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潘光旦的作品 如何评价潘光旦
Posted 作品
篇首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潘光旦的作品 如何评价潘光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潘光旦的作品 如何评价潘光旦
潘光旦 潘光旦毕业于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著有《优生学》、《人文生物学论丛》、《冯小青》、《家谱学》等作品。回国后任职过多地高校,曾经是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倡导民主自由思想,毕生从事现代教育研究。 潘光旦的作品>《冯小青》《中国家庭之问题》《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读书问题》《画家的分布、移植与遗传》《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近代苏州的人才》《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家谱学》《优生概论》《人文史观》《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优生与挑战》《自由之路》《政学罪言》《优生原理》《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开封的中国犹太人》《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另有译著《性心理学》等。>如何评价潘光旦>潘先生这一代知识分子,首先是从己做起,要对得起自己,而不是做给别人看,这可以说是从己里边推出来的一种做人的境界。社会上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做人的风气。年轻的一代人好像找不到自己,自己不知道应当怎么去做。作为学生,我是跟着他走的。可是,我没有跟到关键上。直到现在,我才更清楚地体会到我和他的差距。>潘先生这一代人不为名,不为利,觉得一心为社会做事情才对得起自己。他们有名气,是人家给他们的,不是自己争取的。他们写文章也不是为了面子,不是做给人家看的,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他们自己的“己”之所需。相关参考
潘光旦1922年留学美国,以生物学为专业,曾受教于经典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和美国优生学之父达尔文波特。他以优生学的普及者和社会学家知名于世,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但早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我国就
知名人物 潘光旦生平故事简介,潘光旦历史评价,潘光旦怎么死的?
潘光旦,号仲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初八)生。父名潘鸿鼎,曾任清翰林院编修。潘光旦1905年入私塾读书。1913年至1922年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经常参加学校的社团
潘光旦与家人潘光旦与陈寅恪、梅贻琦、叶企孙并称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教育,也为社会学、优生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可是,潘光旦同样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本来就少了一条腿又年迈的他,被
潘光旦与家人潘光旦与陈寅恪、梅贻琦、叶企孙并称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教育,也为社会学、优生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可是,潘光旦同样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本来就少了一条腿又年迈的他,被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潘光旦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并讲述了一件事情:潘光旦从没吃过老鼠肉,某天突发奇想,令家人一起,翻箱倒柜,掘地三尺,逮了几只老鼠,煮食之,以满足好奇之心。在重庆,潘光旦兄弟是个银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潘光旦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并讲述了一件事情:潘光旦从没吃过老鼠肉,某天突发奇想,令家人一起,翻箱倒柜,掘地三尺,逮了几只老鼠,煮食之,以满足好奇之心。在重庆,潘光旦兄弟是个银
据传说同性恋现象始于黄帝时期,清代学者纪昀(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12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汉朝的皇帝大多有断袖之癖,潘光旦先生遍查史书,考出”前汉一代几乎每个皇帝
知名人物 闻一多生平故事简介,闻一多历史评价,闻一多怎么死的?
闻一多,原名闻多,字友三,辈名家骅。考入清华学校后,同学潘光旦建议加个“一”字,改为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湖北浠水下巴河陈家岭。父亲闻廷政是清末秀才,对国学
据传说同性恋现象始于黄帝时期,清代学者纪昀(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12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汉朝的皇帝大多有断袖之癖,潘光旦先生遍查史书,考出”前汉一代几乎每个皇帝
谭其骧谭其骧笔名禾子,出生浙江嘉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聪明好学,15岁就考入上海大学,之后转入暨南大学,深得潘光旦先生的赏识。之后进入燕京大学,成为顾颉刚先生的学生,开始了他历史学家、历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