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有关与唐顺之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唐顺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刺客

篇首语:所谓得体,就是有些话不必说尽,有些事不必做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有关与唐顺之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唐顺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有关与唐顺之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唐顺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掷笔毙刺客>唐顺之在扫荡倭寇的战斗中,因为他用兵如神,再加上他武艺超人,他的队伍把倭寇杀得落花流水。倭寇听到唐顺之,就失魂落魄。倭寇的头子对唐顺之也恨之入骨。于是重金聘请刺客谋杀唐顺之。有一天深夜,唐顺之正秉烛挥毫,忽觉桌前烛光一闪,猛一抬头,只见一个浑身穿着黑色紧身短靠,手执利刀的人已站在眼前了。“刺客”,荆川的脑子中念头一闪,“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得小心对付。他微微笑着对黑衣人说: “你是谁?何故深夜前来?” “唐顺之,你不必问我何人,今天就是来取你的性命!” “既然这样,好吧,能否容我把这张字写完再就教你呢?”>>刺客一看,唐顺之手执毛笔如龙飞凤舞。心里想:人家都说唐顺之学问好,字写得好,今天亲眼看他写字也算有缘。反正他性命已在我掌握之中了。于是对唐顺之说:>“念你是读书人,就让你多活一刻,把这张字写完了吧!”话虽这样说,刺客的刀刃还对准着他的颈项。>唐顺之神色自若,提着斗笔饱蘸浓墨依然挥毫如飞,正当刺客看得入神时,突然,荆川先生闪电似地将笔往刺客喉间掷去。“哎……”刺客“呀”都来不及出口,身体往后便倒,手中的利刀“当啷”一声坠落在罗砖地上,原来荆川先生把浑身的力气全运到这笔尖上,轻轻一掷有千钧之力。刺客的喉咙怎么能经受得起,鲜血和墨汁混流满地了。唐顺之从容地招呼家人悄悄地把刺客抬到后园空地上埋了,从此他就更为警惕了。>金头玉臂>唐顺之先生自从刺客来行刺后,一直十分警惕,他得知倭寇对他恨之入骨,因此在他连年征战积劳成疾后,更是戒备森严。他五十四那年,正在江北讨贼,旧病复发,愈来愈沉重,自知要客死异乡了,便把儿子鹤征召到床前:“为父看来不久就要离开人世,我估计即使我死后,贼人还要对我进行报复,因此,我的灵柩你要秘藏,切勿让外人知道才好。”“父亲放心,孩儿定当格外当心。”鹤征流着泪答应着。>没几天,唐顺之归天,遗体运回常州。鹤征想,父亲生前交友很广,人家前来吊奠总不能拒之门外,但人多杂乱,倘有疏忽,致使父亲遗体受损,那怎么对得起去世的父亲呢?于是想出了一个法子,做了四口同样的棺材,同时在四个地点守灵。放有唐顺之尸体的棺木则放在东下塘自家的小房子里,派得力的家将守护着,自己反而守在另一处假棺旁接待一般宾客。四处同时哀乐齐鸣,准备等服满后分别出丧下葬。>>一天清晨,只听门人报:“有远客来吊奠老爷!”只见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脸容十分哀切,后面一位从人挑着一担祭品进来。鹤征觉得来人面生,开口问道: “客人尊姓大名?从何而来?” 书生通了姓名后说: “荆川先生是我大恩人,听到噩耗我是连夜备了祭品从丹徒赶来的。”说罢号淘大哭。 鹤征见他情真意切,开口闭口说荆川先生是他大恩人,又见他路远迢迢备了祭品赶到这里,很是过意不去。看上去,这个人书生打扮,举止斯文,绝不是歹徒。心想,来人这样诚意,如不让他在父亲灵柩前吊奠,是说不过去的。于是就吩咐家将带了这两个人到东下塘设灵的房子里去祭奠。自己也随后赶来。>再说那人到了东下塘房子里,一看这里虽然人并不拥挤,却另是一种哀切的气氛,估计是唐顺之遗体的所在。于是一路号淘大哭进去,家人摆好祭品,书生就下跪磕头祭奠。书生一磕头,二磕头,到三磕头,只听得棺木中咔嚓一声巨响。书生立起身来,就同家人拱手告辞。这时鹤征正好赶来,再三挽留不住。书生走后,家人对唐公子说: “公子,刚才客人磕头祭奠时,听得棺木中‘咔嚓’声,我吓得毛骨悚然,恐怕有些蹊跷。”>鹤征说:“我刚赶到,似乎也听到这个声音,不要出什么问题。”两人走近灵枢一看,只见棺盖上已裂开一条缝,显然出了什么岔子。慌忙抬起棺盖一看,只见荆川先生的头和一条手臂已不知去向了。鹤征见此情状,知道来人是歹徒,心想自己悔不该忘了先父遗嘱,致使上当,尸骨不全,如何是好……想到这里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惊动了家属、亲友。大家纷纷猜测定是倭寇派人前来报复。“怎么办呢?总不能让为国为民讨贼的唐顺之先生身首异处地安葬!”于是有人提议铸一个黄金的头,雕一只白玉的手臂,装在荆川先生遗体上,让他全尸安葬。这也是表示后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于是金头玉臂的传说就一直流传至今。>>后世评价>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唐顺之的文学主张早年曾受前七子影响,标榜秦汉,赞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中年以后,受王慎中影响,察觉七子诗文流弊,尤其是散文方面,七子抄袭、模拟古人,故作诘屈之语。于是抛弃旧见,公开对七子拟古主义表示不满,提出师法唐宋而要“文从字顺”的主张。他是明中叶重要散文家。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代大儒唐顺之简介 唐顺之是怎么死的

