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李祎和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将李祎和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将李祎和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李祎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皇室成员,也是一位名将,但是作为历史人物却鲜有人知。李祎简介指出他是神武军的创始人,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的儿子。李祎少年立有志向,曾经担任过诸州刺史,治理的很好;后来被授予帅印,立下过赫赫战功。729年(开元十七年),李祎在石堡城一战中打败吐蕃,这一战使得两国好几年之间无战事,出现了百姓和平相处的局面。他的军功还使先人受到恩泽。到了732年(开元二十年),他在白山之战中大败奚和契丹,俘获敌军首领,将叛逆驱之千里。743年李祎成为太子太师,当年的十月初三,李祎患病,后来病死,终年八十多岁。他去世以后,唐玄宗十分痛惜,满朝文武更是纷纷叹惋。
李祎在少年时就有相当大的志向,他尊敬长辈,与家人的关系很和睦,他因为抚养弟弟李袛,被世人作为友爱的典范,著称于世。到了710年,李祎成为了太子仆,兼任徐州别驾,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身为长子的李祎,本应顺理成章继承爵位,但是他坚持让给弟弟李袛,唐中宗很欣赏他的品质,所以特别把他封为嗣江王以视表率。李祎后来还继承了李嚣的爵位。通过李祎简介人们可以了解到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还是个拥有高风亮节的人,他的事迹值得后人学习。
李祎一生经历过很多战斗,李祎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外作战方面。李祎的成就有很多。732年正月十一日,唐玄宗任命李祎为河东、河北的行军副总管,把他从西北调到东北,率领部队进攻奚和契丹。二十八日他任命户部侍郎裴耀卿为副总管。到了三月,李祎率领裴耀卿、赵含章等兵分多路进攻,含章军团率先和奚、契丹兵想遭遇,奚、契丹望风逃跑。平卢先锋将军乌承玼向赵含章说:奚、契丹,是不可小看之敌人。日前撤退,并不是因为怕我,而是想诱敌深入我,我们最好的办法是静观其变。但赵含章仍然固执己见,依旧率领部队追赶,之后与契丹和奚的部队在抱白山(今辽宁蒙古族自治县东境)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可是敌军伏兵突然出现,唐军大败而逃。
幸好乌承呲率领本部的兵马从西向契丹的军队发动袭击,契丹与奚的部队无法抵挡,开始向后败逃。二十六日李祎率领主力大军赶到,奋起直追,大败奚、契丹,斩杀和俘虏了众多的敌人。可突于却率残部突围逃走,其残余兵力流窜于山谷。奚酋李诗琐高带着5000余人投降,李祎凯旋。唐玄宗封李诗琐高爵位,并将和他一起投降的五千余人安排在幽州归义县(今北京房山东南)并且重新设立了县置,李诗琐高被任命为义州都督。李祎的成就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维护了民族之间的团结。
李祎是唐朝皇室成员,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大将,世人对李祎的评价很高。由于李祎居功甚伟,经常遭到其他人的嫉妒,他有很多的功劳朝廷其实不知道,不能通过赏赐评价他的功勋,这些难以考证,非常可惜。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祎成为兵部尚书,朔方节度使。同年李祎因国家物资短缺不能满足生产,建议放任私铸,但是因为仓部郎中韦伯阳的反对被搁置。后来因为这件事的牵连,被贬为衢州刺史。此后又担任过滑(今河南滑县)、怀(今河南沁阳)二州的刺史。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六月,李祎被封为太子师。743年(天宝二年),晋升为太子太师;同一年的十月初三,时任太子太师的李祎因病去世,死在任上,终年八十余岁。唐玄宗皇帝知道消息后惋惜良久,追赠他为太尉。
史料文献中对李祎的评价有很多。唐玄宗李隆基评价他:器能之美,宗室所推。才堪应务,久当於任委。唐朝徐浩评价他:代济盛德。后晋刘昫、张昭远对李祎的评价是:少有志尚,事母甚谨,抚弟祗等以友爱称祎…既有勋绩,执政颇害其功,故其赏不厚,甚为当时所叹…居家严毅,善训诸子。北宋欧阳修等人认为李祎少有志尚,事继母谨,抚异母弟祗,以友称…祎功多,执政害之,赏不雠,为当时所恨…治家严,教子有法度。
相关参考
李祎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皇室成员,也是一位名将,但是作为历史人物却鲜有人知。李祎简介指出他是神武军的创始人,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的儿子。李祎少年立有志向,曾经担任过诸州刺史,治理
李祎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皇室成员,也是一位名将,但是作为历史人物却鲜有人知。李祎简介指出他是神武军的创始人,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的儿子。李祎少年立有志向,曾经担任过诸州刺史,治理
李祎李祎(?—743.10.24),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著名军事将领。李祎的祖父为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父亲李琨为李恪的第三子,武则天时期历任淄(今淄川,今属山东)、卫(治
李祎(?-743年),唐朝宗室、名将,神武军的创建者,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少年有志,历任诸州刺史,治理有方;进而执掌帅印,战功卓著。729年(开元十七年)石堡城一役大破吐
李祎(?-743年),唐朝宗室、名将,神武军的创建者,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少年有志,历任诸州刺史,治理有方;进而执掌帅印,战功卓著。729年(开元十七年)石堡城一役大破吐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个爱才惜才的明主,既然是明主,那他就不会做“糊涂事”,可事实却是,李世民仅仅因为一句话,就处死了一位屡立军功的大将,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李世民之所
知道唐高祖李渊吗?就是李世民的父亲,唐朝的建立者。这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丹阳公主便是他的第十五个女儿。 对于这位丹阳公主,除了知道她排行十五,她嫁的丈夫是初唐名将薛万彻以外,她的长
成语小鸟依人出自李世民之口,这是他评价褚遂良时说的语言。褚遂良因才高八斗,书法艺术出众被魏徵推荐给唐太宗李世民,随后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官拜起居郎一职。当时,起居郎的职责就是记录皇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原本是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大将尉迟恭,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他不但戎马一生,征战南北,是李世民麾下屡建奇功的大将,还是玄武门之变的亲历者,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的带进玄武门的九个人之一,是帮李世民登上帝位的重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