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魏忠贤权倾朝野,这位巡抚为表示忠心,竟干了这件啼笑皆非的事

Posted 塑像

篇首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魏忠贤权倾朝野,这位巡抚为表示忠心,竟干了这件啼笑皆非的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魏忠贤权倾朝野,这位巡抚为表示忠心,竟干了这件啼笑皆非的事

不管是现代的人,还是将来的人,不管是让他们评选八大太监,还是四大太监,都不会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明朝时代,被称为九千岁的魏忠贤。>魏忠贤出生在1568年的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他自幼家贫,娶了一房媳妇,还生了一个女孩子,可是他却不学好,不是沉迷酒色,就是去耍钱,他因为赌博,欠下了一屁股赌债,赌债也是债,是债都要还,魏忠贤有一次被赌场的打手揍得头破血流,他一气之下,就净身当了太监。>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魏忠贤进宫后,很快通过关系,巴结上了太监魏朝,通过魏朝,魏忠贤又结识了大太监王安,当然,魏忠贤最重要的收获还是获得了明熹宗朱由校乳母客氏的喜爱,>魏忠贤很快得到了明熹宗的宠信,他利用皇帝的权力,很快干掉了大太监王安,接着又干掉了反对他的东林党人,魏忠贤当上了东厂的提督后,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熏天,不可一世。>当时的情形是,魏忠贤首先架空了皇帝,他在朝廷中,安插了大量自己的死党,从内阁六部,提督巡抚,到各个州府县道,全都有他的人,而且他的身边,还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和四十孙等等的亡命之徒。>当时,顾秉谦在做礼部尚书,按说礼部尚书是正二品的高官,不应该在去刻意地巴结魏忠贤了,可是这个顾尚书偏偏还想进一步高升,他就捋着白须说:“本想做您干儿子,可惜胡须已白,奈何?”。>顾尚书不能拜魏忠贤当干爹不要紧,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他就让自己的儿子当了魏忠贤的孙子,很快,史称:庸尘无耻、曲奉忠贤、若奴役然的顾秉谦,在魏忠贤的提拔之下,就成了朝廷的首辅。>接下来就到了本文的主题,太多趋炎附势的官员们为了讨好魏忠贤,可以说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浙江巡抚潘汝桢为了能让自己的官职“突飞猛进”,他在天启六年六月,向朝廷上了一个给东厂魏忠贤修生祠的奏本,奏本中这样写道:(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戴德无穷,公请建祠,用致祝厘。>明熹宗竟然同意了潘汝桢这个荒唐的提议,他还赏赐给杭州巡抚一个“普德”匾额。随着魏忠贤的生祠在杭州建成,几乎在一夜之间,魏忠贤的生祠就建遍了大明朝的全境。>潘汝桢本想建生祠,博得魏忠贤的好感,也能得到更大的官帽子,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魏忠贤的生祠就好像雨后的蘑菇一样,迅速地冒了出来,这让他第一个给魏忠贤建生祠的名声,变得不突出,不明显,这该如何是好?>潘汝桢眼珠一转,有了主意,他决定在魏忠贤的塑像上做文章,普通的魏忠贤塑像,塑造得比较像也就可以了;而中级的魏忠贤塑像,比如苏州魏忠贤生祠的建成资料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祠以宏丽相尚,瓦用琉璃,像加冕服。有沉檀塑者,眼耳口鼻手足宛转一如生人,肠腑则以金玉珠宝充之,髻空一穴,簪以四时花朵。>而潘汝桢塑造的魏忠贤塑像,除了外面穿的冕服是最好的,雕工是最精的,他还有一个别的塑像比不了的地方,那就是造了一条锡肠子。> > >明代包汝楫在《南中纪闻》中,对这尊塑像做了这样的描述:每有宴饮,潘汝桢必请魏忠贤的塑像到场,然后宾客向魏忠贤的塑像行礼,礼毕之后,有仆人通过魏忠贤的嘴巴,往锡肠子中倒酒——意思是请魏忠贤先饮。>魏忠贤塑像中的锡肠子被倒满酒后,后将塑像请到别室,撩开魏忠贤下面的衣服,拔掉锡肠子下面的木塞子,将魏忠贤塑像的“小遗”放进酒坛子,这坛子酒“骚”酒,就成了宾客们抢着喝的超级美味……> >魏忠贤真正登上顶峰顶峰,祸害明朝的时间也就是三年,可是这三年,却摧毁了官场“公正廉洁”的信念,让精忠报国变得一文不值,让“孝悌礼智信”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扭曲,让邪门歪道成了伦理纲常,那些真正的干国忠良,几乎被残杀殆尽,不管是朝堂、还是乡野,全都是群魔乱舞,乌烟瘴气。明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忠贤在1627年12月11日被彻底清算。>可是风雨飘摇的明朝廷这棵大树,树干已经被蛀空,树根已乎全部腐烂,只坚持了17年,便在1644年彻底黄摊子了!

