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代文学家杨炯的简介 杨炯最后是抑郁而亡吗历史名人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人生不就是这样,经历过一次次考验才能成长;人生不就是这样,哪怕雨雪霏霾也要去追寻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代文学家杨炯的简介 杨炯最后是抑郁而亡吗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代文学家杨炯的简介 杨炯最后是抑郁而亡吗历史名人

  杨炯的人物生平简介

  杨炯(650—692),字盈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诗人。唐初文坛“四杰”之一。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

  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的堂弟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执政,结果兵败被杀。杨炯由此事受到牵连,大约在685年被贬为梓州(故治在今四川三台县)司法参军。秩满后,于天授元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

  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与群臣在洛阳城门楼上观赏,杨炯立即写成《盂兰盆赋》一篇,进献给武则天,极力歌颂武则天的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成为帝王的风范。大约当年,杨炯调任盈川县(故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其地约为今之龙游县、衢江区的一部分)令。他在盈川大约三年多时间,卒于任所。后归葬于洛阳。705年,中宗复位,曾追赠他为着作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生性耿直,语言尖刻,有恃才傲物之短。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激进的。因而他非常鄙视朝臣中一些人的虚伪、矫饰之风,把那些无德无能的官僚比作“麒麟楦”。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好比是驴子身上复盖了一张假麒麟皮,表面看来如同麒麟,若取掉其皮,不过还是驴子。

  由此,他受到朝臣中一些人的忌恨。同时,他也看不惯世俗的虚伪、欺诈、守旧,又受到世俗的攻击。他在盈川任上时,为政严酷,属下若有过失,他便施于严刑,或予杖杀,据史学家考证,这是后世诬蔑。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

  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

  杨炯最后是怎么死的

  杨炯官职不高,怀才不遇,长期心中忧郁。武则天当政,他曾写过一些文章歌颂武则天的功绩,希望能引起女皇的注意,从而得到提拔。但却从未受到女皇的垂青。杨炯“为政残酷”,性情暴躁,恃才傲物,性格怪异,和同事关系不好。长寿二年 (693)杨炯在盈川令任上去世,时年四十四岁。史书上并没有说明他的死因,从他经历来看,大概和他长期忧郁、性格暴躁有关。

相关参考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简介 杨炯和王勃什么关系

  杨炯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才华出众,擅长散文和诗。在长安的杨炯写下很多的文学作品,很受唐朝人的称赞,与当时的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  杨炯简介  杨炯这个人性子比较耿直,说话

历史人物 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简介

唐朝人物本名:杨炯别称:杨盈川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陕西华阴(今陕西华阴)出生时间:650年去世时间:约695年主要作品:《杨盈川集》主要成就: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

历史人物 才子外出任官,最后却成一个酷吏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杨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初唐四杰”是后人对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尊称,在当时可能就叫做四大才子,而且他们的官位普遍不高,社会地位并不尊崇。更为重

历史人物 杨炯简介,杨炯简介

  杨炯简介及个人资料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

历史人物 杨炯简介

书生情起《从军行》——杨炯《从军行》鉴赏www.cha138.com杨炯(650-639),华阴(今陜西华阴)人。为“初唐四杰”之一。其五律工整雄健,尤为擅长。胡应麟《诗薮》以为“虽神俊输王(勃),而

历史人物 杨炯简介 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神童杨炯生平

  (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

历史人物 杨炯简介 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神童杨炯生平

  (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

初唐四杰”杨炯曾不服气排名在王勃之后

隋朝过去,唐朝伊始,李杜王维尚未出生,文坛谁为翘楚呢?当时社会上流行一个最佳组合,或者说一个文学青年排行榜——“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统称为“初唐四杰”,他们文笔好,“并以文章见称

初唐四杰”杨炯曾不服气排名在王勃之后

隋朝过去,唐朝伊始,李杜王维尚未出生,文坛谁为翘楚呢?当时社会上流行一个最佳组合,或者说一个文学青年排行榜——“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统称为“初唐四杰”,他们文笔好,“并以文章见称

改革家李悝变法的内容有哪些?他是自杀而亡吗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的国土面积而做出努力。魏文侯意识到国家强大,才能不会被兼并。在魏文侯的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