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余洒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余洒度的评价有哪些
Posted 革命军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余洒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余洒度的评价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余洒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余洒度的评价有哪些
人物评价>多少黄埔精英,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留下不可抹杀的痕迹,但余洒度的结局却令人唏嘘。>>余洒度,曾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率部参加了秋收起义。不可否认,当时身为共产党人的余洒度在秋收起义前期的工作是积极的。然而,他作为工农革命军的师长是不合格的、是不称职的:>1、余洒度在秋收起义前夕收编邱国轩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的过程中,没有亲自调查、没有对其部队进行混编、没有对官兵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只委派“参谋彭楷、副官佘浩两同志前往邱部工作,察考其是否诚意,迭接彭、佘报告,均云邱部忠实可靠,可以随意指挥。”就轻意相信了邱国轩。正是余洒度在用人问题上的轻率和随意,所以有了邱国轩及其所部的反叛之举,给起义部队造成重大损失。>>2、1927年9月19日,前敌委员会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的紧急会议中,余洒度自恃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自认为行军打仗有一套,对农民出身的毛泽东瞧不起,自始至终坚持“取浏阳,攻长沙” 的观点。他这种不顾现实,不服从前委领导规劝和不听取大多数前委委员的意见,不认可毛泽东关于时局正确分析的行为和做法,令包括毛泽东、卢德铭、余贲民等前委委员在内的领导人深为失望。>3、文家市按毛泽东提出的意见,决定工农革命军退萍乡往湘南转移。余洒度当时就不同意,但党的前委决定,余只得勉强服从。9月24日在芦溪战斗中,因余洒度越权指挥,部队一时混乱不堪,总指挥卢德铭为掌控部队、冒死冲杀,后中弹牺牲。这时余洒度自认为是当然的总指挥了,权力欲再度膨胀。而在随后的莲花战斗中,余擅自释放恶贯满盈的敌保安队长李成荫,几陷革命军于危险之地。面对毛泽东等人的责问,余竟强词夺理,大耍军阀作风,并索要更大的指挥权,严重损害了他作为一师之长的形象。>>4、余洒度对部队中的旧军阀主义习气不改正,对随意打骂士兵的问题不制止,对士兵反映官兵待遇很不平等的问题不重视。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余洒度和苏先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余洒度和苏先俊最后是怎么死的
余洒度、苏先俊,这两个人都参加过发生在浏阳文家市秋收起义。可以说,余洒度、苏先俊在秋收起义中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那么,随着革命的发展余洒度和苏先俊最后的结局如何呢?>纵观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初工农革
历史人物 原国民革命军少将余洒度简介 余洒度被下令枪决的原因是什么
余洒度(1898—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意见被否决后,跟随毛泽东到达井冈山;
褚英爱新觉罗·杜度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为大清立下不少功劳,他曾参与讨伐朝鲜、攻打明朝、攻打广宁等战役,然而依然得不到皇太极的信任和器重。杜度的几个儿子都曾被罢黜宗室,但后来都因有功而恢复宗室身份,可见他
韦昭度韦昭度出身京兆韦氏,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官至尚书郎、中书舍人、太傅、同平章事等职,封爵岐国公。撰有《续皇王宝运录》《又贺瑞石表》等作品,于公元895年被王行瑜杀害,后唐昭宗追赠其为太尉。韦昭度是谁
韦昭度韦昭度出身京兆韦氏,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官至尚书郎、中书舍人、太傅、同平章事等职,封爵岐国公。撰有《续皇王宝运录》《又贺瑞石表》等作品,于公元895年被王行瑜杀害,后唐昭宗追赠其为太尉。韦昭度是谁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有名的宰相裴度,他一生正义大度善于发现人才政治成就斐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代中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古代著名的山西人,创立了一套非常独特的思
【杨度简介】介绍布衣国士杨度简介杨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杨度是何许人也?能名列《辞海》还让周总理在重病时还念念不忘?今天的年轻人你如果问他知道不知道杨度我相信十个有九个会回答说不知道。但是,大约近一个
爱新觉罗·杜度是努尔哈赤的孙子、爱新觉罗·褚英的长子,清朝宗室、将领,也是清朝开国功臣之一。杜度隶属满洲正白旗,被封为安平贝勒,他去世后,雍正感念他对清朝开国有功,为其立碑纪念功勋。爱新觉罗·杜度简介
历史人物 公孙度的历史评价 公孙度的人物生平 公孙度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公孙度 国籍:东汉 出生地: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 逝世日期:公元204年 主要成就: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割据辽东 官职:武威将军、辽东太守 别名:公孙升济www.cha138
人物评价>懂事、吃苦、孝顺,这是余旭在外公胡明康心中的印象。>胡明康老人说,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余旭自小很独立也很懂得做事。余旭幼时的学校,在离家2公里多的地方,“很多附近的娃娃上学要坐三轮,但是她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