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在四平战役中,陈明仁是怎么打败林彪的?
Posted 黄豆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在四平战役中,陈明仁是怎么打败林彪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在四平战役中,陈明仁是怎么打败林彪的?
四平之战,军人的鲜血染红了陈明仁的顶戴。陈明仁颇为荣耀了一阵子。>四平解围后,蒋介石亲自在南京总统府召见陈明仁夫妇,第一句话就是:“有功之将,殊堪嘉奖,不愧为黄埔楷模。”并对手下感慨到:“四平大捷,陈司令创造了人间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并请他们夫妇游了玄武湖。>>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的国民党军,也像打了一针兴奋剂,将陈明仁吹的神乎其神,甚至陈明仁在四平构筑的工事,也成了一条令国民党军群起效仿的“陈明仁防线”。>四平战役不久,蒋介石的亲信陈诚组织参观团到四平阵地视察,参观团的美国顾问看到阵地上不少工事是用美国的面粉、大米垒成,当场提出抗议。从南京来的一些国民党要员,看到这么好的黄豆被用来修工事,也觉得过分。国民党辽北省主席、陈诚的江浙同乡刘翰东,乘机告发陈明仁“纵兵抢粮”。陈诚素与陈明仁不睦,正愁没有机会,于是当日便请求蒋介石查办陈明仁。蒋介石念其有功,将陈明仁撤职,但未查办,后调往总统府任中将参军的闲职。真是成也黄豆,败也黄豆。>陈明仁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由于作战勇敢,本来深得蒋介石的赏识。后来蒋介石认为他性情刚强,飞扬跋扈,不好驾驭,故不予重用,在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一直在第71军任副军长和军长,直到固守四平街有功,才晋升第7兵团司令官。>由于陈明仁的资格较老,加上敢做敢为,团以上的军官多为他亲自提拔,下属认为跟着他不会吃亏。陈明仁治军比较严格,他选择军官的条件比较简单实用:一要不怕死,二要未结婚,三要熟读兵书操典,四要枪法好,因此他的部下作战顽强,较有战斗力。>有的说,陈明仁在防御四平的时候,利用在东北天寒地冻的天气,叫士兵在工事上浇水,三九天工事很快就冻住了,子弹打不进去,炮弹也炸不开,林彪也无可奈何。这种说法明显不成立,因为四平攻坚战发生在夏天。>>军中更传出了陈明仁“撒豆成兵”的神话。“撒豆成兵”原是民间对隋唐时期的传奇人物李靖用兵的一种传说,近似巫术之流,何时陈明仁学会了妖法?>原来,东北盛产大豆,籽粒饱满,个个滚圆。眼见林彪兵临城下,陈明仁心生一计,准备了很多麻袋的大豆,待民主联军攻城时,他命令士兵把大豆倒在街道上,让冲锋的民主联军战士踩在大豆上滑倒,从而遭受到重大伤亡。>这种说法也颇有疑点。首先,这种方法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大,地面必须光滑,地上的黄豆才能发挥作用;而当时四平炮火连天,街道上遍地瓦砾,当街撒黄豆,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其次,两军进行的是巷战,兵力呈胶着状态,且不云事先撒黄豆会滑倒自己人,而且也势必会被对方发现。>“撒豆成兵”确有其事,只不过作用不像国民党吹嘘的那样罢了。>那是在民主联军向四平市中心水塔发起进攻的时候。水塔是城里的制高点,陈明仁自然派精兵把守。民主联军也动用了一个主力团的兵力。攻占水塔,过街天桥是必经之路。在天桥上,守军预先堆放了两大麻袋黄豆,拴麻袋口的绳子由水塔里的人控制着,随时可以拉开。>进攻的民主联军起初并没有把这两麻袋黄豆当事,这样的麻袋见得多了,在四平的街垒中到处都是。怎料在冲锋的途中,接近过街天桥得时候,水塔内的守军突然同时拉开了拴麻袋的绳子,数百斤黄豆从麻袋奔涌而出,顺着桥面立刻铺满了街道,冲锋的战士踩在上面,站不住,一个个都猝不及防地摔了下去,就连手中的武器也摔得老远。>>此时,水塔的守军轻重机枪、冲锋枪乘机突然开火,冲锋者立刻倒下一大片,街道上的黄豆被鲜血浸泡,民主联军的攻势受挫。>陈诚指挥东北的战局之后,就是根据四平防御工事情况,提出“重点坚强工事主义”。直到1949年5月,蒋介石亲临上海布置淞沪战役时,上海的防御工事仍然可以看出摹仿四平的痕迹:阵地前沿遍布地雷、铁丝网、拒马、鹿砦;阵地与阵地间有盖沟、交通;由钢筋水泥筑成主堡,主堡之间有地道相通;主要工事里储满了粮草弹药。>但此时国民党大势已去,四平的好戏未再上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陈明仁能功善守,声誉茂隆,因此也遭到不少人的嫉妒。相关参考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上将中,有3位是解放军昔日战场上的对手。他们是解放前夕率部起义的原国民党将领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他们都曾是蒋介石的爱将,都曾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也都曾率部起义,为共和国的诞
原题:这一次大战,林彪若听了此人的话,就不会打成败仗!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七纵司令员邓华奉命指挥所部于6月上旬协同李天佑一纵攻取东北重镇四平。这时候,经过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第一阶段,四平已成为
毛泽东与陈明仁合影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揭秘:解放战争中最能打的国军将,第1位是让彭老总头疼的将领在国民党军中很多将军,在抗日中战功赫赫,到了解争战争就没有那么突出
四野的荣耀林彪是1948年11月30日离开沈阳的。车轮滚滚,载着“黑土地之狐”驰奔华北的黄土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24日林彪从延安启程,目的地是山东,去接替他的老搭档罗荣桓。罗荣桓身体
百色起义中邓小平称他是小老虎,平型关战役他任主攻团团长,他还是四平战役的总指挥。他就是三十八军首任军长,林彪的爱将李天佑。1963年3月,陈毅、李天佑、张云逸等接见部队1937年9月25日,李天佑参加
百色起义中邓小平称他是小老虎,平型关战役他任主攻团团长,他还是四平战役的总指挥。他就是三十八军首任军长,林彪的爱将李天佑。1963年3月,陈毅、李天佑、张云逸等接见部队1937年9月25日,李天佑参加
1946年1月,国民党向东北大量增兵,至3月下旬,进入东北的军力达到6个军31万余人。3月27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集中11个师的兵力,向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四野)战略据点本溪、鞍山、四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七纵司令员邓华奉命指挥所部于6月上旬协同李天佑一纵攻取东北重镇四平。这时候,经过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第一阶段,四平已成为国民党孤悬于中长路的孤离据点。根据中央军委开始战略反攻
鏖战四平的主将重新披挂上阵。林彪向小诸葛下战书:“不投降就消灭。”为报一箭之仇,他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从武汉到海南,千里追逐白崇禧。宜沙战役、湘赣战役,小诸葛一溜再溜。毛泽东一语点醒梦中人,改“浅距离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至1948年3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北省(今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和辽宁省(今辽宁省一部)对四平至大石桥、锦州至沈阳铁路沿线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