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大秦帝国的悲催皇帝 登基就是来背黑锅的历史名人
Posted 项羽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大秦帝国的悲催皇帝 登基就是来背黑锅的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大秦帝国的悲催皇帝 登基就是来背黑锅的历史名人
秦朝末年,刘邦义军杀气腾腾的朝咸阳城进发,秦二世死于非命后,赵高就把这烫手的秦帝国丢给了子婴。子婴傻傻的接了过来,登基46天后就兵败投降,他和秦室诸公子宗族皆被进入关中的项羽所杀,自此,大秦帝国的这位悲催皇帝子婴就背上了出卖宗族的黑锅。那么,为什么说这位大秦帝国的悲催皇帝登基就是来背黑锅的呢?这还得从子婴的身世说起。
子婴身世之谜
秦王子婴,生年不详,姓嬴,名子婴,一说名婴。子婴究竟是何人及他与胡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对于子婴的身世,文献记载中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秦始皇本纪》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的记载,认为子婴是胡亥兄长之子,即他的侄子;一种是根据《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之语判断,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也就是胡亥的叔叔;还有一种是根据《六国年表》中"高立二世兄子婴" 之语,认为子婴是胡亥的哥哥,这中说法比较流行,一直以来都是主流说法。
虽然秦王子婴的身世没有定论,但从这些争议中我们看出,子婴在未登基之前的地位应该是比较低的,最起码在当时的秦朝中,他一直都是一位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的历史一般对于皇亲贵族都会有所记载,如果说子婴是秦始皇家族的至亲人物,为何连他的生年及身份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呢?并且,子婴若与胡亥的关系亲近,赵高杀死胡亥后立子婴为帝就不怕子婴的报复吗?可见,当皇帝这事原本就轮不上子婴,他其实就是作为一个替罪羊登位的,是赵高的又一个棋子罢了。
登上帝位,诛杀赵高
秦二世胡亥死后,赵高企图登位称帝,无奈群臣不同意,于是赵高便迎立子婴为帝。子婴深知赵高素来阴险狡诈,秦二世时谗言诛杀蒙恬、李斯等旧臣,又害死了胡亥,此时立他为帝必是另有所谋。果然,子婴登基后不久,赵高便称民变四起秦国国土大大缩减,让子婴改帝为王,子婴没有办法便假装顺从他,改称秦王。
公元前206年,赵高让子婴斋戒沐浴,到宗庙行礼接受传国玉玺。子婴深知赵高欲在宗庙设下埋伏杀害他,并听说赵高与楚国约定要灭掉整个嬴氏宗族以此来获取封地,于是与身边人商议诛杀 赵高的对策。秦王子婴以生病为由借口推辞去宗庙奉玉玺,赵高多次派人想请未果,遂自己前往子婴住处相请,终被子婴的心腹韩谈杀死,并诛灭赵高三族。
国破身亡
就在子婴诛灭赵高后不久,刘邦的义军就攻破了武关,进入关中。子婴立即调兵遣将据守峣关,企图抵御刘邦的义军。但是,秦军自与义军对抗以来少胜多败,士气萎靡,特别是在巨鹿之战后,项羽“坑秦卒二十余万人”,大秦帝国的将士们义军早已闻风丧胆,毫无抵抗的意志。刘邦率兵绕过峣关,在蓝田两次大败秦兵,乘胜占领霸上,兵锋直指咸阳,并派人劝降子婴。而此时,秦国群臣尽皆逃亡,子婴成了一个十足的光杆司令,见大势已去的他为了保住嬴氏一族不被诛杀,无奈之下只好用绳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着丧服,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在轵道亲自至刘邦军前投降。这距他登上王位仅仅过了46天。子婴投降后,刘邦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关押了起来,项羽义军进入关中后,刘邦忌于项羽的兵力拱手让出咸阳城退回霸上。项羽入城后便将子婴杀死,并下令屠尽全城。
受指责,背黑锅的原因
就这样,大秦帝国在项羽的屠杀火焚中轰然倒塌,人们把这一切的恶果都归咎在秦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子婴的身上。子婴备受指责,也不得不背上了毁掉大秦帝国和出卖宗族的黑锅。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指责子婴呢?说到底就是子婴选择了一条在后人看来最烂的路。
