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曾经评定西羌和越南叛乱的马援,是如何被苗人打败的

Posted 汉军

篇首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曾经评定西羌和越南叛乱的马援,是如何被苗人打败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曾经评定西羌和越南叛乱的马援,是如何被苗人打败的

建武二十四年秋,刘秀任命马援为南征军总司令,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四副将,募中原十二郡之甲士及罪囚共四万余人,南下平定武陵之乱。>马援自不必说,我们来看看他这几个副将,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杨虚侯马武,绿林好汉出身,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名将中南七宿之首,一生南征北讨,屡建奇功,后因坐杀军吏免职,今随马援出征,正欲戴罪立功,重振辉煌。>牟平侯耿舒,开国元勋耿弇之弟,幽州骁将,悍勇无比,曾击退五校流民军二十余万人,并大破匈奴,助耿弇一举荡平彭宠之乱,威震北塞。> >刘匡,舂陵宗室中的杰出人才,一向为刘秀所宠信,后任朝廷宗正,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皇室亲属远近。>只有孙永,情况不详。>看来,刘秀这次是精锐尽出,誓要一气荡平南蛮,以雪汉军丧师之耻,同时彻底稳固湘西、黔中边区。>然而,这些功臣将门子弟还有京师的权贵们,对马援这次自告奋勇白首出征其实并不感冒:你一个半路投诚的凉州杂牌武将,论资格没马武老,论功劳没有耿氏兄弟大,论亲疏也比不上梁松刘匡等人,可你却不老老实实待着,一大把年纪了还上蹿下跳的争功夺名,动不动来两句豪言壮语,逮着机会就对年轻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就显得你能,就显得你道德高尚吃苦耐劳,就显得你勇挑重担舍我其谁,而别的同志都被糖衣炮弹腐蚀而忘了本,搞得朝廷好像没人啦,打个蛮夷还要您老爷子亲自出马来主持大局力挽狂澜。行,就让你显摆吧,好好显啊,你绷着劲儿别栽跟头就是!>这正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马援能力是有,但为人太高调了,又稍微有点子倚老卖老,结果就是不合群不招人喜欢。论做人,他还得跟刘秀好好学学。>其实,对于这些风言风语与人心险恶,马援从交趾回来后已然明白过来了。但如今南方危急,蛮夷之祸非同小可,无有伏波将军之威名莫能平定。故权衡利弊,以国事为重,马援只能置个人生死与家族前途于度外,义无反顾,南下苗疆,虽百死,无悔。>抱着这种想法,出征之前,马援忧心忡忡的对前来送行的老友杜愔说道:“吾受国厚恩,然年老日暮,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权贵子弟,或在陛下左右,或有流言蜚语,殊难得调,恐为掣肘,耿耿独恶是耳……”>话毕,马援扬鞭启程,落寞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杜愔临风长叹,怅然若失。>唉,老友相别,会成永诀,一语成谶,相见无期矣!>次年正月,马援历千辛万苦,进抵下隽(今湖南通城北,属长沙郡)。这时,汉军高层对接下来的进兵路线产生了严重意见分歧。> >当时汉军有两条路可以深入苗疆:一经临乡(今湖南桃源县西,即陶渊明所书桃花源所在)而据壶头山,以困敌于五溪之中,从容灭之;二是先向西迂回至充县(今湖南桑植,为酉溪源头),清除蛮兵外围军事据点,再南下进入五溪流域,与敌决战。>两条路各有利弊。据壶头山,路程近,但山高水险;经充县,道路平坦,但路远而转运不便。究竟该从哪一条路走,刚开始连刘秀也拿不定主意,只吩咐诸将临机决断。结果在军事会议上,耿舒认为当绕道充县,这样保险。但马援认为进军充县,耗日费粮,再深入五溪,其实更加冒险;而壶头为荆南之外藩,鼎、澧(皆河流)之要口;我军若据此地,则扼贼喉咽,充县、五溪之蛮兵皆无能为也,此击一而得二者,又何须绕远?>这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会开不下去了。最后两人只得分别上书朝廷言其利弊,刘秀思虑再三,觉得还是应该听“老人言”,选择了马援的壶头山进军方案。> >次年春二月,马援大军到达临乡,正遇蛮军前来大举攻城,马援以马武出战,俱出汉军精锐,首战便使全力,誓要打苗蛮一个下马威,先灭灭他们的嚣张气焰。>马武天下骁将,部下常设小头目数十人,皆擅使短刀盾牌,每战辄先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矢石如雨,不能伤其毫发,故平生大小数十战,累建奇功,蛮军哪里是他对手,当下一触即溃,马援见状大喜,挥大军掩杀。蛮军被杀、被俘两千余人,余众逃入临乡南面的壶头山中。>眼看汉军胜利在望,这时,问题出现了。> >原来,壶头山可不是那么好打的。《水经注》云:“壶头山高百里,广圆三百里,山径曲多险,其中纡折千滩。”《读史方舆纪要》又云:“壶头山高险如壶口,沅水经其下,湍石齿齿,一夫守之,千人莫过。”马援欲点敌死穴,结果适得其反,他这个老江湖,竟在壶头山结结实实载了一个大跟头。当汉朝大军来到山下,发现深悉地形的武陵蛮早已据高凭险,紧守关隘,加之南方河流进入汛期,沅江暴涨,水势湍急,船只无法逆流而上。如此水陆皆闭,汉军顿时陷入困境,动弹不得。> >图:壶头山>糟糕了,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一时可如何奈何得了蛮军?兵法曰:“敌先居地险,不可攻。”马援一声长叹,看来,自己被拖入一场持久战了。>陷入困境倒也没什么,问题是这一片山泽实在不是人待的地方。一眼望去,但见密林蒙烟、老树苍藤、险滩迭起、乱石密布,一切都笼罩在晦暗而又粘稠的云雾与瘴气之中,白天照不进阳光,晚上看不见星辰,还有体型大到夸张、令人毛骨悚然的蟒蛇、蟾蜍,以及各种各样形貌古怪的黄蜂、蜈蚣、蝎子、蜘蛛等毒虫,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跳到你的军帐之中,给予你致命一击!这种破地方,别说人了,就连鸟兽来了都得哭!>据崔豹《古今注》,当马援被困在壶头山下武溪之畔,见得此险恶环境,又听得门生在旁吹起横笛,不由大发感慨,作歌《武溪深》和道:>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笛声愁怨,悲歌慷慨,左右闻之,莫不流涕,皆愿舍死杀贼,以早日凯旋回京。>可是,屋漏偏遭连夜雨。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进入了危险的夏季,山林湿热,酷暑难耐,毒虫横行,瘴疠肆虐,十二郡中原士卒可就遭了罪了,很多人不服水土,搞得头晕身重,上吐下泻,浑身无力,严重者甚至染疫(主要是由虐蚊叮咬感染的疟疾)而死。就连马援本人也中了招,病到昏天黑地,几至不能起身。

