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岳飞从没说过“迎二圣”,却得到这个结局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黑暗带来恐惧。知识可以点亮你,驱逐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为什么岳飞从没说过“迎二圣”,却得到这个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为什么岳飞从没说过“迎二圣”,却得到这个结局

岳飞,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称呼有不同的声音)。>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冠绝宋、辽、金、西夏第一将领,还是有宋一朝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金军最为忌惮的宋朝将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岳飞的丰功伟绩家喻户晓,今天我们不谈这个,我们谈谈那些大家不知道的。>现在的流行说法是岳飞政治敏感度低、情商低和同僚关系不好,功高震主兵权太重,正气凛然眼里容不得小人,导致被小人陷害蒙冤而死。> >我不太清楚这种奇葩说法到底是怎么越来越流行的。(记得有个伟人说过“流行就一定高雅吗”看来他是对的)>咱们来聊聊岳飞的“直接死因”政治敏感度低,有人认为岳飞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威胁到赵构的地位,导致高宗猜忌最终被杀。>这个说法笑的我腹肌都快出来了,这招金人曾经用过,当时岳飞也用行动向所有人交上了一副满意的答卷,(后人不知道为什么没看到)当有金人扶立“丙午元子”(钦宗之子)企图动摇赵构统治合法性的图谋后,岳飞不但从此绝口不提“迎还二圣”,而且聪明的改变对钦宗的称呼,称其为“天眷”(身份就仅仅是皇帝的家属而已),“迎请二帝还朝”其实就是高宗提出的,故作姿态而已。> >退一万步讲,别说迎不回来,就是迎回来,二帝就能威胁高宗的帝位吗?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太上皇都是怎么回事,看看唐高祖,唐玄宗,(那些太远了)就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好了。>你看看宋徽宗传位给宋钦宗后,再下的圣旨还有没有人理他。>各地官员当时对宋徽宗的圣旨置若罔闻,宋徽宗也被宋钦宗软禁起来。皇帝,说白了其实就是个身份而已(在法理上得到认可),一旦成为太上皇就是过期食品,皇帝身份已然作废,即使这样岳飞还是周全的照顾了高宗感受,怪不得高宗一直很欣赏他。>由此可见其对政治的敏感性和对皇帝的心态想法考虑的多么周到。岳飞在政治上的谨慎、低调、而且一直公事公办有主和派官员关系也很好,这是有史可考的。>岳飞对朝廷的决策向来是尊重的,有意见也是委婉表达,并且极其注意措辞。>有人可能会拿岳飞在1138年第一次绍兴和议中的表现说事,当时岳飞确实不支持和议的立场,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看看当时其他大臣的表现,就会发现岳飞真的是太温和了。>在当时屡战屡胜的大好局面下,绝大多数大臣都反对议和,朝堂问策时当面抨击秦桧,反对和议,韩世忠甚至准备派军士武力破坏和议(把议和的人宰了);>很多文臣,那更是言辞激烈,比如胡铨、李纲、朱松(朱熹父亲)、等人指着赵构和秦桧的鼻子给他们好好的洗了一次脸;(宋朝惯的毛病,刑不上大夫,这些愤青不怕)在所有人都纷纷指责秦桧赵构时,岳飞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很好的顾全了秦桧的脸面,说他“宰相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跟那些要求斩秦桧除国贼的人相比,岳帅真的太温和了,仿佛他也是主和派的一员。> >他向现实所有的妥协,都是为了这个民族不再像现实妥协>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剥夺兵权,出任南宋枢密副使,赵构还特地下诏“诏参知政事王次翁序位在岳飞之下,以飞阶官为少保故也”,(令他朝见时站在当时的副宰相(参知政事)王次翁之前)但岳飞却主动上书“请班王次翁之下”。——为什么?>因为王次翁不光是副宰相,还有个身份是秦桧的心腹党羽。岳飞当时对秦桧一党退让到了何等地步!看到这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与我们心中的大英雄形象大相径庭。>这种顾全大局的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说岳飞的军队,被叫做岳家军,不受南宋节制(不叫皇家军就不是赵构的军队了?)岳飞本人又有很高的财权军权自由度,掌握者南宋五分之三的军队,功高震主为皇帝忌惮。我把这就当个笑话看看,哈哈真有意思。>诸位请看:>今日之兵,分隶张俊者则曰:张家军;>分隶岳飞者则曰:岳家军;>分隶杨沂中者则曰:杨家军;>分隶韩世忠者则曰:韩家军。>以军事主官名称呼X家军是宋时的民俗习惯,如同当年北宋的杨家军,种家军一样。