>最初起兵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自保。> >面对建文帝的步步紧逼,面对其他兄弟相继家破人亡,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凶险局面。>朱棣起兵的行为,简单称之为篡逆显然不符合事实,具有了争取最基本生存权的合理性。>也具有了反抗建文帝暴行的正义性。>从这个角度而言,朱棣的靖难之役做的没错,情有可原。

相关参考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因为他任用宦官、埋下祸根,整个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努

为了一匹马,汉武帝悍然发动了两场血腥战争,如今看来他做得对

一提起「”汗血宝马”,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据史书记载,这种马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因此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拥有一匹汗血宝马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如同现在拥有一辆好车一般。追溯汗血宝马的历史,我们会发现

明朝历史 明朝君王建文帝削藩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导火索

建文帝削藩建文帝削藩是明初的一件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同时也是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导火索,这场明朝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最终导致建文帝下台,不知所踪,而朱棣却登上皇位,成为明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建文帝画

明朝历史 明朝第一大疑案,建文帝朱允为什么不杀朱棣之谜

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初,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并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以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难事。善良又有点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甚至还给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谕,不准任何人伤害他的叔叔朱棣,以免让

明朝历史 朱棣做了几年的皇帝 是个怎样的人

朱棣做了几年皇帝明成祖朱棣为明朝皇帝之一,幼时出生于南京,其父亲为明朝朱元璋,早期曾经被封为燕王。朱棣聪明过人,英勇善战,可以说是并非池中之物。在他之前的皇帝是其侄子建文帝,当时朱允也就是建文帝,知道

明朝历史 朱棣夺位成功后建文帝朱允究竟到哪里去了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

明朝亲民皇帝朱允炆为何输给自己叔叔朱棣

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明朝进入了一个政令较为严酷的时期。在明太祖薨逝之后,由建文帝朱允炆继位,那么在建文帝当政阶段,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在后世之人的眼中,建文帝是好皇帝吗?从百姓角度来看,建文帝

明朝亲民皇帝朱允炆为何输给自己叔叔朱棣

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明朝进入了一个政令较为严酷的时期。在明太祖薨逝之后,由建文帝朱允炆继位,那么在建文帝当政阶段,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在后世之人的眼中,建文帝是好皇帝吗?从百姓角度来看,建文帝

明朝最伟大的皇帝,

历史上明朝最优秀的皇帝是谁?我觉得是朱棣,朱元璋虽然开创明朝,但他如果继续做皇帝一百年,国家哪里经营的下去,他的政策太不合理了。说起做皇帝,觉得还是朱棣做得好。参见以下政绩: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那是古

历史人物 朱棣 明朝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简介

  明成祖(1360-1424)是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