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三国曹彰的简介 曹彰最后是被曹丕害死的吗历史名人
Posted 鄢陵
篇首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三国曹彰的简介 曹彰最后是被曹丕害死的吗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三国曹彰的简介 曹彰最后是被曹丕害死的吗历史名人
曹彰人物生平简介
曹彰字子文,是三国曹操的次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宗室、将领。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216年,封鄢陵侯。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即位,曹彰与诸侯就国。
三国曹彰从小就非常擅长驾车、射箭,更能徒手和猛兽搏斗,臂力较常人更为孔武有力。在随其父曹操的行军出征中,表现的非常胆识过人,曹操曾评价他“不胜读书,只好骑马射箭”,并督促他读《诗经》等博论史书。某一次曹操询问曹丕、曹彰等几个儿子的志向,唯独曹彰说“愿作将军,临危不惧,勇猛杀敌,过者赏,罪者罚”,曹操大笑不语。
三国曹彰在公元216年被封为鄢陵侯,公元218年因乌桓无臣氐等造反而被任命为中郎将兼具骁骑将军的职责,战事初起曹彰只有步兵一千人以应对乌丸族几千骑兵的进攻,此时曹彰采用军师田豫的坚守阵地要塞的计策,敌军大败溃逃,曹彰亲自上阵指挥军队趁胜追击,半日激战中曹彰虽然铠甲上中了几箭,但其气势更加雄壮,一直将叛军逼到距离代郡二百余里的桑干河,这时其军中一干将士都因不被容许过代郡且不许深入敌境的命令而停滞不前,曹彰说只要是为了去取胜,就坚决不能被限制。且马上派兵前去追击叛军,并大获全胜,俘虏叛军近千人。当时的鲜卑族首领率兵在旁观望曹彰和叛军的作战,因被曹彰的所向披靡折服,而向曹操请求臣服。
曹彰性格刚强,自小学习《六经》、《洪范》等典籍;有一次属地乐浪郡献给曹操一只猛虎,力士们都不敢上前,只有曹彰冲上前抓住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猛虎被他的气势所震竟不敢出声,后又有南越国上供一头白象,曹彰立刻上前捏住它的鼻子,白象乖乖伏地不敢动弹。那么凭此可以评价曹彰厉害吗?
在公元216年他被曹操封为鄢陵侯,218年被曹操任命为北中郎将来镇压乌桓无臣氐等叛臣的造反。战役初期因为曹彰的兵马没有全部集结,仅靠几万匹战车及一千余名步兵与乌丸族几千骑兵相抗衡,这时曹彰采取田豫坚守阵地要塞的计策,成功将敌军击溃,而后他亲子上阵指挥杀敌,虽然深受几箭但气势较之前却更为强盛,一直将叛军追击至距离代郡二百余里的桑干河,此时军中众将都认为不能深入敌境而停滞不前,但曹彰说“战士出战就是为了取胜,不应因为限制而轻易放走敌军”,在他的坚持下经过一天一夜不间断追击,终大破叛军并俘获几千余人。在这场战役发生时鲜卑族首领轲比能带兵在旁观看,被曹彰的奋力冲杀、勇猛杀敌所折服,便要求臣服,至此北方也被平定得以安宁。
其他的战役可不再提,仅凭这场威震塞外的平叛之战就完美的揭示了曹彰厉害吗这个问题。
曹彰是被曹丕害死的吗
对于曹彰之死,史书上根本没有留下半点蛛丝马迹去印证他的死因。但《魏略》中曾经有这样的叙述:“初,彰问玺绶,将有异志,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这里指出曹彰之所以暴毙,是出于三年前(黄初元年)时被疑有异志,而此刻(黄初四年)仍因遭忌而被排斥,因此不堪盛怒而死。关于曹彰问玺绶一事,《贾逵传》亦有记载:“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邺。”
曹彰追问先王玺绶,其因何在,不得而知;可能只是出于关心求知,也可能真的正如《魏略》所云的“将有异志”,但这举动实在让曹丕放不下心。而且曹操在临死前,曾从长安宣召曹彰往见,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曹操究竟为甚么要召见曹彰呢?是要改诏吗?抑或只是惦念黄须儿?同样不得而知。但《魏略》却记载了曹彰自己对此事的猜测:“彰至,谓临灾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我们便不难感受到曹丕心中对此二弟的猜忌是如何的深。结果在层层疑虑下,曹丕不肯立即宣见进京朝觐的曹彰,彰便因而忿怒而死。然而,这样去证明曹彰暴毙之因,我只能说曹彰果然是一个血性中人而已,就这样被曹丕和贾逵联手就气死了。
相关参考
曹丕正月即位,即位之后开始大封功臣,对一些曹魏宗室和军中宿将进行大规模的嘉奖,连曹丕一直很讨厌的曹洪都被提拔为车骑将军。曹丕的目的很简单,抢先给这些老臣一些好处,既然已经得到了好处,那些老臣自然也不愿
曹丕正月即位,即位之后开始大封功臣,对一些曹魏宗室和军中宿将进行大规模的嘉奖,连曹丕一直很讨厌的曹洪都被提拔为车骑将军。曹丕的目的很简单,抢先给这些老臣一些好处,既然已经得到了好处,那些老臣自然也不愿
> 【金玉良言】有时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的语言比含蓄委婉的话语更有效果。>> 【谋略故事】病故后,众卿依曹操生前遗嘱,拥立其长子继了王位。谁知,曹丕刚刚落座,忽听说弟弟曹彰率十万大军来到都城之外
话说曹操死后,将王位传给了长子曹丕。曹丕的弟弟曹彰,封任城王,是智勇双全的名将。曹丕虽然坐了王位,担心弟弟的才能盖过自己,日后要把自己拉下来,于是心怀忌恨,找机会要除掉弟弟。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内部
曹操最有军事才干的儿子,竟然是这样死的? 曹操所有的儿子中,曹植的文采是最好的,曹彰的军事是最好的,两人这自然是曹丕所忌惮的。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5月,曹彰与陈思王曹植、白
曹操死前遗言已经让司马懿记载太子之位传给曹丕,但是等曹操死后曹彰却带着军队想要拥簇曹植上位,为什么曹彰会背叛曹丕呢?曹彰在三国里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但是来了这么一出戏直接成了高潮,说曹彰叛变也不为过。
历史人物 曹彰是诸子中最能打仗的,为什么也是最不受曹操待见的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彰是诸子中最能打仗的,颇有魏武之风,为何却最不受曹操重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彰是曹操嫡妻卞皇后所生,和魏文帝曹丕和陈思王曹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曹彰的带兵打仗本领也是
曹冲,字仓舒,是儿子之一,由环夫人所生。>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是被曹丕害死的吗?> 比起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彰。曹彰就是拥兵20万,他也不敢反曹丕,曹彰没有造反的野心和时机。之所以有人认为曹彰有造反的嫌疑,是因为曹操临死前,曾经召身在长安的曹彰前往洛阳见面,结果曹彰还没有到洛阳
(?-223年),字子文,曹魏家族将领。的第四子,卞氏所生的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降服辽东后,大喜拉着其子的胡子称其为黄须儿,后谥号威王。> 曹彰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