>至于岳飞掌握着南宋五分之三的军队,那更不是史实,请记住指挥和掌握是两个概念,宋朝皇帝几百年来防范武将坐大的方法都可以著书立说了,怎么可能让岳飞拥兵自重,军队是军阀私人武装还是由中央政府控制,主要看军队制度架构和对中央命令的执行情况,要看钱粮武器装备、包括重要将领的人事任免权在谁手里。>赵构不惜白白耗费后方许多粮食(运输距离太长),也要让朝廷供给前方将士,而不是让将领自筹,让军士知道是谁在养他,他该听谁的。(你会听老板的还是偶像的,口袋鼓了再说)>看看同为中兴四将的刘光世被解兵权后,手下将士的反应,(叛变投敌)再看看岳飞,就知道谁的势力大了,岳家军对岳飞更多的是崇敬。> >再说说人际关系,岳飞为人处事十分老道,情商极高,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都协调的很好。>岳飞和同为中兴四将的吴玠、韩世忠的关系都非常好。尤其是吴玠,他和岳飞一样算中兴诸将中的后起之秀(并非赵构嫡系,主要靠军功上位),加上本人领兵在外远离南宋朝廷,自己的性格也是恃才傲物脾气不小,所以和其他同时的名将没什么交往,但唯独对岳飞青眼有加。(有史可查,文章字数原因我在这就不多说了)>脾气极差的的韩世忠(前文说过他干的事),他和刘光世的互相看不顺眼已经到了刀兵想向的地步,需要皇帝和文武百官亲自出面劝架才肯罢手。而和他是双重儿女亲家的张俊,也是芥蒂很深(张俊纯属那种有奶就是娘的人)。>韩世忠一开始因为岳飞年纪轻轻,地位却在自己之上,很是不爽,岳飞每次给他写的问候信都统统当厕纸用,(热脸贴冷屁股谁能忍,可我们岳帅忍了)直到岳飞平定杨幺后,从缴获的战利品中主动送了他一艘车船才哄好。(韩世忠最后为岳飞喊冤,不枉岳飞如此对他)>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是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但绝非食古不化的迂腐之人。>如果历史上的岳飞真的如此食古不化,那么他根本不可能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出身河北普通农家的底层士兵到“曾不十年位至将相”的南宋高层,(当时他跟高宗还是蜜月期)更不可能组织出四次北伐立下不世之功。(这还要与后方负责钱粮的文官协调关系,与皇帝和文臣首领达成共识,免得他们扯后腿)>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是能征惯战,为人刚正不阿,道德高尚,近乎完美的人;>但绝不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而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更不狂傲,反而异常温和,谦逊,政治嗅觉也极为灵敏;>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循循如书生”“时人至今号为贤将”,也是迄今对于岳飞为人处事最为中肯的评价。> >结局早已注定,你还是我们的英雄>讲笑话的人可能还不死心,继续说岳飞还有一个最大的悲剧,就是两袖清风,被百姓称颂,受到皇帝忌惮,如果他学习王翦假意贪图钱财,那么他的下场可能不至于如此之惨。(不图小利,必有大谋),看看兰陵王假贪仍旧被害死,你就会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岳飞一直很低调从未向人炫耀过自己为官清廉,况且岳飞经常打胜仗战利品颇多,当时人都以为他是全国首富。>岳飞死前,谁会想到他那么清廉。赵构和秦桧在抄岳飞家的时候,还兴奋地指望打土豪补贴财用呢。>上谓桧:>“闻飞军中有钱二千万缗,昨遣人问之,飞对,所有之数盖十之九,人言固不妄也。今遣琚往,纵不能尽,若得其半,亦不少矣。又岁计所入,供军之余,小约亦数百万缗。”>赵构秦桧早就听说岳飞军中有钱,还指望抄家能脱贫致富呢,因此派去抄岳飞家的可是一个豪华阵容。>然而事与愿违,白忙活了,“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数千卷而已。”>不好意思让皇上失望了,岳飞抄家肯定是在他死后发生的,正是抄家才证明了岳飞的清廉奉公,(这还得谢谢赵构)所以其绝对不是因为清廉而被皇帝猜忌。>那么问题来了,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因为不管他如何去做,他都是错的,他一开始就站在了南宋群臣的对立面,南宋朝廷分北迁过来和南方本土实力两派,赵构需要南方本土势力支持当然要启用南方世族。>而南方人并不希望北伐,完全是吃力不讨好,若北伐成功收复中原反而会导致己方地位下降,何不维持现状呢。南方世族在绍兴党争获胜后(北方官员势单力孤),岳飞的结局已然注定。> >北宋长期以来重文轻武已成惯例,南宋将领地位反而凌驾于文臣之上,这让他们十分不爽,让武将们继续打下去,他们集体的社会地位反而会下降,还不如不打。>以岳飞之死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以岳飞为首的武将与南宋集团格格不入,不只是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人都被罢免兵权,可为什么只杀岳飞?>岳飞太优秀,功劳太大,太年轻,潜力太强,在金人和宋人的联手下,他败的一无所有,伤的体无完肤。>出生在一个羸弱许久的时代是英雄的悲哀,当时的他无非就三种选择要么像刘光世的部将投敌叛国(历史学家一般称顺应时代潮流),要么主动放弃,解甲归田,可我们的岳帅励志收复失地,不肯放弃兵权,第三种就是他最后的结局。

