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郑维山将军在逝世前曾写下两封遗书 内容令人动容

Posted 遗书

篇首语:若我是万千繁星其中一个,你便是我的星轨,使我昼夜不知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郑维山将军在逝世前曾写下两封遗书 内容令人动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郑维山将军在逝世前曾写下两封遗书 内容令人动容

1949年1月,三大战役已尘埃落定,蒋介石的势力已土崩瓦解,陷入穷途。毛主席、朱总司令向全军发出号令,干净、彻底的消灭反动派。此时的蒋介石把目光放在了西北的四十万军队身上,想要继续挣扎。> >4月25日,华北18和19兵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西北进发。三军浩荡,无边无沿,征蓬出汉塞。19兵团中却有一人怀着复杂的心情,他就是第63军军长郑维山。12年前血的教训让他无法忘记。>郑维山是个老红军了,小时候就受父亲影响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童子团。1934年,第一次爬雪山过草地之后,郑维山调任红30军88师政委。此后,他和88师的兄弟们并肩战斗,参加了广元昭化、强渡嘉陵江、丹巴、百丈山等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他还率88师两次爬雪山过草地,88师早已是他第二个家了。然而这一切都在1937年的时候结束了。>1936年,88师随红30军被改编为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但由于兵力悬殊,且脱离了战略后方,孤军奋战。1937年3月份的最后一战,88师几全军覆没。最后仅突围十余人,副师长熊德臣等人伤情较重,留在老乡家里养伤,郑维山只身乞讨回了延安。> >郑维山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兄弟们报仇雪恨。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可马家军却不想给郑维山这个机会,他们早已放弃平凉决战,一路奔逃。彭德怀下令追击,这一追就追到了兰州城下。>郑维山的63军,负责攻击豆家山和十里山。本就背负深仇的郑维山怒上心头,平凉决战被你跑了,现在无处可逃了吧。郑维山调集上万发炮弹轰向豆家山和十里山,山上的敌人被打的哭爹喊娘,溃不成军。88师的大仇终于得报。> >建国后,郑维山历任19兵团副司令员、20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郑维山授中将军衔。毛主席评价他,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2000年5月9日,郑维山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将军在逝世前曾写下两封遗书,内容令人动容。>2000年4月9日,老将军病情恶化,大夫要求他转到301医院治疗。他同意了转院,但执意要先回家一趟,其实就是为了写遗书。遗书的大意是说,自己死后丧失从简,不搞告别仪式,把骨灰撒在大别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他要陪着当年的兄弟们。> >转院之后,老将军改变了主意,于是又重写了一封遗书。这一次他要求把遗体交给医院解剖做科研,原来那个法子撒骨灰还要麻烦军区,干脆让孩子们撒到老家的山上算了。> >这就是老一辈人的风骨,绝不为因自己的事情麻烦组织、麻烦群众。

相关参考

民国历史 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如果不是阎锡山将军,我的命早没了!”今年88岁的张日明,1949年随阎锡山撤退来台,为最年轻侍卫兵,阎逝世后58年间,拄着拐杖、驱车上山扫墓不间断,部属之情,溢于言表。被称“山西王”的阎锡山统理山西3

历史人物 郑维山将军故里简介_郑维山简介_郑维山生平

中文名:郑维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屋脊洼村出生日期:1915年8月逝世日期:2000年5月9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信仰:共产主义军衔:中将(1955

历史军事 女英雄赵一曼牺牲前曾留遗书 21年后才被发现

七十多年前,一封封家书成为抗战战场和家乡亲人之间唯一的连系。如今,战争远去,家书仍在,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从今天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意大利 意大利·1964年9月《雅尔塔遗书》发表

1964年9月《雅尔塔遗书》发表《雅尔塔遗书》是前意共总书记陶里亚蒂为准备同苏共领导人会谈于1964年8月12日在雅尔塔写下的谈话备忘录。陶里亚蒂于8月21日逝世后。9月5日,《团结报》、《再生》月刊

历史人物 因人言可畏而被迫自杀

  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正当其事业鼎盛之际,却陷入感情的绯闻之中,饱受黄色小报的围剿,最终自尽而。时留下遗书两封,后发表在《联华画报》上,但这两封遗书的真实性一直有人怀疑,因为它将与阮玲玉同

鲁迅和林语堂闹翻原因探究:竟然因为一条蚊帐?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曾与鲁迅并肩战斗过的学者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言辞深切,令人动容。鲁迅与林语堂二人曾一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后来却十分高调地闹不和

他杀害杨虎城全家,50年后杨虎城的孙子找到他,说4个字令人动容

他杀害杨虎城全家,50年后杨虎城的孙子找到他,说4个字令人动容文|说历史的佑子在新旧更迭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人用生命谱写了英雄赞歌,虽然他们被当时的时代捉弄,但他们的精神被后人敬仰。在祖国危急存亡之际

鲁迅和林语堂闹翻原因探究:竟然因为一条蚊帐?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曾与鲁迅并肩战斗过的学者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言辞深切,令人动容。鲁迅与林语堂二人曾一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后来却十分高调地闹不和,究竟是什...

历史人物 金庸小说里的十大淑女排行 隐忍奉献更令人动容

  温婉贤淑,是中国妇女传统的优良品性。先生的笔下,不乏这样的淑女。或许,她们没有倾国倾城的姿色;或许,她们没有一呼百应的气势;但她们在江湖世界里有着自己独特的一份色彩。恰似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

历史人物 令人震惊的沙丘之谋,历史上第一位篡改皇帝遗书

赵高,秦二世时丞相。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行政苛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