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西格里德·温塞特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Posted 作家
篇首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西格里德·温塞特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西格里德·温塞特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西格丽德·温塞特皈依天主教的消息在挪威不仅造成了轰动,而且还引得谣言四起。她的名字在《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一书在国际上获得成功之后渐渐为人所知,因而此事在国外也受到了关注。今天我们对这种轰动不过一笑了之,但在当时近乎强迫人们信仰新教的挪威,几乎没有什么人信奉天主教,人们在提到天主教时都带着一种轻蔑的语气,甚至有一大部分公众对天主教感到恐惧。不仅教会如此,实际上自由思想者以及那些或多或少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密切联系的人物也是一样。有时这种攻击十分刻毒,结果是西格丽德·温塞特的雄辩口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她以出乎她自已意料的方式参与了许多年的公开辩论,几乎完全是在为她的罗马天主教信仰辩护。>不过毕竟在提到西格丽德·温塞特的时候,感兴趣的并不是她的比耶克贝克女主人或天主教女信徒的身份,而是她作为作家西格丽德·温塞特的身份,这段时间是她创作的高产期。>>她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之后,她立即开始在头顶上安全的天花板的荫蔽下着手创作《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这的确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她在创作这一主题时感到如鱼得水。早些时候她曾写过一本关于挪威历史上离异教时代较近的一段时期的篇幅不长的小说。她还出版了从不列颠/凯尔特中世纪开始的亚瑟王传奇的挪威语版本。她研究了斯堪的纳维亚的手稿和中世纪文本,对挪威本土和国外的中世纪的教堂和修道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她尽力试图描绘的那个时代的权威,与创作第一本有关中世纪的小说时22岁的她已大不相同。>在此期间在她身上发生的变化不仅与历史和文学有关,与她作为一个人的发展也有关系。她经历了从爱与恋到痛苦的结局的完整过程,当面对经过一战血的洗礼后处于动荡时期的病态世界时,她曾感到绝望。当她在1919年开始创作《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时,她知道了生活是什么。>《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当然是一本历史小说,但它又不仅仅如此。历史小说部分甚至不是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书中的历史背景足够严谨,足够真实,丝毫未被理想化。这决不是一个作家从现实生活向对过去的模糊向往的逃避。正相反,在这三卷作品里,温塞特将快乐和悲伤、狂喜和绝望的感情——她对此有深刻体验——置于遥远过去的背景之中。她并不打算将它们理想化,不过温塞特选择以中世纪为题材显然是因为她对作为那个时代的特征的坚定信仰感到崇敬。>>她将主人公置于遥远过去的背景之中是为了形成作家必需的距离感,是为了用她自己强烈的情感和严谨的思维创造出一件艺术品。她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步入其写作生涯新阶段的门槛之上。她通过对中世纪的回顾,摸索着、并找到了作家必需的距离感。她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正在努力适应情况,但相当无助。”>这就是她在《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一书中描述的生活的奥秘,正如她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的一样。这就是为什么长达1400页的《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和1200页的《马湾的主人》一样都永不过时的原因。她的主人公是有血有肉的男人和女人,他们同样可以是我们今天的邻居。温塞特将他们放在一个自然的背景环境之中,它们至今仍是我们的环境,其中有她了如指掌的奥斯陆,她深爱着的居德布兰河谷,和她父亲生活过的特伦讷拉格地区。>她熟悉这些环境,而今天这些环境与70年前她所描绘的并无二致,实际上与13世纪时也没有多少差别。相关参考
主题米勒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在她作品中总有一种洗不去的阴暗的气氛,在她的处女作《低地》中有过一篇短篇小说名为《我的一家》,以简单而明了的话语勾勒出了组成这个家庭的成员,用“我的父亲和另一个女人还有另
卡尔·斯皮特勒(CarlSpitteler,1845-1924),19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积极向评选者们推荐长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奥林匹亚的春天》是一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
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志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创作小说,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尽管如此,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
简奥斯汀是英国女作家,她的作品和写作特点让她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到现在,她的六部作品都还是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她本人也被冠上了女权主义作家的名头,那么奥斯汀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
历史人物 约瑟夫·康拉德是谁_关于约瑟夫·康拉德的评价如何_约瑟夫·康拉德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
中文名:约瑟夫·特奥多·康拉德·科尔泽尼奥夫斯基外文名:JosephConrad国籍:英国出生地:波兰出生日期:1857年12月3日逝世日期:1924年8月3日职业:作家代表作品:《吉姆爷》、《黑暗的
布局特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在布局与情节上很有特点。作品一开卷就疑云密布,奇事迭出,让读者产生了迷惑与好奇心。读克里斯蒂的作品,高潮迭起,令读者欲罢不能,紧紧盯着她时,也猜不出克里斯蒂的葫芦里卖的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2、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
西方史学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据认为是在三个学派的影响下诞生的,即意大利克罗齐学派、马克思主义和新史学学派。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使历史学家们去思考史学研究的历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彦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