相关参考

中国这个省份虽然从没出过皇帝,但是却人才辈出

人人好,迎接来听牛先生汗青闲谈~从孔夫子创立起头到如今,能够说,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汗青了。这2500多年,儒学的命运,一向是不屈坦的。若是划分时期的话,能够说,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巨匠,根基上属于原始儒

历史人物 如果宋孝宗有岳飞,北伐结果会怎样?

岳飞之死,一直都是一个令人们痛惜的结局,一代名将却惨遭这样的下场,对岳飞有多同情,对秦桧就有多少恨。而后世,宋孝宗时期,意欲北上收复北宋失地,却没有成功。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不由得联想,如果岳飞没有被冤

岳飞有多少个孩子?岳飞儿女结局如何?

  岳飞是南宋最著名的大将,至少对于后人来说,最熟悉的南宋大将莫过于他。北宋国灭,南宋偏安一隅,岳飞以收复失土为己任。而保家卫国最后却落得含冤惨死的结局,给他英雄般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悲剧色彩。  岳飞尽

他功劳高过岳飞,怒怼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结局却相当凄惨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份英雄情结,都渴望着在最危急最艰难的时刻,自己能站出来匡扶天下于危难之际。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是从这种心理出发来满足大众的口味。但是当真正把这份千钧重担挑在肩上的时候,只

岳飞的老婆是谁?岳飞刺字的故事

  岳飞是宋朝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他一生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风餐露宿,最后却落得一个被奸臣构陷至死的结局,让人唏嘘感叹。这个抗金名将一生有三个女人,分别是刘氏、“士族之女”

历史秘闻 他功劳高过岳飞,怒怼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结局却相当凄惨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份英雄情结,都渴望着在最危急最艰难的时刻,自己能站出来匡扶天下于危难之际。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是从这种心理出发来满足大众的口味。但是当真正把这份千钧重担挑在肩上的时候,只

历史人物 岳飞的老婆是谁

  岳飞是宋朝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他一生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风餐露宿,最后却落得一个被奸臣构陷至死的结局,让人唏嘘感叹。这个抗金名将一生有三个女人,分别是刘氏、“士族之女”和李娃。  李氏是岳飞的

历史人物 余玠与蒙古交战保持全胜,他为什么会落得跟岳飞一样的结局

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他是南宋最后的名将,与蒙古交战保持全胜,结局却和“岳飞”一样。>1242年,蒙古军入侵四川,宋理宗紧急任命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全权主持四川防务工作

其中一人死的很惨,一人结局完美

曾经在县衙做过押司的宋江,虽然在江湖上也有一定的名气,帮助过晁盖等江湖中人,但他内心却从没有想过要落草为寇。奈何天意弄人,有些事情并不是他能左右的,在他将要被砍头时,被梁山人马救走了,无奈之下只能入伙

精忠岳飞,精忠岳飞最后的结局

精忠岳飞最后的结局精忠岳飞最后的结局:岳飞死了,孝娥和孩子们被流放了。孝娥听着岳飞的口哨声想着自己和岳飞成亲以来的点点滴滴,幸福的时光眨眼过去。岳飞想着百姓,觉得心中有愧于他们。秦桧带着圣旨来到牢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