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此人权倾朝野,曾经把皇帝逼退位,后人为什么还说他是忠臣呢
Posted 上官
篇首语: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此人权倾朝野,曾经把皇帝逼退位,后人为什么还说他是忠臣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此人权倾朝野,曾经把皇帝逼退位,后人为什么还说他是忠臣呢
他有一个很牛逼的同父异母兄弟——霍去病。什么,你不知道霍去病是哪尊大神?>霍去病17岁就率800精兵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斩杀敌人2000多人,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19岁时更是率领1万骑兵,6天转战千余里,横扫匈奴5个部落,抢走了匈奴圣物“祭天金人”。>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被霍去病打得完全没有脾气,痛哭流涕:“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然而,他后来的成果,比霍去病辉煌多了。他一怒之下,就敢让皇帝下岗。这一点,霍去病做不到吧?>他就是西汉权臣霍光。>霍光的发迹,还是托霍去病的福。当年,他才10来岁,就被霍去病带到都城长安,在汉武帝身边干活儿。>都说伴君如伴虎,可霍光陪伴汉武帝20多年,从来没有犯过一次错误。基于此,汉武帝很信任霍光。>公元前87年,一代帝王汉武帝临终之际,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8岁的汉昭帝。>霍光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大臣。> >当时,霍光与上官桀是儿女亲家。关系照说还不错。上官桀打算让时年6岁的孙女做皇后。霍光觉得这也太荒唐了,没有允许。上官桀转而去找盖长公主帮忙,结果这事儿成了。上官桀为了讨好盖长公主,提出将她的情夫封为列侯和光禄大夫。霍光又拒绝了。一来二去,霍光与上官桀这对儿女亲家就成了势不两立的仇敌。>后来,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等一帮人,趁霍光休假的时候,给汉昭帝打了一份小报告,诬陷他有不臣之心。还做好内外接应,打算一举擒杀霍光,除去他们的“眼中钉”。>这时候的汉昭帝才14岁,可他看人很准,根本就不吃上官桀等人这一套,公开宣称,谁毁谤霍光,谁死。>不久,上官桀等人发动政变,赤膊上阵。不料计划泄露,被霍光族灭了。于是,霍光就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得以独揽大权。在霍光的全力辅助下,汉昭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生产,恢复国力。前些年,汉武帝四处征战,国力消耗得很厉害。如今也慢慢得到了弥补。>公元前74年,在位仅13年的汉昭帝驾崩,时年21岁。>由于汉昭帝没有留下子嗣,掌管朝政大权的霍光决定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继位。那时,刘贺才18岁。>刘贺这人行为很不正经,骄横放荡,不守规矩。当了皇帝后还不悔改,依然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汉昭帝的灵柩还停放在前殿,他就在宫中载歌载舞,还跑到汉昭帝妃嫔居住的地方嬉笑娱乐。>霍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担心刘贺要危害国家,就征询皇太后的意见后,将这位刚刚做了21天的新皇帝给废了,流放到汉中房陵县,做海昏侯。于是刘贺创造了一件记录:他是汉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赶走了刘贺,霍光拥立汉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是为汉宣帝。>汉宣帝是中国古代上有名的贤君,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汉宣帝和此前的汉昭帝时期,开创了汉朝又一盛世,即“昭宣中兴”。>霍光辅助了汉昭帝和汉宣帝,居功至伟,所以史书上对他评价很高。汉宣帝夸他:“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唐朝名臣独孤及则将他与萧何、张良等人相提并论,称:“汉兴,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一名不尽其善,乃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相关参考
逼武则天退位的5个忠臣下场有多惨?没一个得到善终,令人心寒!
逼武则天退位的5个忠臣下场有多惨?没一个得到善终,令人心寒!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武则天是历史上公认的唯一女帝,她从后宫走到前朝,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而后夺取政权,坐上帝位,凭借一人之力面
历史人物 刘邦让准备烹杀自己父亲的项羽分一杯羹,为什么还说他是孝子?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回事,其实内部深刻的含义又是另一回事,这也就是会有类似于“表里不一”这样的词存在的原因。就比如刘邦在项羽把自己的父亲放在大油锅面前,用“烹杀”来威胁自己的时候,自己会大笑让他
明朝自开内阁制以来,大太监权力扩大,很多司礼太监甚至在皇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
明朝自开内阁制以来,大太监权力扩大,很多司礼太监甚至在皇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
他是古代年轻权臣,12岁权倾朝野,14岁被杀后留下4个遗腹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乎历朝历代都会有权臣出现。如秦朝的赵高、西汉的霍光、三国的曹操等人,无不是权倾朝野,威名赫赫。但这些人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和打磨,最终才在中年以后取得那般
古代皇帝跟臣子的关系非常微妙,皇帝需要下放一定的权力,让大臣们协助自己治理好国家。但却必须保证皇权的威严,得把实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一旦大权旁落的话,皇帝甚至有可能会被大臣当成傀儡。比如东汉时期的
你真的了解子婴杀赵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朝末年,由于秦始皇的离世,赵高的野心,使得长子扶苏被逼死,幼子胡亥继位,大权旁落,秦国百年基业就此毁于一旦。最终胡亥还是被野心不断膨胀的赵高害死
古代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权倾朝野的大臣,不过这些大臣都被皇帝给杀了。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权力太大,威胁到了皇权。即使是没有被杀的权臣,几乎都成为了篡位的人。比如说司马懿,在曹魏后期,司马懿的野心就显现了出
孙中山让位的客观原因在于一是辛亥革命后呼唤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收拾局面,此人非袁世凯莫属二是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政绩卓著,得到资产阶级的信任三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各阶层“拥袁弃孙”的一致倾向。主观原因在于
于禁,提及此人,后世一直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说他是曹魏真正忠臣,可他却也是曹魏唯一一个投敌的大将。于禁-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敢相信,第一大将竟投敌作为最受曹操重用的外姓大将,于禁一直以来都是五子良将地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