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梨园世家。京剧大师"/>

历史人物 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

Posted 京剧

篇首语: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安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

谭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派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门第四代嫡传人,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梨园世家。京剧大师谭志道曾孙,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他在1923年出科后,先与王蕙芳、徐碧云搭班,后又到上海与荀慧生合作,并先后与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等人合作演出多年,曾与碧云霞、雪艳琴、筱翠花等合作。>1934年以后始组班领衔主演。在上海天蟾舞台与雪艳琴合作演出并合拍电影《四郎探母》,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的京剧电影艺术片,公开放映于1935年。解放后他主持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将相和》,与裘盛戎密切合作,成功演出,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他与张君秋、裘盛戎合演的《大、探、二》堪称绝唱。>1956年与马连良、萧长华、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诸位艺术家珠联璧合,携手合拍京剧艺术影片《群英会》、《借东风》,为京剧艺术宝库留下了珍贵的形象资料,轰动一时。>建国十周年,他又与马连良、叶盛兰、李少春、袁世海、裘盛戎、李和曾合作演出新编剧目《赤壁之战》(饰刘备),大获成功。他和马连良合作演出的《十道本》二人相得益彰,观众叹为观止。>>谭富英于1964年因病辍演,从此告别舞台,但是他对艺术的严肃态度,创作的认真精神,顾全大局、精益求精的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曾任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副团长。>谭富英擅长演出谭门本派剧目,既以唱工取胜又以武功见长。代表剧目主要有《失空斩》、《捉放曹》、《鼎盛春秋》、《晋楚交兵》、《南阳关》、《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奇冤报》、《击鼓骂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又名赵氏孤儿)》、《四郎探母》、《桑园会》、《珠帘寨》、《秦香莲》、《群英会》、《借东风》、《赤壁之战》、《将相和》、《大保国》、《探阴山》、《二进宫》、《十道本》等都是很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目。>他的学生有高宝贤、孙岳、李崇善、马长礼、施雪怀、殷宝忠、蒋厚礼、史金贵、刘志广、费世延、高寿鹏及其子谭元寿等。>1917年3月5日,谭富英入富连成科班习老生,时六岁,六年满科。>1917年5月9日,谭富英在浙慈馆堂会初次出台,与翟富夔合演《黄金台》。>1918年,农历戊午年:富连成社首演全本《取南郡》,富连成社由萧长华导排全本《取南郡》,马连良饰诸葛亮,谭富英饰鲁肃,茹富兰饰周瑜。>1923年,谭富英在百代公司灌制六张唱片:计《定军山》两面,《法门寺》两面,《盗宗卷》两面,《王佐断臂》两面,《打鼓骂曹》、《斩马谡》各一面,《战蒲关》、《战樊城》各一面。>1923年,谭富英在大中华公司灌制两张唱片:计《定军山》两面,《南阳关》两面。>1923年3月28日,富连成三科学生谭富英满科。>>1923年4月26日,谭富英应亦舞台之聘到上海演出,头三天的打泡戏为《定军山》、《打棍出箱》和《珠帘寨》。同来者有诸茹香等。>1929年,谭富英在蓓开公司灌制唱片六张半,《搜孤救孤》四面,《>捉放曹》六面,《琼林宴》两面,《阳平关》一面。>1929年,谭富英在高亭公司灌制唱片三张,《打鼓骂曹》、《失街亭》各一面,《空城计》、《捉放曹》与《法门寺》各一面。>1929年,谭富英在开明公司灌制唱片四张,《四进士》、《捉放宿店》各一面,《骊珠梦》、《黄金台》各一面,《戏牡丹》、《翠屏山》各一面,《御碑亭》、《卖马耍锏》各一面。>>谭富英的戏路很宽,各类老生都演得出色当行。《空城计》诸葛亮的镇静自若、胸有成竹;《南天门》曹福的蹒跚步履、龙钟老态;《坐楼杀惜》宋江的紧张愤怒、咬牙切齿;《桑园会》秋胡的嘻笑调侃、抓哏逗趣等等,全有真切生动、维妙维肖的做表。由于谭富英坐科时学过武生。武功基础扎实,因而特别擅演武老生的靠把、箭衣以及象《打棍出箱》这类有繁重做工的戏,他演得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工架优美,气势不凡。象《定军山》中黄忠三次开弓的神情架势,交战的刀花,行军途中边唱边舞的挥马鞭与弹髯口等身段动作都极边式大方;《战太平》中花云表现痛哭之状的疾如流星的连续甩发与被擒时状如蝴蝶的虎跳显出特色独具;《打棍出箱》中范仲禹出箱时的铁板桥与表现精神失常的眼随棍转更是非同一般(他的眼神足,眼尾长,是为凤眼,据吴性栽《京剧见闻录》中说,在并世艺人中只有杨小楼、王凤卿、谭富英、白玉昆四人有此眼神)。>谭富英既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也富于艺术创新才能,这主要来自于对古典文学的熟悉、研究和对历史人物性格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他几十年一直潜心于京剧艺术,有很深的艺术修养,他家中的会客室挂满了历代帝王像和历代名臣像,案头常放着《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文学作品,除演出外,他平时深居简出,不断予以揣摩、研究,因而,他才能在新编历史剧目里结合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灵活地运用传统程式和技能,在舞台上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京剧前四大须生是哪四个人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历史人物 谭鑫培的生平简介

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被尊为京剧界鼻祖,亦有伶界大王之赞。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

京剧大师马连良像他的京剧一样有戏剧性的死

马连良1901年生于北京,祖籍是陕西扶风。他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也是“马派”艺术创始人。是京剧四大须生之首,其他三人分别是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这是前四大须生,后来其余三人都去世了,又和谭富英、

京剧大师马连良像他的京剧一样有戏剧性的死

马连良1901年生于北京,祖籍是陕西扶风。他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也是“马派”艺术创始人。是京剧四大须生之首,其他三人分别是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这是前四大须生,后来其余三人都去世了,又和谭富英、

汉宣帝生母王翁须生平简介 王翁须结局如何?

  这个女人本来是不出名的,但是因着儿子当上了皇帝的关系,她才逐渐为人所知。  西汉年间,有个叫做王翁须的小姑娘,因为长得特别出众,被中山靖王刘胜之孙、广望节侯刘忠之子刘仲卿选中,被送到贵府学习歌舞才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京剧老生演员杨宝森简介,杨宝森怎么死的

人物经历生平经历杨宝森(1909年~1958年)京剧老生演员,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杨宝森术的创始人。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

晚清四大名臣之曾国藩为何一生中四次拒绝称帝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安徽发现西施与范蠡合葬墓,范蠡归隐去向新说法,地名因西施而来

西施夫妻墓本文作者倪方六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越国人,又称西子。其在史上实有其人。《吴越春秋·勾践十二年》有这样的记载:「”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今浙江绍兴诸暨苎萝村)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

湘军统帅曾国藩和淮军统帅李鸿章的师徒之路 献给教师节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属于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两个人都是以平定内乱的军功起家,一个创立了湘军,一个创立了淮军,都是汉族官僚在清朝的代表,在政治格局上都主张开眼看世界,两个人达到了在异族统治下汉族官僚所能达

历史人物 曾国藩生平简介

  曾国藩生平简介:曾国藩,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今天小编给大家简介下曾国藩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