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魏惠王简介 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Posted 孙膑
篇首语:只愿我永远在爱里,不断地学习,即使悲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魏惠王简介 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魏惠王简介 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导读: ,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罃,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公元前319年。魏的先祖毕公是周文王的庶子,姓姬名高,武王伐纣后封于毕,称「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人毕万,在晋献公时封于魏,始姓魏。毕万的十一世孙魏斯,于公元前403年参加韩赵三家分晋,始封为诸侯,尊号魏文侯。> 人物简介> 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姬姓,名罃(《 策》作「婴」)。魏武侯之子。魏国第3代国君。公元前369一公元前319年在位。> 魏武侯死后,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成功。即位初,以公叔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要他「清心寡欲」,公孙痤去世前,劝惠王杀商鞅,不要让他逃走,惠王不听。> 在位中期信任庞涓,军事实力大增,但此人嫉贤妒能,陷害同学孙膑,而魏惠王全然不知其中利害,导致孙膑入齐。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庞涓死后,魏国彻底衰落,以至于魏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楚威王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改元重新纪年。这标志著楚国的 地位的丧失,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楚威王七年领大军伐齐,赵、燕两国乘机出兵攻齐。前319年卒,享年长达82岁。> 前任:魏武侯(前395一前370年在位)> 继任:魏襄王(前318一前296年在位)>相关参考
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后很
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后很
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后很
春秋战国皇帝中文名:魏惠王别号:梁惠王,魏罃国籍:魏国民族:中原族(古汉族)出生地:魏国安邑出生日期:公元前400年死日期:公元前319年职业:魏王重要造诣:徐州相王,迁都大梁兴建汴河,开通鸿沟屡破强
春秋战国皇帝中文名:魏惠王别号:梁惠王,魏罃国籍:魏国民族:中原族(古汉族)出生地:魏国安邑出生日期:公元前400年死日期:公元前319年职业:魏王重要造诣:徐州相王,迁都大梁兴建汴河,开通鸿沟屡破强
魏惠王生于魏国安邑,是战国时期魏国君主,在位52年。他执政期间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兴修古汴河、开通鸿沟,屡破强秦,威服赵韩,徐州相王,然而魏国霸业却在他之后渐渐衰弱。魏惠王简介>魏惠王(公元前40
是谁?(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是魏武侯之子,原名魏罃[yīng]或魏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第3代国君,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
是谁?(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是魏武侯之子,原名魏罃[yīng]或魏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第3代国君,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
魏惠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君主,在位50年,在位期间徐州相王、迁都大梁、兴修古汴河、开通鸿沟、屡破强秦,但后期战争中开始衰落,于公元前319年逝世。魏惠王之子魏襄王,即梁襄王,东周时期魏国第四代君主,姓
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