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孝庄太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祖母下葬

Posted 太后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孝庄太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祖母下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孝庄太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祖母下葬

因为按照清朝早期的葬制,不管皇后死在皇帝前还是皇帝后,都是要跟皇帝合葬的,那么孝庄太后应该是被安葬在葬有皇太极的清昭陵,然而如果按照孝庄太后的意思来,显然就是要违背这个祖制的。>>另外地,顺治皇帝死在孝庄太后前,他的陵墓是当时清东陵的最高规制,如果真是将孝庄太后葬入,规格上并不好安排,太高了没有先例,低了不合适,并且地,清王朝还没有出现过为皇太后单独建陵墓的例子。康熙帝一向对孝庄太后很是孝顺,之于孝庄太后的嘱咐也是不敢轻易否决掉,之于祖宗法制也是不想轻易违背,最终只能是在东陵边大红门外东侧修建了暂安奉殿。当时孝庄太后的灵柩被葬在暂安奉殿的宝座上,用土掩埋后封闭起了殿门。>>一直到康熙去世,孝庄太后的陵寝都没有解决,一拖就是37年。雍正三年(1725年),也就是皇太极与孝庄成亲100周年之际,雍正帝解决了孝庄太后的陵寝问题。他的方法很简单,就直接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将孝庄太后的灵柩葬入到地宫。当时雍正帝给出的书面官方原因是,自从孝庄太后的灵柩安排在暂安奉殿后,给予清王朝带来了国运,以致使清王朝从此蒸蒸日上,因而地,暂安奉殿对清王朝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能够带来吉运,所以就直接建成为孝庄太后的陵寝。这其实是一个十分讨巧的做法,符合中国人惯有的“中庸”思维。 昭西陵位于遵化昌瑞山一带,与清昭陵遥相呼应,取名为昭西陵,意为昭陵之西,更是有着纳入清昭陵体系的觉悟,毕竟也是没有葬在清东陵内,虽然算不上遵循祖制,与祖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也不算是违背得很离谱。从地域上来讲,昭西陵还是属于清东陵范围之内的,那么也就算是没有违背孝庄太后的意愿,把她葬在了儿子和孙子旁边,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级别上来讲,昭西陵是清王朝所有皇后陵中级别最高的,皇后陵墓中也就只有昭西陵的大殿是古建筑中最尊贵、最高级的形式——庑殿顶的,昭西陵还是清代陵墓中唯一一座有内外两道围墙的陵寝>>清代后世帝王每次谒陵,必然也是最先拜谒清东陵大东门外的昭西陵,这也突显出了孝庄太后的辈分尊贵,既然是在清东陵之外,所谓的规制也就不用去苛求了,也不用在乎孝庄太后与顺治皇帝陵寝规格的高低了。地理上来说,大红门是清东陵的正门,昭西陵又在大红门东侧,对于谒陵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极大的便利。>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康熙为什么要让孝庄太后的尸体在宫中停尸37年?

说到康熙其实大家也应该有所了解这位皇帝的,这位皇帝的功绩也是非凡的,话说他在政绩上是很厉害,但是他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祖母孝庄太后在驾鹤仙去的时候他竟然选择了把她祖母的尸体停在了宫中

历史人物 孝庄死后为什么没有立即和皇太极合葬呢 而是停尸宫中37年时间呢

孝庄太后死后为什么37年未下葬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孝庄文皇后(俗称“孝庄太后”)作为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

清朝最惨太后,培养出一代明君,死后却被停尸30多年,未能下葬

在《圣祖仁皇帝圣训》里记载着:「”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顾名思义,康熙感慨,若没自己的祖母就没有他如今的成就,他的祖母就是孝庄,纵观康熙的人生历程,如果没有孝庄的指导,康熙想要成为一代

孝庄太后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究竟有何秘密?

有民间传说,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后,她老人家一手带大的康熙不忍心让祖母漂泊异乡,于是下令将祖母灵椁移往盛京与太宗皇帝合葬。等到孝庄小祥(丧后一年为“小祥”,二年为“大祥”)一过,一百二十八名杠夫抬的大灵轿

历史人物 孝庄太后为何死后37年难以下葬

  导读:说起文皇后,我们一点儿也不陌生。曾几何时,一部电视剧《秘史》把宁静版和皇太极、多尔衮乃至降臣洪承畴之间的感情刻画得那叫一个细腻,尤其是咆哮哥马景涛扮演的多尔衮去的那一集,不知赚了多少眼泪。>

孝庄皇太后死后37年不下葬到底是为什么?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对大清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孝庄太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本来按照惯例,孝庄应当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但事实上,孝庄的棺椁却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三十多年间,为什么康

历史人物 孝庄太后的遗体为什么放了37年才被下葬

康熙二十六年12月,也就是公元1688年1月,清初有名的贤后——孝庄文皇后因病去世,寿75岁。她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在丈夫皇太极突然去世,大清面临内乱之际,以其果敢、坚毅稳定了局势,同时辅佐了清初两

孝庄下葬之谜 孝庄皇后为何不能与皇太极合葬

孝庄下葬之谜:孝庄皇后,又称庄妃、孝庄文皇后、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的生母,康熙的祖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1688

康熙的最大靠山,孝庄皇太后为何死后多年不下葬呢

原标题:康熙的最大靠山,孝庄皇太后为何死后多年不下葬呢?有人说,孝庄未被及时下葬只因她和多尔衮的那段情。>当然,在大清的正史上是绝不可能提及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儿了,咱们先看下正史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孝庄在

孝庄皇后为何不能与丈夫合葬

孝庄下葬之谜孝庄皇后,又称庄妃、孝庄文皇后、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的生母,康熙的祖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16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