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冈田以藏有着哪些轶事典故

Posted 两个

篇首语: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冈田以藏有着哪些轶事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冈田以藏有着哪些轶事典故

在《土佐伟人传》中记述以藏是“性格刚强、好武术、有着强壮体格的巨汉”,不过有人认为这个记述被略为美化了。而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实际上以藏的性格粗野而且好酒色,特别在他晚年时还被勤王党的同志们给疏远。知道以藏被抓的武市半平太在寄给家里的信中写着“那个傻瓜还是早早死去比较好,就这样厚颜无耻的回来,想必父母也感叹吧”,在许多书都记载,在以藏的晚年时,武市都对他相当冷漠,也由于以藏比起其他同志更显得身分低微和没有教养,所以武市对他的感情自然有所差别。加上许多他所执行的暗杀事件一一的曝光后,使得其他同志感受到一份危机感,因此同志们本来希望以藏能因此自杀身亡而不会泄漏罪行。>>以藏虽然一边属于把尊王攘夷和倒幕当作目标的勤王党,然而却一边担任“开国派幕臣”胜海舟的护卫,根据胜海舟的自传“冰川清话”,由坂本龙马担任介绍人让以藏担任胜海舟的护卫。有一次三个暗杀者攻击过来、以藏斩杀掉一个人并且大喝一声,吓的剩下的两个人落荒而逃。在这时,胜对以藏告诫说“你不能喜欢这种杀人的事情。以后一定要改变这种举动”,以藏回答“先生在这时如果没有我在场的话,恐怕先生的头就已经不见了”。>>根据中滨家的家谱(‘中滨万次郎 第一位把“美国”国情介绍给日本的日本人’)、冈田以藏也有担任约翰万次郎的护卫。据说在见识到身为胜海舟的护卫冈田以藏的厉害后,万次郎请他担任护卫。在万次郎参拜自己建的西洋式坟墓时,有四个暗杀者向万次郎攻击、以藏查觉到还有两个伏兵躲起来,于是指示万次郎跑到墓碑的后面,然后自己斩杀掉两个刺客,剩下的两个刺客因而逃亡。>在被处斩前,以藏留下一首辞世之句:君が为め尽くす心は水の泡,消えにし後は澄みわたる空。以藏终年二十八岁。墓所在高知县高知市蓟野车站近郊的山中。以俗名冈田宣振埋葬起来。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汉灵帝刘宏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汉灵帝刘宏是古代有名的昏君,他把太监认作父母,贩卖官职以供自己享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

历史人物 王辅臣有哪些轶事典故

一次,王辅臣出征云南镇雄一带的乌撒蛮族,众将领在一马姓总兵军营中聚餐,酒酣耳热之际,辅臣忽见自己饭碗里有一只死苍蝇。那做主人的马总兵驭下酷虐,部下有过,动辄用一根木棍杖责,曾以细微的过失,棍下打死过人

历史典故 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有哪些轶事典故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是吴越王钱镠于公元907年所建。吴越国以杭州为国都,历三代五王,一共存在了72年。在历史上,两浙百姓都习惯称呼吴越王钱镠为海龙王、不睡龙。  作为吴越的开国皇帝,钱

历史人物 神原康政有着哪些轶事典故

战斗檄文>康政曾在三河大树寺学习书法,以书法家之名广为人知,为家康的书状代笔。在小牧长久手之战时,正值前年信长三男信孝被秀吉杀害,康政于是撰写檄文责备秀吉,用词犀利,秀吉看后勃然大怒,并大嚷:“此欺我

历史人物 织田长益有着哪些轶事典故

在‘义残后觉’和‘明良洪范’等后世的编纂书中,本能寺之变之际向信忠进言自杀的人就是长益,此后的逃亡剧中,京的民众以“织田的源五(长益)不是人阿叫人家切腹人家切腹后逃到安土的人就是源五睦月(1月)2日中

费英东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瓜尔佳·费英东的故事

瓜尔佳·费英东(1562年—1620年)清初开国功臣,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子,以骁勇善战著称。公元1588年(万历十六年),随父率部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授一等大臣。公元

费英东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瓜尔佳·费英东的故事

瓜尔佳·费英东(1562年—1620年)清初开国功臣,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子,以骁勇善战著称。公元1588年(万历十六年),随父率部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授一等大臣。公元

晏殊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故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

晏殊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故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

汉灵帝刘宏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是个怎样的人?

  汉灵帝刘宏是古代有名的昏君,他把太监认作父母,贩卖官职以供自己享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