相关参考

马超的父亲真的是被曹操杀死的吗

马超之父马腾,字寿成,马超父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原是西汉时代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马肃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马腾少

三国历史 马超的父亲真的是被曹操杀死的吗

马超之父马腾,字寿成,马超父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原是西汉时代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马肃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马腾少

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 马援必死的理由

...活。之后,他先后以伏波将军的身份南下,平定了交趾郡叛乱

历史人物 刘黑闼连李世民手下的六大猛将都打败了 他最后是被谁打败的

刘黑闼到底是被谁所击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隋唐末期,各路英雄人才辈出。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十八路反王。他们有的具有超强的军事谋略,有的英勇

两名女子掀起的叛乱,成为了越南反抗中国的开端 中越情仇史01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中越情仇史/周五更新/谦虚公(撰文)|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地某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句话套用在我们的邻国-越南也能适用。不过更加准确的说法应

历史人物 明朝张辅出了什么奇策打败了越南的大象战队

南征安南又称明越战争、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为明与大虞战争,指的是明成祖征服越南胡朝(大虞国)的战争。>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

雪山飞狐中高手金面佛苗人凤是怎么死的

每本小说中总有那么几个高手,作为小说《雪山飞狐》中的高手,理当是在苗人凤和胡一刀之中产生的。那么苗人凤和胡一刀,他们两个人的身份背景如何?苗人凤和胡一刀各自最为擅长的是怎样的招式路数呢?更为直白的问题

历史人物 张飞唯一一次战败,是被谁打败了?

张飞人称“万人敌”,经历大小战役无数,自己领兵的可以说几无败绩。唯独有一次,输给了另一位三国武将。但是,虽然败了这一次,可其他大大小小的战役却都是胜利者,张飞的功绩和能力也不会因为这一次就被人怀疑。那

历史上的方腊真正的是被宋江给打败的吗

当然不是被宋江给打败的。宋江只是《水浒传》这部文艺作品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是真正的存在的。历史上的方腊,既正史中的方腊与《水浒传》这部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并不是等同于同一个人的。《水浒传》中的人

历史人物 石敢当石达开是被谁打败的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已经武学名家。其人非常的有才华,不仅仅擅长带兵打仗,同时对攻占某地之后的内政建设也有非常独特的见解,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武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