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蔡邕救琴的由来与典故

Posted 桐木

篇首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蔡邕救琴的由来与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蔡邕救琴的由来与典故

  东汉灵帝在位时期,有个大臣名叫 。他为人耿直,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总是敢于向灵帝直谏。>   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不免对他厌烦。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忌惮他,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的坏话。 知道自己成了灵帝的眼中钉,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就打点行装,从水路逃出京城,到吴地隐居起来。>  蔡邕通晓音律,尤其擅长弹琴。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在隐居吴地的日子里,他常常抚琴,借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惆怅。>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发出「辟里啪啦」的响声。>  蔡邕听到隔壁传来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灶膛边,他顾不得火势之大,伸手就将灶膛里正在燃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好材料啊!」>  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把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举世无双。>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就叫它「焦尾琴」。>  后世因此有联曰:「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蔡邕听琴的故事 蔡邕与柯亭笛

蔡邕蔡邕不仅在经学、史学、辞赋、书法方面很有成就,他还精通音律,是一位优秀的听琴者。历史上记载了蔡邕听琴的故事,以及他制作柯亭笛的事迹。后世对蔡邕的才华也是一致肯定,赞他“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

蔡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蔡邕听琴的故事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是当时有名的大学者,在文人学子圈子里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在儒家经典的研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曾经主持重新修著儒家经典,并且将之刻在石碑上。蔡邕虽然算不上一个面对恶势力誓死不屈的大英雄,但

蔡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蔡邕听琴的故事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是当时有名的大学者,在文人学子圈子里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在儒家经典的研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曾经主持重新修著儒家经典,并且将之刻在石碑上。蔡邕虽然算不上一个面对恶势力誓死不屈的大英雄,但...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东窗事发的由来秦桧与妻子密谋陷害岳飞

成语典故_成语东窗事发的由来秦桧与妻子密谋陷害岳飞  东窗事发:东窗事发就是相传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秦桧想杀岳飞,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抓住老虎容易,要想放走再把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东窗事发的由来 秦桧与妻子密谋陷害岳飞

  东窗事发:东窗事发就是相传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秦桧想杀岳飞,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抓住老虎容易,要想放走再把它抓住就很难了。”于是秦桧就决定杀掉岳飞。后来秦桧

端午节的由来和典故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变成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

卖油郎与花魁娘子莘瑶琴的故事 莘瑶琴的故事

莘瑶琴:莘瑶琴是汴梁城外安乐村人,“自小生得清秀,更且资性聪明”,七岁读书,十岁时能吟诗作赋,十二岁时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飞针走线,出人意表。不幸遇了金虏猖獗,汴梁城被困,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被劫,城外

卖油郎与花魁娘子莘瑶琴的故事 莘瑶琴的故事

莘瑶琴:莘瑶琴是汴梁城外安乐村人,“自小生得清秀,更且资性聪明”,七岁读书,十岁时能吟诗作赋,十二岁时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飞针走线,出人意表。不幸遇了金虏猖獗,汴梁城被困,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被劫,城外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与虎谋皮的成语之由来

成语典故_与虎谋皮的成语之由来  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于是去征求左丘明的意见。左丘明回答说:“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不得不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

历史典故 揭秘成语“玉体横陈”的由来

如果你有看过先前热播过的《兰陵王》,想必对冯小怜这个名字已经记到骨子里了。但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她的知名度与《兰陵王》有着密切关系。小编之前也有撰过一篇兰陵王的稿子,不过,要讲的内容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