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

Posted 列宁

篇首语: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кий,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苏联诗人、剧作家,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厚感情。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义,并在戏剧艺术上有创新。由于长期受到宗派主义的打击,加上爱情遭遇的挫折,1930年4月14日,诗人开枪自杀,身后留下13卷诗文。>马雅可夫斯基生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省的巴格达蒂村,父亲是个林务官。>1906年父亲去世后,全家移居莫斯科。1908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党的宣传员。他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曾3次被捕,在狱中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莎士比亚、拜伦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同时尝试写诗。1911年进入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结识了一大批未来派的诗人、画家。>1912年底,他和大卫·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出版了俄国未来派的第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收在诗集里的马雅可夫斯基两首短诗《夜》、《早晨》以及后来陆续发表的一些诗作如《码头》(1912)、《城市大地狱》(1913)等,都有着鲜明的未来主义烙印。第一部剧作《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1913)的主人公就是自己,同年由他本人在彼得堡上演时主演,显示了一定的表演才能。>>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抛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追求标新立异,强调诗歌意境的音响、色彩和运动的效果,其思想倾向则是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马雅可夫斯基在革命形势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下,写作了不少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作品。在第一部“纲领性的作品”——长诗《穿裤子的云》(1915)里,诗人向资产阶级喊出“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的响亮口号,反映了马雅可夫斯基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否定和不妥协的抗争精神。在长诗《战争与世界》(1916)里,诗人控诉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发出了反对战争的悲愤呼声。>1917年,马雅可夫斯基从艺术之宫走上战斗的街垒,同革命人民一道参加埋葬旧世界的斗争。他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你吃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产阶级!”以轻蔑的口吻宣判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的死刑,这首短诗成了革命水兵攻打冬宫时的战歌。十月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明确宣布站在苏维埃政权的一边,为新政权工作,他到广场去,到工厂去,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朗诵诗歌,进行革命宣传鼓动工作。面对资产阶级庸夫俗子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诅咒,马雅可夫斯基愤然挥笔,写下了震撼人心的《革命颂》(1918)。>1919年至1922年间,马雅可夫斯基参加俄罗斯电讯社(简称“罗斯塔”)工作,和一些诗人、画家合作出版了一种配有短诗的宣传招贴画“罗斯塔之窗”,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是诗人的艺术才华蓬勃发展的时期。革命后的1918年写了《宗教滑稽剧》,是苏联第一部具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平的戏剧作品。诗剧通过《圣经》中洪水淹没大地的神话传说,反映十月革命的内容。长诗《一亿五千万》(1920)用夸张和抽象的手法,表现新旧世界的斗争,歌颂一亿五千万苏联人民的伟大胜利。著名短诗《开会迷》(1922)以辛辣尖锐的语言,讽刺嘲笑苏维埃政府中那些整天浸泡在会议里的官僚主义者。之后有长诗《列宁》、《好!》(1924),讽刺喜剧《臭虫》(1928)、《澡堂》(1929)等。他是戏剧革新家。主张舞台应有强烈的剧场性和假定性,反对自然主义地描摹生活。又说"舞台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放大镜"。他的戏剧理论对后来的苏联戏剧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从1919年起,马雅可夫斯基同未来主义的右翼分道扬镳,组织“共产主义者——未来主义者”协会,简称“康夫”。1923年,他创办《列夫》(即《左翼艺术阵线》)杂志,担任主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系列关于文艺问题的诗篇中,如《给艺术大军的命令》(1918)、《给艺术大军的第二号命令》(1921)、《魏尔伦和塞尚》(1925)等,马雅可夫斯基对未来主义者们、想象主义者们、阿克梅主义者们提出批评,大声疾呼文学艺术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为现实斗争服务,为未来的共产主义服务。从创作实践来看,马雅可夫斯基这个时期的某些诗歌虽然或多或少的残留着未来主义的痕迹,但其主流是革命化和大众化。>1925年发表的著名长诗《列宁》,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长诗以强烈的感情,描写列宁战斗的一生。歌颂列宁高尚的人格、不朽的事业和光辉的思想,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艺术形象。长诗包括序诗和三章正诗。序诗阐明长诗的创作动机和指导思想,三章正诗分别从“列宁与时代”、“列宁与革命”、“列宁于人民”三个方面去描写列宁,阐明“他做过什么事?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来自什么地方?”主题鲜明,结构严谨。>>1927年,马雅可夫斯基为了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创作了气势磅礴的著名长诗《好》。以史诗的形式,描写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战斗历程,展望社会主义苏维埃祖国的美好前景。全诗共19章,第一章可称为序,说明史诗的创作原则;第2章至第8章,描写苏维埃祖国在烽火中诞生;第9章至第16章,描写共和国的巩固和成长;最后三章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望共产主义未来。>从一个未来派诗人转变为无产阶级歌手,一方面招来了未来派的攻击,另一方面也受到“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排斥。这是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再加上爱情的失意,内心十分痛苦。1930年4月14日,马雅可夫斯基悲愤的自杀了,终年只有37岁。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22年12月列宁口授“政治遗嘱”

1922年12月列宁口授“政治遗嘱”列宁晚年病重期间给党的代表大会口授的一组重要信件,通常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由1922年12月23—26日口授的一组信件和1923年1月4日口授

斯大林为何被指为杀列宁的嫌凶?列宁死亡之谜

斯大林谋杀了列宁?斯大林为何会被指为谋害列宁的嫌凶?一些学者认为,从他们的种种嫌隙入手,或许能找到头绪。不过,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列宁遭斯大林毒杀的论调,在学术界属于非主流观点,俄罗斯国内对此的质疑尤为

斯大林为何被指为杀列宁的嫌凶?列宁死亡之谜

斯大林谋杀了列宁?斯大林为何会被指为谋害列宁的嫌凶?一些学者认为,从他们的种种嫌隙入手,或许能找到头绪。不过,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列宁遭斯大林毒杀的论调,在学术界属于非主流观点,俄罗斯国内对此的质疑尤为

历史百科 列宁指出的共产主义道德核心思想

指从无产阶级完整利益引伸出来的,适用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的道德体系。所谓从无产阶级完整的利益出发,从经济上看,就是消灭私有制,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为何急于进攻列宁格勒

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曾扬言要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列宁格勒是苏联革命的摇蓝圣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希特勒发起闪击苏联战争后,除了在武力上给予苏联强大军事打击外,还准备在心理上

历史人物 图一列宁妻子,图三是小弟斯大林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百年时间里,沙俄对外用兵的记录一直不停地延续着。可以说,它所拥有的广袤国土基本和战争有关。通过不断地兼并扩张,俄罗斯的面积从最初的280万平方公里剧增到2280万平方公里,成

历史人物 列宁简介 列宁的小故事 列宁是哪个国家的 列宁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外文名: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  别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国籍: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

外国著名军事著作 《列宁军事文集》主要内容是什么,《列宁军事文集》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列宁军事文集》导读

[中国]军事科学院等编:《列宁军事文集》《列宁军事文集》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单位选编的弗·伊·列宁主要军事著作的中文本选集。列宁(Ленин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1870~1924)是

改变世界的人 列宁简介,列宁的故事

公元1870~公元1924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是俄国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主要政治领袖。今天他的笔名列宁最为人们所熟悉。列宁是卡尔·马克思的忠实信徒,他的政策只是在马克思本人的提示下创立的。由于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列宁的故事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3)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