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书法家祝允明的简介 祝允明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名人
Posted 书法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书法家祝允明的简介 祝允明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书法家祝允明的简介 祝允明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名人
祝允明人物生平简介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祝允明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于弘治五年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正德九年,祝允明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转任为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
祝允明自幼就长于书香官宦世家。外祖父徐有贞曾是明朝宰臣,德高望重、交友广泛;祖父祝灏旁征博引、风趣洒脱,祝枝山长期受二人熏陶,再者,自幼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加上两位大儒加以教导,五岁便会读书,九岁就能作诗,十岁时已博览全书,做的一手好文章。十五岁时,其师王鏊中在廷试中获得第三,祝允明深受其影响,遂奋发苦学,苦练书法。吴中四大才子中,祝允明书法最为突出,与文征明、王宠并称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
祝允明为人洒脱,放荡不羁,好游山水而不拘小节,与唐寅、文征明、沈周等名士都是是甚好的朋友,只是仕途坎坷。三十三岁才中得举人,五十岁后仍未被录用,焦躁难耐,常常借酒浇愁;五十五岁任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祝允明励精图治,施展计谋,令民风不淳的兴宁县有很大改观;六十三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无奈官场黑暗,不堪忍受,借病辞官回乡。
祝允明为人仗义,与唐伯虎私交甚好。在其三十七岁时,规劝唐寅读书求仕,不过天意弄人,在唐寅考得解元次年,因作弊案被牵连,终身不得入仕。二人便同病相怜,互相安慰。六十四岁时,唐寅去世,祝枝山悲伤不已,写《哭子畏》二首,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怜惜之情。
祝允明年幼时,跟随外祖父徐有贞学习,外祖父在乡里德高望重,经常有人请他作墓志铭,因此除了外祖父以外,祝枝山接触到了很多人,长年耳濡目染,再加上祖父祝灏的悉心教导,五岁时就变现出了常人所不能及之才。
青年时发奋苦学,想要和他的长辈一样求取功名,立志和他的长辈一样成为一代文豪,他严格按照前辈的教导,扎扎实实的下功夫,他把读书和写字结合起来学习,董其昌评价他的字为“绵里铁”。
祝允明书法集各家之所长,与文征明、王宠并称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吸取楷书大家褚遂良、赵梦頫书法之精髓,习王羲之、王献之行书之神韵,扬唐怀素草书之气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
祝允明一生名作无数,是以《赤壁赋》、《箜篌引》、《太湖书卷》等为代表的传世墨宝。祝枝山也作画,但鲜少动笔,传世之作极少。不禁让人想到《唐伯虎点秋香》中“小鸡吃米图”,当然那只是玩笑罢了。
祝允明对明代的书法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留下了许多大作,以《祝氏集略》三十卷、《怀星堂集》三十卷最为有名。
祝允明的书法代表作品
明朝书法大家祝允明,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大才子。因为他的右手多生长了一只手指,故自号枝山。祝允明自幼天赋异禀,幼时就表现出常人所不能及之才,五岁便能识文断字,家学渊源,既能写的一手瑰丽文章,又能挥毫泼墨,书法婉若游龙。
祝允明自幼勤奋苦学,苦练书法。其书法集各家之所长,在明朝独领风骚,吸取楷书大家褚遂良、赵梦頫书法之精髓,习王羲之、王献之行书之神韵,扬唐怀素草书之气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祝允明与文征明、王宠并称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
祝允明的书法之路开始于外祖父徐有贞。徐有贞擅长行草书,他的行草书有怀素和米芾的风采,用笔直率而华美,很得古雅之气,祝允明尽得其外祖父的真传。祝允明认为要写的一手好的书法,必须“性”“功”并重,“性”是指人的精神,“功”是指书法创作的能力和功夫,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兼备,才能达到“神采”的最终归宿。
祝允明书法的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其楷书相当严谨,直追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则气势飞鸿、俊逸潇洒,主要来自怀素和张旭,更接近于黄山谷。
对于祝枝山的书法,历代都有佳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洛神赋卷》、《赤壁赋》、《箜篌引》等。
祝允明最后是怎么死的
祝允明为人洒脱,放荡不羁,好游山水而不拘小节,与唐寅、文征明、沈周等名士都是是甚好的朋友,只是仕途坎坷。三十三岁才中得举人,五十岁后仍未被录用,焦躁难耐,常常借酒浇愁;五十五岁任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祝允明励精图治,施展计谋,令民风不淳的兴宁县有很大改观;六十三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无奈官场黑暗,不堪忍受,借病辞官回乡。之后便因病在故居去世。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天顺时期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年1月17日),祝允明生于山西太原,其祖父祝颢时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天顺八年(1464年),祝允明开始临贴学习书法,不久可以写大字。同年,祝允明的祖父祝颢
...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
祝允明简介 祝允明(西元1460——1526年),南京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与徐祯卿、唐寅、文征明号称<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很小就学书,五岁时便能径尺大字,评者以为祝允明为
王宠王宠是我国明代著名书法家,著有《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等作品,他工篆刻、善书画,诗文也有很大影响,书法明显是受了当时时代书风特别是祝允明的影响。那么王宠的书法特色有哪些?代表作又是什
人物生平成化时期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成化十二年(1475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12月27日去世的名人约有53位,年代最早的是中国祝允明逝于嘉靖5年12月27日,如有谬误,敬请包涵。12月27日去世的名人(一)1、嘉靖5年12月27日——中国祝允明(明代书法名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
明朝四大家除了唐伯虎ˋ祝枝山,还有谁?明朝四大家-亦称“天门四杰”。 唐伯虎与文征明,沈周,仇英合称明朝四大家。唐伯虎又与祝允明(祝枝山),张灵,徐祯卿(徐昌谷)四人称为吴中四才子(吴中四杰
祝枝山出上联,对方轻易对出下联,祝枝山又加了3个字,对方愣了
祝枝山,名允明,号枝山。他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大才子”。祝枝山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才。《明史·祝允明传》记载:“五岁作径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
唐寅简介 唐寅(西元1470——1523年),南京吴县人,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唐寅与徐祯卿、文征明、祝允明号称<吴中四才子>。唐寅的诗文都有一种飘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