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萧克上将因为什么,被外国人将他与毛泽东周恩来并列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其实最美好的日子就是,我对你闹,你对我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萧克上将因为什么,被外国人将他与毛泽东周恩来并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萧克上将因为什么,被外国人将他与毛泽东周恩来并列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逐渐开始学习文化,进而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在战争年代,几乎高小毕业的人就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头了。在这些将帅中,能诗善书的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正像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1907年7月14日出生在湖南嘉禾的萧克,容战将、军事教育家和作家于一身。他25岁当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29岁正式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前夕,刚刚而立之年的萧克就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成为那一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同时还是在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都担任过高级将领的将军,与十大元帅中的每一个都有交集的将军,早年曾参加南昌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萧克曾任军训部长、训练总监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枪林弹雨中,萧克1937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浴血罗霄》,日后引起巨大反响。曾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他也是唯一获过茅盾文学奖的开国将军。>法文地图和外国传教士帮他找到贺龙>、>1934年8月,萧克等人接到找贺龙命令。萧克回忆,最大的问题是部队对地形不熟悉,没有地图,全靠找向导问路。当地的向导对五里以外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在旧州,他们遇到了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和海曼。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在教堂,找到一张一平方米大的贵州地图。萧克马上把墙上的地图取下来,一看全是外国文字就找来稍懂外语的张子意和袁任远,说不是英文看不懂。萧克听说那个叫薄复礼的传教士会汉语,就让他把地图上的地名翻译成中文。薄复礼说是法文,在一盏煤油灯和一盏马灯的照明下,薄复礼说,萧克记,一直干了大半夜完成了翻译工作。直到这个时候,萧克才知道,他要去与贺龙会合的地点在什么位置。>29岁成为红军最年轻的方面军领导人>>1936年2月,二、六军团透过滇军防线,直趋滇东。这时,他们接到红军总司令部的来电,要他们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大举北进。萧克建议部队佯逼昆明,却突然西进。他们在丽江和石鼓等地出其不意地北渡金沙江。接着萧克又连翻了三座大雪山,经过了今日也是著名风景区的稻城。于1936年6月在理化与前来接他们的四方面军32军会合。7月5日,与四方面军大会师后的3天,在四川甘孜,红二、六军团接到中央军委电令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年仅29岁的萧克为副总指挥。萧克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方面军领导人。>“军人学者”能诗善书>>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逐渐开始学习文化,进而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在战争年代,几乎高小毕业的人就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头了。在这些将帅中,能诗善书的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正像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萧克将军1937年5月于战火中伏案创作长篇小说《罗霄军》,约两年,得初稿。1988年,将军重新修改后以《浴血罗霄》名出版,轰动文坛,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相关参考
萧克将军虽然排名在上将的头一名,其实以萧克的资历和职位来讲,这个安排还是有点委曲了。>>虽然在大将评衔时林彪曾致信毛泽东希望突出井岗山在我军历史上的地位,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也确实有四位大将(粟裕,黄克
萧克因被毛泽东冷落未授大将军衔,不可否认,萧克早年确实有段辉煌经历,如参加南昌起义,上井冈山后任红四军连长、营党代表,1929年任红四军一纵参谋长,1930年任红四军三纵司令、红十二师师长,1931年
萧克因被毛泽东冷落未授大将军衔,不可否认,萧克早年确实有段辉煌经历,如参加南昌起义,上井冈山后任红四军连长、营党代表,1929年任红四军一纵参谋长,1930年任红四军三纵司令、红十二师师长,1931年
核心提示:在1955年首次授衔的55位开国上将,有一位将军参加革命后被毛泽东多次表扬,曾评价他为“军之良才”,称赞他“军事上过硬,政治上合格”。但授衔后仅三年,他放着高级干部不当,却主动辞职卸任,其开
核心提示:在指挥三大战役时,毛主席、朱老总、周恩来当然是最重要的决策者,但三人的身边总是不能少了李涛,有什么问题都要随时向他咨询。三大战役时,各野战军收到的中央军委的指示电令,其实大多数都是李涛起草的
萧克(1907--2008年),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出生于1907年7月14日,湖南省嘉禾县人,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核心提示:“两军如果分开行动,很可能就会被敌人吃掉”,酉阳县档案局党组书记彭清玉介绍,当时,上级指示二、六军团单独行动,但萧克同志和任弼时、贺龙等两军领导人一起,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确定了两军统一行
萧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参与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他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
核心提示:朱毛井冈山会师时,朱德带上井冈山的部队有大约1万人,而原井冈山部队则不足2000人;朱德因为有十多年的军事指挥经验,曾任滇军旅长,所以,在成立红4军后,朱德任军长,主要负责军事指挥,毛泽东则
一、关于萧克的军衔问题为什么萧克将军不是大将军衔萧克萧克原名武毅,字子敬,毕业于黄埔军校,投笔从戎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役,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那么萧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