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武则天退位后,武氏诸王的下场如何

Posted 公主

篇首语:进学致和,行方思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武则天退位后,武氏诸王的下场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武则天退位后,武氏诸王的下场如何

武则天退位后,武氏诸王的下场分别是:>1、武三思>武三思为武元庆之子,封梁王,和武承嗣一样,因其与武后的亲缘被拔擢到中央,扩充为武后的势力,后累迁为礼部尚书,封梁王,为武氏诸王中最重要人物之一。他是武后的灵巧棋子,十分善于揣摩姑姑的意思,曾献言和诬告诸多唐室宗亲,并屡屡得手,被赐死的宗室无数,为武则天称帝扫除障碍。唐中宗弟弟唐睿宗即位后,将武三思父子斫棺暴尸,夷其墓。>2、武承嗣>武承嗣为武元爽之子,封魏王,为武氏诸王中最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事迹很大程度与堂兄重合,大半生都在大肆排除异己、阿谀奉承,换来了姑姑的信任,在他的指使下,朝廷中反对武则天的势力被荡涤一空。在李显第一次被废后,武承嗣晋为礼部尚书,不久授其官职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他位居宰相之位十余载,只围绕武则天一个人服务,完全称不上有什么政绩可言。武承嗣同样有太子之梦,在他的活动和谄媚之下,姑姑对他的好感越发隆盛,可惜在继承人的关节上,他仍功亏一篑。比起善于钻营又能把握风向标的武三思,他的玻璃心实在过于严重,在李显正式摆驾回宫后,幻梦破碎的他忧愤而死。此外,武元庆还有子申王武审思、襄王(一说蔡王)武再思,可均无文献记载,可能因为早夭。>3、武攸宁>武攸暨为武士让之孙,封建昌王。文献中有提到,武士让生三子,分别是怀道、怀运和怀亮,并留下寡妻善氏。善氏在父亲死后经常欺负武则天母女,因此后来武则天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死的时候,武则天杖毙善氏给母亲杨氏出气。而武怀道生二子,即为武攸宁与武攸暨,他们是武则天的堂侄,不如三思、承嗣血缘亲。武攸宁一直在中央任职,累迁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直至为相,在朝中可谓炙手可热。薛怀义失宠后,便是武攸宁受命派人打死他的。中宗即位后,他被流放到地方任刺史,然后死在了任上。>4、武攸暨>武攸暨为武士让之孙,封定王、安定郡王。为了使亲上加亲,武则天派人杀了他的妻子,然后把刚和薛绍阴阳两隔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嫁给他,武攸暨从此进入武氏权力核心,但由于夫人实在太过强悍,一直都只以她的配角出现。而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老婆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甚至还给母后进贡二张。神龙年间,武攸暨晋升司徒,复封定王,实封满一千户,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几乎拥有了宰相的地位。他的儿子武延秀被诛杀后,被降格为楚国公,死后还是追赠了太尉、追封为定王。后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后,坟墓被平。>>5、武攸宜>武攸宜同为武士让之孙,封为建安王,后中宗降其为息国公。武则天曾委派他担任大总管,参与对契丹的攻伐,幸而凯旋而还,刷到了经验。据史料记载,陈子昂名满天下的《登幽州台歌》即在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武攸宜的帐下受气后写出的。后武攸宜担任了要职工部尚书,并在任上去世。>6、武攸止>父亲不详,但可推测同为武士让之孙,封恒安郡王,官场上可能只止步于绛州刺史。值得补充一下,武攸止在被灭族后,他的女儿充入宫中为婢,被李隆基看上,封为武惠妃,极尽宠爱。若不是同样心机深沉的武氏早逝,可能就没杨玉环什么事了。这里也可以侧面说明武攸止也受到了彻底清算。>7、武攸绪>武攸绪,父亲不详,但可推测同为武士让之孙,封安平王。武攸绪是炙手可热的武氏家族中罕见的异类。他性格恬淡好隐,曾历任鸿胪少卿、千牛卫将军等中上阶官职,可在武三思、武承嗣、武懿宗掌握朝政后,却一反抛出血缘绩优股,于万岁通天元年放弃一切官爵,去嵩山过起隐居生活,时年41岁。武攸绪在嵩山隐君的20余年,研读《易经》、庄周之书,与山民同作,一贫如洗。