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国京剧之父历史名人
Posted 京剧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中国京剧之父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中国京剧之父历史名人
程长庚是清代“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演员、教育家和管理者。纵观近两百年的京剧发展史,程长庚在京剧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百多年前,程长庚从安庆走出去,率领徽班进京,他站在丰厚的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推动了徽班向京剧的嬗变。他以匠心独运的表演艺术和因人施教的育人艺术,在京剧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程长庚生于1811年,卒于1889年,原名程椿,字玉山,安徽潜山人。大约1830年左右,程长庚在安徽徽班坐科期满,之后便北上进京搭最早进入北京的徽班——三庆班演出。由于程长庚出色的演技,很快便在北京崭露头角,到1845年左右,程长庚便成为三庆班的当家老生,并执掌三庆班。由于他的演技突出、艺德高尚,同仁都尊称其为“大老板”,并且还曾被推选为清末戏曲艺人行会组织“精忠庙”庙首。
程长庚工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与张二奎、余三胜并称“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名列“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享有“京剧鼻祖”、“梨园泰斗”的美誉。
由于程长庚自幼坐科于安徽故里的徽班,因此,在徽汉合流、同台竞艺的时期,他的表演带有浓重的徽剧色彩,唱腔高亢雄壮、慷慨激昂,不求花哨,而是以平直、舒展为特色,人们常用“穿云裂石”、“余音绕梁”来形容他的演唱艺术。在那个年代,程长庚的唱腔艺术成就最高,而且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程长庚虽以唱功为主,但是他的念白也很有特色,清晰爽朗、抑扬顿挫,充满音韵美,这是由于他汲取了徽剧、昆曲、京腔的咬字发音方式方法,并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念白艺术。
也正因为他在唱腔和念白方面的深厚造诣,时人便有“乱弹巨擘属长庚,字谱昆山鉴别精”的语句。同时,程长庚十分注重身段表演。他在演出时,能做到从人物出发,因人而异,这一点在当时乃至今日都是难能可贵的。比如,程长庚擅演《群英会》里面的鲁肃,享有“活鲁肃”的美誉,他列在《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中的画像即是他的鲁肃扮相。
程长庚不仅是一位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戏曲教育家。他在主持三庆班的同时,便依托三庆班的雄厚实力开办了“三庆科班”,为本班培养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接班人。他十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继他之后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等京剧后“三鼎甲”,以及接替程长庚掌管三庆班的文武老生杨月楼等人都曾受过其指导教益。
其中,谭鑫培受程长庚的影响最大,谭鑫培之所以能称霸剧坛,成为继程长庚之后成就最高的京剧老生演员,与程长庚的言传身教、辛勤培育有密切关系。在程长庚晚年的时候,他曾在“四箴堂”寓所内开办“四箴堂科班”,培养了多位京剧人才,著名青衣演员陈德霖、武花脸演员钱金福等均是“四箴堂科班”的高材生。
此外,程长庚还是一位杰出的班社管理者。大约在1845年左右,他便开始主持三庆班,直到于1889年去世。在他执掌班社时期,三庆班得到空前的发展,在四大徽班中的地位逐步凸显。程长庚待人宽厚、秉公无私、一视同仁。有一次,在三庆搭班演出的名丑刘赶三违反班规私应堂会戏,此事被大老板程长庚知道之后,毫不顾忌与刘赶三的私交,严加惩戒、以儆效尤。
在清末,每遇到清廷帝后的国丧,北京城内的娱乐活动便被禁止,只准艺人们在城外的茶馆清唱。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程长庚总是带领全班人员到城外茶馆清唱,演唱所得收入归全班使用,自己绝不多取一分一毫。在被选举为“精忠庙”庙首之后,他负责管理整个北京城的剧界事物,这也是得益于他自身卓越的管理水平。同时,程长庚尽心尽力为同仁服务,若是听闻有同行遇到难处,他更是慷慨解囊,也因此,享有“伶圣”的美誉。
程长庚在编演剧目时十分注重演剧的社会功能,也因此他的拿手好戏多是演绎忠孝节义、惩恶扬善、寓古讽世的剧目。据赵炳麟的《程长庚传》记载,一次,程长庚在都察院为官僚显贵演出《击鼓骂曹》时,他借剧中祢衡辱骂曹操的时机,指着台下怒骂道:“方今外患未平,内忧隐患,你们一班权党,尚在此饮酒作乐,好不愧也!有忠良,你们不能保护;有权奸,你们不能弹劾。你们一班权党,尚在此饮酒作乐,好不愧也!”程长庚的这一席话使得台下的达官显贵面面相觑、如坐针毡。也正因为其艺术特色,程长庚的表演得到广大观众的极大推崇。观众听闻程长庚最怕闻到旱烟的气味,所以每当程长庚登台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便会自动停止吸烟。由此也可以体会到程长庚在观众心目中的显赫地位。
今年恰逢程长庚诞辰两百周年,在此,我们应对其艺术特色、教学方法、管理经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从中汲取营养,为今后京剧的健康发展指引方向。
相关参考
中国的国剧:京剧京剧有近200年的历史,是我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因此又被人们称为“国剧”。曾经有乱弹、京簧、京二簧、皮簧、二簧、大戏、平剧、京戏等名称,最后才改称为京剧。京剧虽以“京”字命
历史人物 中国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周信芳别名:麒麟童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出生日期:1895年1月14日逝世日期:1975年3月8日职业: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品:《扫松下书》《斩经堂》《清风亭》《坐楼杀惜》《义
>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共演了400多出京剧,不仅为繁荣发展祖国的京剧事业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令戏曲界赞叹不已,而且将“国粹”闯出国门,冲出亚洲,征服欧美,驰名全球,开创了中国京剧
艺坛又一明星陨落——京剧大师梅兰芳逝世1961年8月8日,中国杰出的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逝世。这不仅是中国京剧艺术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世界戏曲艺术界的一大损失。梅兰芳,字畹华,1894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
近代人物中文名:赵荣琛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太湖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96年2月18日职业:京剧旦角主要成就: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代表作品:《御碑亭》《骂殿》《三娘教子》籍贯:安徽太湖
近代人物中文名:谭富英国籍:中国星座:天秤座出生地:中国北京出生日期:1906年10月15日逝世日期:1977年3月22日职业:京剧演员代表作品:四郎探母、大、探、二谭富英早年经历谭富英出生:1906
近代人物中文名:谭富英国籍:中国星座:天秤座出生地:中国北京出生日期:1906年10月15日逝世日期:1977年3月22日职业:京剧演员代表作品:四郎探母、大、探、二谭富英早年经历谭富英出生:1906
历史秘闻 “国粹”京剧走向世界,梅兰芳谢幕十次轰动苏联,斯大林高尔基争相观看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称“国剧”,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的艺术剧种。 起初外国人对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没有感受,但当他们到中国看过之后,立即对它高超的表演形式和艺术内涵佩服得五体投地,争相邀请到他们国
京剧《玉堂春》作为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剧目之一,它的源流在何处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玉堂春》是京剧一出名戏,梅程尚荀张各派名家都曾有过精彩演绎,尤其是其中《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折更是与《
一、释义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