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张耒的简介 张耒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Posted 诗歌

篇首语: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张耒的简介 张耒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张耒的简介 张耒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张耒的人物生平简介

  张耒字文潜生于公元1054年,号柯山,淮阴楚州人,世人常常称呼他为宛丘先生。张耒身材很是魁梧,所以还被戏称为“肥仙”。张耒生于宦官之家,其外祖父、祖父、父亲都曾经在朝廷做过官,所以张耒的家庭环境是相当好的,充满文墨之风,这对张耒的学习产生跟大影响,张耒自己也是极其聪颖,十三岁的时候便可做出相当不错的文章。在张耒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中进士,并开始走入仕途,张耒先后在韩慧、河南等多个地方做过多年的县尉,为政相当勤恳。

  公元1086年的时候,张耒被推荐参加太学学士的考试并高中,而被朝廷重用,不过北宋后期政治环境变得相当恶劣,所以张耒的仕途之路就变得相当坎坷,张耒生活很是辛苦,遭受不少的打击,张耒并没有屈服,在公元1114年,张耒去世,被埋葬在淮安的治北七里。南高宗继位后下诏追赠张耒集英殿修撰,肯定了集英殿修撰的为人和文学成就。

  张耒不仅在政治上有杰出才能,在文坛上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对北宋晚期的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因为成年后的张耒四处游历,所以认识了苏轼,并在苏轼门下学习,张耒和秦观、晁补等人也是私交甚好,经常在一起进行文学交流。张耒的文风受苏轼兄弟影响很大,所以他的诗歌风格和苏辙很是相似,他的议论文章立意非常警辟,言论高奇,其作品《论法》、《郭俗气论》等都被后人广为称赞。

  张耒祖籍是濠州的谯县即今天的安徽亳州附近,后来迁居到楚州居住,在今天的淮安市楚州区附近。张耒可以说是出身官宦之家,张耒的祖父曾经在福建当过官,他的外祖父李宗易也是朝廷的官员,最高官职是太常少卿。而他的父亲中进士后便开始四处游历,经常被调任,最高做过三司的检法官。所以张耒从小的家庭环境很好,而接收的思想熏陶也是最正统的封建诗书礼仪的熏陶,所以张耒年少的时候就对诗文和辞赋就特别有兴趣,十三岁的时候就可以做出相当不错的文章。其作品《涵关赋》就是在其年仅十七岁的时候写下的,可见其逼人的才气。后来张耒四处游学,有幸结识苏轼和苏辙,深受二位大文人的喜爱,所以便拜在苏氏兄弟的门下做门客学习,后来成就很高,代表作有《田家》、《海州道中》等。

  张耒是我国北宋后期对北宋文学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家,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的诗虽然没有苏轼三兄弟的诗那样众体兼备、俊逸汪洋,但是在苏门的文人中却另有一番特色,张耒的诗最为突出色特点就是平易近人且非常的自然。

  张耒的诗首先从诗歌的核心内容上看,就非常的自然。张耒本人对作品的自我要求就是追求充实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有感而发,绝不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这和他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其仕途中路的中后期,朝廷形势很是动荡,官场的环境也很恶劣,所以张耒的仕途之路充满坎坷,而张耒本人所持的态度就是坚决不同流合污。张耒在诗歌上还特别主张形式和内容的双向协调,很讨厌有些诗人在诗歌的格律上做文章。所以翻开张耒的诗,我们很直接地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向我们传达的那种朴实和自然,加上他的诗很多都是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所以给读者一种平易近人地感觉。

  张耒还有一些直接抒发自己心情的诗歌作品,有的是咏史之作有的是即兴感怀之作,无一不是在用他那简单真挚的笔调来向我们传达他内心的苦闷,情真意切,诚挚动人。

  张耒很喜欢诗人谢灵运和陶渊明,并且自认为论诗还是要看谢灵运,所以他的诗歌作品中也有谢灵运的影子,他们都是崇尚自然的诗人。张耒的诗还受到一些当地民歌的影响,因为从他的作品集中可以看到他曾经也做过乐府歌,其作品中对谐音、押韵等处理地十分协调。

  张耒最后是怎么死的

  崇宁五年,这年冬天,他自黄州经颍州,回到故乡淮安,大约住了一年多时间。大观年间,移居陈州,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由于晚年长期赋闲,他贫病交加,《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云,“肉似闻韵客,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宵寐衾铺铁,晨饮火数珠。”可以想见他当时已衣食不继,三月不知肉味了。

  尽管政治环境是如此恶劣,生活是如此困穷,但张耒并没有向腐朽的蔡京集团屈服。以闻道苏轼自负,终生恪守不移,即使遭受打击也不后悔,且引为人生最大的志趣。张耒就这样坚持着,在继苏辙和晁补之谢世之后,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据乾隆《山阳县志》载,葬于故土淮安“治北七里”。

相关参考

张耒简介 张耒的诗 张耒代表作

  张耒  张耒是北宋官吏、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四人中最晚辞世且最受唐音影响的一位,著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等作品。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

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张耒简介

宋朝人物中文名:张耒(zhānglěi)别名:张文潜,张柯山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出生日期:1054年逝世日期:1114年职业:官吏主要成就:苏门四学士之一(历史lishi

历史人物 苏门四学士张耒怎么读_张耒是什么朝代的_少年游张耒_张耒最有名的的诗

中文名:张耒(zhānglěi)别名:张文潜,张柯山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出生日期:1054年逝世日期:1114年职业:官吏主要成就:苏门四学士之一代表作品:《柯山集》五十

历史人物 宋朝著名文学家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是怎么死的

  晁补之人物生平简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

历史人物 宋朝著名文学家晁补之的简介 晁补之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晁补之人物生平简介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

宋朝历史 晁补之简介,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晁补之生平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嘉祥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宋史·晁补之传》曰:晁[cháo]补之为

历史人物 晁补之简介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晁补之生平

  (1053—1110年),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嘉祥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宋史·传》曰:晁[chao]补之为「太子

苏门四学士都有谁 北宋书法四大家是谁

  黄庭坚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北宋十大书法家之一,证明其在文学上有不小的造诣,在后世中留有一定的地位。  苏门四学士都有谁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  都出苏轼门

历史人物 邗沟居士秦观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成就

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公元1049-公元1100),世称淮海先生,别号邗沟居士。北宋高邮人士(现江苏),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熙宁十一年(10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故事 秦观的历史评价?

  秦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这里的“苏”字,指的是苏轼。苏轼可以算的上是秦观的伯乐和老师,秦观子啊政治上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