武则天怀疑有诈,赐给他王公所用的器具、服饰,武攸绪全部置之不用,堆满尘埃。武攸绪隐居后仅两次短暂回京,中宗对他都根热情,迎送礼仪非常隆重,但唐中宗让武攸绪做官,他坚辞不受,给他大量赏赐,武攸绪也什么都不要。在诸武与李唐宗室的激烈斗争中,武三思、武崇训两族皆被夷平,只有武攸绪以隐居不被牵连,受到时人赞美。唐睿宗李旦继位,特别下敕书褒奖,而玄宗李隆基对隐居的武攸绪也很尊重,“令州县数加存问,不令外人侵扰。”开元十一年,武攸绪病逝,年69岁。>8、武懿宗>武懿宗为武士逸之孙,相貌丑陋,身材矮小,因裙带关系一直在朝中如鱼得水。他以善于诬陷、残暴无仁闻名于唐,却仍得到高宗、武后的步步拔擢。神功元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后六年,被任命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契丹。武后本来是想给这堂弟一个刷经验的机会的,可这堂弟实在不争气,契丹兵还没来,就吓得抱头鼠窜宣布撤军,连累军需受到很大损失。在契丹撤退后,竟向朝廷上书要求屠杀可能和契丹有来往的河北百姓,使得人心尽失。武则天没有同意,他回朝后也未受到女皇惩戒,被继续任命掌管京兵事宜。武懿宗还介入了拥立太子的李元素、刘思礼案,诛杀、流放士族千人,名声益坏。在唐中宗回归大宝后,武懿宗仍然得到重用,可为平衡朝中反武的浪潮,中宗下诏降诸武封爵,武懿宗被降为耿国公,后死在了地方。其余诸王临川王武嗣宗、颍川王武载德、高平王武重规、河间王武仁范、九江王武攸归、会稽王武攸望生平、未见史料详细记载,可能并未对朝政产生相当影响。其中去世于中宗朝的武嗣宗碑文上仍享有国公称号,可以说武三思、韦后在朝期间,武氏诸王并未开始遭受清算。>9、武崇训>武崇训为武三思次子,封高阳郡王。武崇训受尽武氏、中宗的宠爱,还被武则天配婚与安乐公主,是为安乐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传闻武崇训从小出入宫禁,常与宫女私通,后珠联安乐公主致其怀孕后才被赐婚。而武崇训与安乐公主所生的儿子武继植才几岁大,就被封为太常卿与镐国公,食邑五百户,可见其盛宠无比。武崇训参与他父亲和韦后的阴谋,企图废除太子李重俊,后在景龙政变中与父亲一齐被李重俊杀掉。>10、武延基>武延基为武三思之子,原为南阳郡王,武承嗣过世后,受继魏王,娶李显与韦后的女儿李仙蕙。可武延基大意了,以为自己是皇亲国戚便忘记了环境的险恶。在与李显的皇子李重润议论武则天的男宠二张时被人告密,武则天削去其王爵,冷酷地将他与李重润、李仙蕙同时处死。>11、武延秀>武延秀为武三思之子,封淮阳王、桓(恒)国公。当年,突厥默啜请求与唐和亲,武则天命令武延秀纳默啜女儿为王妃。默啜得知后非常不满,称:“我想把女儿嫁给李氏,什么时候轮到武氏的兔崽子了?武氏是天子之子吗!”遂囚禁武延秀,并率兵进攻唐朝,掀起河北之战。武延秀长得很英俊,又因为在突厥待了多年,会突厥歌、胡旋舞,很受安乐公主喜欢。在武崇训死后,武延秀如愿以偿娶了安乐公主。被称为“唐朝第一美人”的安乐公主权倾一时,生活奢侈无比,大肆卖官鬻爵,比昔日太平公主更甚,甚至还和太子争夺王储之位,武延秀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也开始觊觎皇位。但是相比则天、太平,年轻的安乐公主生活于万千宠爱之中,极为不可一世,从未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导致其政治头脑为0,一次次地作为诱因之一激起政变。景龙政变之后,接下便是唐隆之变,安乐在之前失去了公公和丈夫,这次她和母亲、新任夫君一齐被杀,时年才25岁。>12、武崇敏、武崇行>武崇敏、武崇行为武攸暨与太平公主之子,其血脉之高贵纯厚在盛唐时也是绝无仅有的。在武周年间都受封郡王,可食邑名不详。在太平公主被杀后,除了太平公主与前夫薛崇简是李隆基党羽以外,太平公主所有血脉均被斩首。武三思其余被封王的子嗣还有新安王崇烈、梁国公武崇谦见于文献记载,其余可能并未封爵。武三思父子两代作死,在睿宗、玄宗即位后可能多被清算。武承嗣其余被封王的子嗣还有魏王武延义、邢国公武延安、燕国公武延寿。武承业被封王的子嗣有陈王武延晖、咸安王武延祚。武承业王位并未见书籍记载,据推测可能也是陈王。其中武延晖娶新都公主。据传武延晖之子出家为道,可能是躲避过了政治清算。延字号一脉,也仅有武延晖子嗣见于晚唐的记载。武攸望之子武温昚见于全唐文,可惜是“诛武温昚等诏”,也难逃一死呀。颍川王、湖州刺史武载德有子修文馆学士、隐士武平一,武平一有子武元衡,为唐代后期“铁血宰相”。其弟位居兵部侍郎,其子武翊黄状元及第,可见作为旁系的武载德并未被赶尽杀绝,反而在地方得以喘息。在记载武元衡身世时,并未提及其祖父的王爵封号,可想而知其已被削去。攸字号一脉,在碑文中其子嗣在玄宗、肃宗期间仍见记载,可见旁系未被杀绝。