因为当时的子婴其实除了投降,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向西逃跑,回到秦国的发源地,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这样子的话,嬴氏一族也不至于被屠尽。但我们设想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形,恐怕做出来的决定还是会和子婴一样。原因之一是秦国经过了很多代的发展 ,成为了一个强大帝国,嬴氏一族心里的优越性想必比其他国家的王室要强得多,让他们再回到以前的原始生活这恐怕比要他们的命还要难;原因之二是大家不同心,宗室王族在义军进攻之时尚不能团结一致对外,在被义军追杀下冒死逃亡就更不可能了;原因之三是刘邦兵临城下,派人来劝降,子婴能考虑的时间太过短暂,只想着保全家族便可,他如何能想到刘邦之后还有一个报仇心切的项羽,并且他的势力远在刘邦之上,刘邦自己都自顾不暇,哪能护得了嬴氏一族的周全。
所以,对于子婴来说,将大秦帝国及嬴氏一族的毁灭归咎于自己的身上其实是一场无妄之灾。这个大秦帝国的悲催皇帝,从一开始登上这个烫手的秦帝国皇位就注定要背上这个巨型黑锅。
以上就是对大秦帝国的悲催皇帝登基背黑锅的有关介绍,本内容源自历史网(lishi)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相关参考
一座城,見證了24位皇帝的悲歡離合,他們的登基大典更是首當其衝
無論在哪一個朝代,皇帝登基都是一個國家首當其衝的大事。登基又稱即位,即:皇帝即位。《春秋左氏傳》的編纂成書較晚,而《春秋》所據的魯史原文年代較早,因此即位在《左傳》中的用法不是指新君在新年的改元即位,
秦始皇,不可否认,一位很有手段的皇帝,历代很多君王都难以超越他,按照他的设想,大秦帝国应该是千秋万代的,可是,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不到三年,就被他的后人给败光了。大秦的后代真的都那么没用吗?其实不是,
电视剧大秦帝国第四部什么时候开播第四部《大秦帝国之东出》正准备开拍,“战国晚期,秦国弱六国而独大。一代雄主秦昭襄王与承位之秦孝文王相继离世,秦再现嫡庶之争。巨贾吕不韦趁机篡国,扶植流亡在外的公子异登基
迅速衰亡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从13岁登基到38岁统一六国,始皇整整花了25年的时间。如果往前追溯的话,那么秦朝历代王侯实现天下霸业的理想,则用了150多年。百年征战,浴血饮箭,孕育出一个大秦王朝,
安史之乱终结了盛唐的百年繁华,偌大帝国至此江河日下,再无昔年万邦来贺的景象。安史之乱祸起玄宗晚年,老迈的玄宗皇帝棋出昏招,强令重病缠身的哥舒翰趁胜利之威迎击安史叛军。奈何玄宗昏聩多时,哥舒翰等大将在大
安史之乱终结了盛唐的百年繁华,偌大帝国至此江河日下,再无昔年万邦来贺的景象。安史之乱祸起玄宗晚年,老迈的玄宗皇帝棋出昏招,强令重病缠身的哥舒翰趁胜利之威迎击安史叛军。奈何玄宗昏聩多时,哥舒翰等大将在大
大秦帝国历代大王列表1、秦非子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嬴姓,赵氏,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
大秦帝国历代大王列表1、秦非子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嬴姓,赵氏,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
秦末王嬴子婴,即秦三世(?―前206年),嬴姓,名子婴,或单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日。人物简介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他是秦帝国第三任皇帝,也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世称“秦三世”。初称皇帝,
大秦帝国历代大王列表1、秦非子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嬴姓,赵氏,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