相关参考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的崇祯轻易地就除掉他

天启七年(1627年)秋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17岁的崇祯以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为由,将魏忠贤及其党羽尽数铲除。有人

九千岁魏忠贤为何死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手上?

天启七年的十二月的一个晚上,曾经掌控整个天启朝的大太监魏忠贤在一家驿站里喝醉后吊死了。天启帝刚刚驾崩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然这位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去了?这不得不说这是崇祯帝朱由检

九千岁魏忠贤为何死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手上?

天启七年的十二月的一个晚上,曾经掌控整个天启朝的大太监魏忠贤在一家驿站里喝醉后吊死了。天启帝刚刚驾崩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然这位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去了?这不得不说这是崇祯帝朱由检

历史人物 魏忠贤最怕的人是谁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大太监,极受明熹宗的宠信,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魏忠贤少年时家境贫寒,不学无术。长大后只是一个街头无赖,整日沉迷于酒色,还喜欢赌博。后来因为赌博欠了一屁股债,无力偿还,只好狠心切

历史人物 魏忠贤最怕的人是谁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大太监,极受明熹宗的宠信,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魏忠贤少年时家境贫寒,不学无术。长大后只是一个街头无赖,整日沉迷于酒色,还喜欢赌博。后来因为赌博欠了一屁股债,无力偿还,只好狠心切

历史人物 魏忠贤权势那么大,为什么会斗不过只有16岁的崇祯

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为何却斗不过一个刚刚继位17岁的崇祯?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17岁的崇祯即位就做出一件青史留名的事情,诛杀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此举堪比16岁的康熙杀

历史人物 魏忠贤权势那么大,为什么会斗不过只有16岁的崇祯

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为何却斗不过一个刚刚继位17岁的崇祯?下面全榜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17岁的崇祯即位就做出一件青史留名的事情,诛杀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此举堪比16岁的康熙

明朝 魏忠贤权倾一朝

魏忠贤权倾一朝天启初年,后金接连打败明军,朝廷震动。明熹宗不去整顿内政国防,却听从魏忠贤的胡言,挑选太监和宫女在宫内操练取乐。整个过程如同儿戏,皇帝常兴致勃勃地亲临观看。时人诗曰:“天子宫中肄六韬,红

中国历史 《权倾朝野的高力士》的历史故事

权倾朝野的高力士高力士是北齐大将的后代,但后来家境没落了。武则天统治时期,高力士被人阉割送进宫里,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从此改姓高。高力士被送去侍奉后来的唐玄宗,他对玄宗忠心耿耿,很受信任。在平定太平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党羽遍布朝野,为何却被年仅16岁的崇祯拿下

明熹宗从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陪伴他长大的就是太监魏忠贤。由于魏忠贤进宫前就是一个整日吃喝玩乐的混混,所以在他的熏陶下,明熹宗成功的被他影响了,一天到晚只顾着玩耍,而对读书、治理国家这方面丝毫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