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关于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德评价如何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关于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德评价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关于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德评价如何
在二战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候,在德国高级军官的战俘营当中就已经开始了以德国角度为主的军事历史研究。在这中间最为活跃的人物或者说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就是前参谋长,同时更是有德国陆军反抗纳粹地下组织背景弗兰克·哈德尔。>在哈德尔所主持的战后评价之中,几乎所有的德国国防军的陆军军官都没有干过任何错误或是参加过什么罪行,错误都是元首一个人犯的,而罪行都是SS干下的。>从一开始起布劳希奇就被排除在外了,尤其因为他浑身病痛,更因为他早就已经退出了陆军总司令部了,所以对他的忽视不光是一种低估,同时更是因为哈德尔他们不想为这个标志人物提供可攻击的目标而已。>此外,之所以很多人看不起布劳希奇的原因是因为,在1944年7月20日刺杀行动失败之后,他不但第一个发表了声明,同时更让人感觉意外的是,他竟然给希姆莱发了一封请求信。信的最后要求能给他一个合适的工作,为了以正军风。>>大家不妨再想想在此之前所提到的烧毁的各种记录。虽然到如今还没有能找到布劳希奇参与了7.20的证据,但是按照当时哈德尔所写的计划来看,当时他们对付陆军总司令的计划只有两个:第一,干掉他;第二,将他拉过来。那么既然布劳希奇没有死,那么第二可能性就会更高一些的。>不管如何,以上的事情无法考证。然而值得一说的是,“ 在战争开始前不久,OKW曾经向所有各军师部发了一个通令,其内容是关于在苏联境内,如何对待平民和战俘的问题。那通令上面规定假使兵员对平民和战俘有处置过当的地方,这个负责的军人并不需要立即交付军法审判和处罚,而只是由他的直属长官酌情加以惩处即可。很明显的,这个命令对于军纪的维持具有非常负面的影响作用。我们的陆军总司令本人也一定认清了这一点,所以在转达这个命令的时候,布劳希奇元帅本人也曾加了一个按语,说这个命令的执行以不妨害军纪为原则。” 尽管这是一位弱气的陆军总司令,然而不可否认他身为一个军人应有的原则。>在后世,能够提到这位德军总司令的时候并不是很多。这个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或是说他的作用,而是因为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到了亮光下的人身上。在后来的自己“忏悔”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逃生的机会。>>布劳希奇作为军人是优秀且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专业而理智,优雅而忠诚,还带有不关心政治和绝对中立的美好品质。但是作为德国陆军总司令,作为掌握了300万军人的将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任职期间也做了不少努力试图说服希特勒,并且维护了军纪和一些人道主义原则。然而被出身、身份和性格所束缚,他没有能够很好意识的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到底。>他的病逝使他失去了他唯一可以为自己澄清的机会。他那没有机会所写下的遗嘱或许和很多很多德国的军人都一样,尽管我们没有机会去仔细研究探讨了。>就像凯特尔在纽伦堡审判之后自己所做的最后声明:“我曾经相信过,我曾经犯过错误,同时我更没有能够去改变那些本必须去阻挡的东西。这就是我的命运。(Ich habe geglaubt, ich habe geirrt und war nicht imstande zu verhindern, was hätte verhindert werden müssen. Das ist mein Schicksal.)”>>对于这位温和而难逃悲剧命运的陆军总司令来说,最好的说明莫过于泰戈尔《采果集》里的那首诗:>“你牵着我的手把我拉到你的身边,让我在众人面前坐上高高的座凳,直至我变得羞怯,不敢动弹,不能随意行动;我每走一步都会顾虑重重,生怕踩到了众人冷漠的荆棘。”相关参考
被同僚称之为 ”最好的马”的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1881—-1948)于1881年10月4日出生在柏林其父曾是骑兵上将。布劳希奇幼时被选进皇宫,长大成年即加入侍从队。由于相貌英武、军事素质极好,布劳希奇曾做过维多利亚皇后的私人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1881年出生于柏林一贵族家庭,其父曾为骑兵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布劳希奇一直担任参谋军官,战后晋升少校。1933年2月1日,布劳希奇被任命为第一师师长兼驻柯尼斯堡的第一军区
人物志 布劳希奇 生平事迹简介,布劳希奇个性品质,布劳希奇怎么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国陆军总司令的职业军人就是布劳希奇。沃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erVonBrauchitsch,1881—1948)于1881年10月4日出生在柏林。其父曾是骑兵上将。布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国陆军总司令的职业军人就是布劳希奇。>沃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erVonBrauchitsch,1881—-1948)于1881年10月4日出生在柏林其父曾是骑兵上将。布
出身>沃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erVonBrauchitsch,1881—1948)出生在于贵族世家。其父曾是骑兵上将。布劳希奇幼时被选进皇宫,长大成年即加入侍从队。由于相貌英武、军事素质极好,
制定侵略计划的总司令布劳希奇(1881年~1948年) 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出生在柏林一个骑兵将军的家庭。1900年毕业于军事学校。
历史人物 有关于冯·布劳恩的个人轶事有哪些 水星计划是怎么展开的
水星计划>冯·布劳恩,是美国的一名火箭专家。他计划设计出一架能够乘坐一名宇航员的"水星"号飞船,并把飞船送入轨道,检验宇航员在空间的活动能力,最后像飞机一样,把宇航员安全地载回地球。这一设想得到了美国
韦纳·冯·布劳恩(WernhervonBraun,1912年-1977年),生于德国,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德国著名的火箭专家,对V-1和V-2火箭的诞生起了关键性作用。大战结束之际,布劳恩及其
专业:火箭科学家国籍:德语为什么出名:他是二战期间德国火箭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后来又在美国。他被誉为“火箭科学之父”。出生于1912年3月23日出生地:德国威尔茨(现波兰怀尔茨克)一代:最伟大的一
人类航天史上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冯.布劳恩,一个叫科罗廖夫。他们是人类进入宇宙的绝对先驱者,也是美苏争霸时,两国搞太空竞赛的扛鼎之将。>同是研究登月计划的两人,冯.布劳恩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达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