相关参考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退位,为何武氏一族却受到了封赏

神龙政变后为何武氏一族却受到了封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到神龙政变其实也还是比较有故事的,是唐朝的一个转折,其实神龙政变之后武家是被清算了的,但是又有人说武家没有被清算,反而还给了奖赏

为什么武氏家族还能风光无限? 武则天退位后

武则天到了晚年,在立儿子还是立侄子为太子一事曾左右摇摆不定。侄子毕竟隔着辈份了,毕竟不如儿子亲,一旦选择了侄子辈,她武氏江山是传承下去了,但李氏命脉也彻底断了,自己的儿孙辈也必然难逃毒手,另外,还有一

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下场如何

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这种妄图颠覆朝纲的家族,岂不立刻要被赶尽杀绝?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莫测。事实上,在李唐复位后,武氏家族依然过了一段风风光光的日子,比李家很多人都要风光!要说

武则天下台后谁做了继承人 武则天退位之谜

武则天曾是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是李氏之妇,武氏之女。所以,尽管她“革唐为周”,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她仍不能像男皇帝那样,视夫族为外戚,按照武氏世系传授帝位;尽管她为

中国历史 武则天被迫退位

武则天机智精明,从容于万机之余,但在皇嗣的人选问题上,却被困扰而终于陷入了窘境。她曾放手拔擢武姓子侄,将帅、大臣中有功者也赐姓武,意欲传位给武氏。可是,经李昭德、狄仁杰等一班重臣劝谏,她立武氏子侄的念

历史人物 当初逼武则天退位的五个大臣怎么样了 他们的下场又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逼武则天退位的五个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她是严格意义上的唯一一个女性统治者。她能够在那个男权时代继位可见其手腕,在她上台后前前后后有无数人想

逼武则天退位的5个忠臣下场有多惨?没一个得到善终,令人心寒!

逼武则天退位的5个忠臣下场有多惨?没一个得到善终,令人心寒!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武则天是历史上公认的唯一女帝,她从后宫走到前朝,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而后夺取政权,坐上帝位,凭借一人之力面

武则天去世武氏后裔被剿,只剩下武攸绪,李隆基为何说留下他有大用?

武则天去世武氏后裔被剿,只剩下武攸绪,李隆基为何说留下他有大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武则天去世后,武氏后裔开始了疯狂的夺权,随后,李隆基开始剿武氏后裔,随着敬晖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武姓

项羽分封诸王的原因 如果项羽得到天下他会怎么统治国家?

  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这是楚国老将们对项羽的评价。楚霸王项羽是多少人心目中的英雄,可是这个英雄最后的结局十分壮烈,和他的人生一样,大起大落,最后才会自刎乌江边。  二世统治的末期,各地

历史人物 裴炎勾结徐敬业谋反全因骆宾王的一首童谣 他被杀是报应

裴炎裴炎别名裴令,字子隆,出身河东裴氏,是唐朝宰相、唐高宗的顾命大臣,曾经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唐睿宗,最后又因为得罪武则天而被诬陷杀害。后人认为,武氏能得势跟裴炎脱不了关系,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