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韩昌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Posted 吏部
篇首语: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韩昌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韩昌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提到韩愈,不能不说他的诸多别称。诸如“韩吏部”“韩文公”“韩昌黎”。“韩吏部”,很好理解,因为他曾经担任吏部侍郎一职。“韩文公”,也比较容易明白,是说韩愈长庆四年卒于长安后,皇帝给他另起的称号。至于“韩昌黎”,着实难以理解。 >说他是昌黎人,非也,他是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人。而昌黎,离河阳不近,今属辽宁义县。两个地方风牛马不相及,为何偏偏联系在一起?原来,昌黎是韩愈祖上居住的地方,韩姓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就是说,在昌黎,只要提到韩姓,没有不翘起大拇指,不投去羡慕目光的。可以说,在昌黎,韩姓是一种地位,一种尊贵,一种荣耀。因此,韩愈虽然辗转到河阳,但仍以“韩昌黎”作为自己的称号,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是留念过去的荣耀,也许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承认自己。>说到这里,一些孩子睁大眼睛,紧紧盯住我,或许很想知道,大名鼎鼎的韩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没有回答,而是走到黑板,写下两个人名“古龙”“金庸”。不少孩子喊道:他们是写武侠小说的。的确,他们是武侠小说大家,所写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我就是其中一员。但前些时,我买了几本书,原以为是他们的,可越往下读越失望,不单单是情节,更重要的主人公,缺少一种侠义精神,缺少一种凝练的语言,缺少一种大气磅礴、舍我其谁的霸气。翻到扉页,细细一看,这哪是古龙,分明是“吉龙”,只是“吉”字口上一短横写得非常短,不审视,根本看不出来。金庸也是,“金”字写得特别绕,乍一看是“金”,细细一推敲,竟然是“全部”的“全”,也就是,这哪是金庸,分明就是“全庸”,让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没容我问,孩子叽叽喳喳地说道:“是想沾名人的光,好让自己的书卖个好价钱。”“蒙混过关,是想让让喜欢古龙、金庸的人也喜欢他们。”“是虚荣心在作怪,好面子的一种表现。”我不敢说,韩愈自称“韩昌黎”有这样的目的和想法。但“吉龙”“全庸”将自己的名字刻意模仿成“古龙”“金庸”,恐怕少不了这样的心态和企图。>追求名人效应,向伟人靠近,恐怕是某些人的真实心理,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是一种病态的,乃至畸形的心理。前些时,认识一个人,他姓“胡”,按理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姓,但初次见面,自我介绍时,他说他的“胡”是泰州“胡”,与总书记一个“胡”,一脉相承,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顿时,满座皆惊,一脸崇敬,与总书记沾上亲,这还了得,不关照也关照,不给力也给力,不讨好也讨好。>其实,他的“胡”姓未必和总书记有关系,但有意无意地炫耀,自然抬高自己,同时也使人们另眼相待。同是一个姓,未必就是亲戚,即便是亲戚,恐怕也要算上五百年,乃至上千年。求学时,同学之间总喜欢看玩笑,遇到一个同性的,总不忘强调一句: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结果不言而喻,感情一下子拉近许多。>记得有一次,我在操场上踢足球,球一下子飞到一个女孩子身上,她应声倒下,当时自己吓坏了,一个劲地赔礼道歉。知道她与我同姓,都是“愉快”的“愉”去掉竖心旁。于是,左一个一家人,右一个家里人,今有得罪,多多包涵。或许是这层关系,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她不再计较,大度地挥挥手,像位小伟人:小意思,下次注意点。我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从此,她俞性定格在脑海里,加上“幼师班,仪征人”一连串信息。>孩子释然,大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没有作罢,而是继续说:盲目崇拜名人,或者不加甑别地,甚至是投机取巧地借助名人光环,终究是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只增笑耳!要想别人发现自己,必须提高自身才能,同时也要抓住机遇,展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影响力,加重厚实感,提升知名度。>最后,让我们记住:神马都是浮云。孩子顿时前俯后仰,哈哈大笑,笑声飞出教室,响遏行云。相关参考
韩愈简介及个人资料 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
此次李敏德回归北魏,成为了柔然的元烈王子,身上还有着很艰巨的任务。随他一起出使北魏的还有柔然的安乐公主和焦统领,安乐公主是来和北魏和亲的,而焦统领是来督促和配合李敏德完成任务的。那么,他们的任务到
韩愈唐代诗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齐鸣凤明万历四十三年(1613年)任山东高苑县令,四年后升任辽东自在牧。著有《时务论》。张国祥明万历年间拔贡。任丰润县训导、甘肃渭源县令。著有《明经遗文》。张庄临明
泰山北斗应该说的是韩愈吧:韩愈,字退之,唐代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祖籍昌黎(在今河北唐山专区),曾自称“昌黎韩愈”,死后追封为“昌黎伯”,所以世称韩昌黎。《昌黎全集》便是他遗著的总集。他的诗和文章
泰山北斗应该说的是韩愈吧:韩愈,字退之,唐代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祖籍昌黎(在今河北唐山专区),曾自称“昌黎韩愈”,死后追封为“昌黎伯”,所以世称韩昌黎。《昌黎全集》便是他遗著的总集。他的诗和文章
第一节>,字退之。祖籍河南府河阳(今河南孟县南),韩愈自称“昌黎韩愈”,韩姓的郡望是河北昌黎,他经常说自己是昌黎(今辽宁义县)人。正由于此,所以人们又称韩愈为韩昌黎。还因为韩愈晚年曾担任过吏部侍郎一职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
韩愈,生于唐代,字退之,谥号文公,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合称"韩柳"。韩愈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担任朝廷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是
成为三浦按针>人在江户的亚当斯申请回国,但是直到1613年都没得到批准。家康对于亚当斯的西方知识很感兴趣,并要求他担任外交及贸易顾问。这个时期,亚当斯也教授家康的幕僚几何学、数学及航海等知识。1602
武则天的家庭背景?武则天是一个名字吗?武则天这名字怎么来的?
武则天不叫武则天,那她叫什么?事实上,武则天的一生中,从来都没有用过武则天这个名字。至少在她还在世的时候,从没有人叫过她武则天。 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知道武则天姓武,籍贯为并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