  唐顺之是明朝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民族英雄,曾经亲自率官兵在海上击败倭寇,是一位抗倭英雄。  明朝正德二年,唐顺之在常州青果巷一个官宦时间出生。唐顺之的祖父唐贵和父亲唐宝都是进士出身,一个任户

历史人物 唐顺之的故事 怎么评价唐顺之

唐顺之唐顺之是“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世人称之为“荆川先生”,他抗击倭寇、改良阳湖拳、培养戚继光、研究抗倭兵书,不愧是一代抗倭英雄。唐顺之的故事>掷笔毙刺客>唐顺之在扫荡倭寇的战斗中,因为他用兵如神

历史人物 明代儒学大师唐顺之简介,唐顺之是个怎么样的人

人物生平幼学刻苦明正德二年十月五日(1507年11月9日),唐顺之出生在常州青果巷易书堂的一个名门官宦之家,其祖父唐贵是进士出身,任户部给事中,其父唐宝也是进士出身,任河南信阳与湖南永州府知府。在他的

抗倭英雄唐顺之的故事 如何评价唐顺之 唐顺之的诗

  人物档案  姓名:唐顺之  别名:应德、义修、荆川  谥号:襄文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大明  出生地:南直隶武进  出生时间:1507年  去世时间:1560年  职业:儒学家

历史人物 抗倭英雄唐顺之的故事 如何评价唐顺之 唐顺之的诗

  人物档案  姓名:唐顺之  别名:应德、义修、荆川  谥号:襄文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大明  出生地:南直隶武进  出生时间:1507年  去世时间:1560年  职业:儒学家

历史人物 唐顺之简介 唐顺之是谁的弟子

唐顺之唐顺之是我国明朝著名抗倭英雄、儒学大师、军事家、数学家,他在诗词散文、军事、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代表作有《荆川先生文集》《六编》《左》《右》等。唐顺之简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

历史人物 唐顺之主要成就 唐顺之的作品

唐顺之唐顺之历任翰林编修、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等职,倭寇侵犯沿海时他出山抗倭,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不幸于1560抗倭途中染病而逝,崇祯帝赐谥号“襄文”。唐顺之主要成就唐顺之的作品>文学主张>他一方面

历史人物 唐顺之的作品

唐顺之唐顺之历任翰林编修、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等职,倭寇侵犯沿海时他出山抗倭,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不幸于1560抗倭途中染病而逝,崇祯帝赐谥号“襄文”。唐顺之主要成就唐顺之的作品>文学主张>他一方面

历史人物 唐顺之与戚继光 唐顺之对徐阶说的话

唐顺之唐顺之被誉为嘉靖八才子、嘉靖三大家之一,不管文学造诣还是艰涩难懂的数学都信手拈来,而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他的军事能力,不仅抗倭有功,还培养出了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唐顺之与戚继光>深知自己健康状况的

历史人物 嘉靖三大家唐顺之简介 唐顺之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