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胡耀邦之子是谁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胡耀邦之子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胡耀邦之子是谁
胡耀邦夫妇育有三子一女,长子胡德平1942年11月出生于抗日根据地延安;次子刘湖(生于1945年,因胡耀邦赴前线作战,于是胡耀邦夫妻把未满40天的次子托付给陕北老乡刘世昌,直到13岁进京。胡耀邦让儿子姓刘,胡字也要加上三点);三子胡德华;女儿李恒 随母亲姓 。
胡德平现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日常戴着一副眼镜,温文尔雅,有很浓厚的书生气。实际上,胡德平在进入政界以前,确实是个学者。
胡德平虽然出生在高干家庭,却也是历经沧桑。1963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但“文化大革命”改变了他的命运。1967年毕业前夕,邓小平、胡耀邦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人物,邓朴方和胡德平也成了黑帮子女。他们在北大成了受专政的对象,使他们遭受肉体和心灵的极大创伤。文化大革命后,胡德平重拾他心爱的历史学专业,考取了思想史研究大家侯外庐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胡德平毕业后,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他为历史博物馆设立考古部多方奔走,终于感动了上级主管部门。考古部成立后,胡德平出任部长,不久后,胡德平又担任了历史博物馆的副馆长。
胡德平还致力于“红学”研究。1983年,他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中青年红学研究者,成立了“曹雪芹研究会”,他出任会长。胡德平为了考证曹雪芹的故居,到香山一带认真调查,并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出版了一本名为《曹雪芹在西山》的小册子。文中的观点和传统权威的红学研究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受到了红学研究权威的反对。胡德平数次采访前辈,态度谦恭,前辈们受到感动。他们指导胡德平在学术问题上应慎重严谨,并对他刻苦钻研的精神极为赞赏。
胡德平1984年作为中共中央整党领导小组的特派员到了湖北省。在湖北时,他帮助成立了一家民间科技组织,同时支持创办理论刊物,并在刊物上发表了很有影响的文章。从湖北返京后,胡德平出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以较高的票数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
胡德平的妻子是中共中央前组织部部长安子文的女儿安黎,毕业于清华大学,80年代初到北京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研究所担任一名普通助教。她是一个贤内助,与世无争,也不在同事面前摆高干子女的架子,群众关系很好。安黎曾经在1985年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厦门市副市长,后携子在澳大利亚做学术访问,两年多后回国。 《家庭周末报》4.21张世明等文
相关参考
中国·胡耀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湖南省浏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1月到湘
胡耀邦逝世前后十天到底发生了哪些大小事件?胡耀邦的妻子、女儿、医生以及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正泉或接受采访,或写下回忆录,留下了这段令人怀念的历史。这些文字回忆了1989年4月8日至4月22日
核心提示:有一年,胡耀邦隔壁邻居办喜事,胡耀邦和几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见到大人喝酒喝得那么高兴,不知道为什么酒竟有这般神奇。于是他们上前偷了一壶,躲起来一顿痛饮,结果一个个醉倒在天井沟里,被大人们发现,
核心提示:1987年春节,我去给胡伯伯拜年,劝他读读《资治通鉴》,他一挥手,说:“共产党人不读那些!我要重读《马恩全集》、《列宁全集》。”胡耀邦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罗炤,原题:我的精神导
说到“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冤案,胡耀邦曾不止一次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 这位陈大姐是何许人也?她怎么敢在那样的情势下公然唱反调?
核心提示:1987年春节,我去给胡伯伯拜年,劝他读读《资治通鉴》,他一挥手,说:“共产党人不读那些!我要重读《马恩全集》、《列宁全集》。”胡耀邦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罗炤,原题:我的精神导
胡耀邦在文革后大批干部平反上做出了历史贡献,其中包括对张闻天的平反,能否结合您的回忆谈谈这件事情的经过?>何方:文革后期,流放在广东肇庆的张闻天,几次向党中央和中组部申请,说他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
核心提示:那是彭德怀在1965年即将去四川担任“三线”副总指挥时,毛泽东约见彭德怀时,曾对他说了这么三句话:“你要向前看。你的问题由历史做结论吧。也许真理是在你这一边。”胡耀邦说,这三句话是彭德怀夫人
核心提示:由于戴炳南、仵德厚等人的告密,晋夫等人一进城,就落入敌人的魔爪。敌人以为晋夫就是胡耀邦,逮捕了黄樵松和晋夫。11月6日,阎锡山按照蒋介石的电令,将黄樵松、晋夫等人经北平飞解南京。蒋介石令军法
习仲勋、齐心夫妇和儿女们在一起(资料图)本文摘自《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薛庆超著,九州出版社,2011.4彭德怀在“软禁”中写下了一批回忆资料,交给侄女彭梅魁保存。他坚信:“历史是最无情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