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故宫最神秘的一道门,至今只有乾隆一人走过

Posted 祭祀

篇首语: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故宫最神秘的一道门,至今只有乾隆一人走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故宫最神秘的一道门,至今只有乾隆一人走过

天坛从明代永清年间开始建造,建造时间长达十八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他最初的名字叫“天地坛”,在这里不仅要祭祀上天还要祭祀大地,所以这就是他名字的来源。直到嘉靖年间,祭祀制度有所改变,这里只祭天,所以改名为“天坛”。之后经过几百年风吹日晒,这里已经有所损坏,我们现在看到的祈年殿是之后的朝代重新修建的。> >说到皇乾殿,他是一座级别很高的宫殿,坐落于祈年殿环绕的矩形院落,由玻璃门和祈年殿相连,但因为他位于祈年殿后面,所以经常被游客忽略。皇乾殿的屋顶由蓝色琉璃瓦,下边的台基是汉白玉石。这个宫殿可不是谁都能来的,平时供奉的都是“皇天上帝”和历代皇帝列祖列宗的地方。> >历代皇帝要来这里进行祭祀大典,虽然过程繁琐,但谁都不能忽略,相反,还很重视这次大典。在进行祈谷大典的前一天,皇帝率领自己的仪仗部队浩浩荡荡的从天坛的祈谷门进入,这个门就是现今天坛公园的西门。大典的前一天,皇帝要乘辇车行经西天门,然后降辇至丹陛桥西侧降辇,之后再步行到祈谷坛的南砖门,经过一系列行香等礼仪之后,皇帝从祈谷坛西砖门出来,并在天坛斋宫住一晚。> >除此之外,还要在这里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为第二天的祭祀做准备。这一天的工作已经很繁琐,很多皇帝都吃不消。> >真正让他们吃不消的是第二天的正式祭祀大典,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怠慢。这是对皇天的尊重,更是为了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一切顺利。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这一天真的太累了,特别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皇帝,这一天下来根本吃不消。> >据说,明朝的正德皇帝,在祭祀时刚好患病,但又不能不去祭祀大典,只能带病前去,这一天下来,皇帝都累坏了,还在祭祀磕头时吐了血,从此卧床一病不起。>祭祀前一天,皇帝要到天坛祭祀上香,之后再由礼部尚书上香,行完三跪九拜大礼之后,再由太常寺卿率领文武百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再由銮仪卫的样铒将神牌抬至祈年 殿内安放,每一个神牌都有各自的位置,不能随便乱放,而且,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都有专门管理祭祀的官员前来打扫、上香。神牌就在这里接受人们的祭拜。> >据史料记载,一套完整的祭祀大典下来,皇帝要磕头六十六次。>自古以来,皇帝都自称为天子,意思就是说自己是皇天的儿子,地位至高无比,和普通老百姓不是一个级别。既然这样,“老子”居住面积自然要大过“儿子”,所以,天坛的面积远大于故宫,是故宫的两倍。为了区分对应的辈分,“老天”用“深蓝色”琉璃瓦作屋顶,以示“天”。“天子”用“黄色”琉璃瓦作屋顶,这样,各自的辈分就可以区分。> >乾隆三十七年间,又到了祭祀大典的日子,这时乾隆已经六十二岁了,已达花甲之年,在进行完祭祀以后,乾隆倍感疲惫,于是下旨在祈谷坛西侧开一个门,为了缩短距离,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并给这个门取名为“花甲门”。还规定,子孙后代未满六十岁,不能从此门进入,必须由正门进入。>到了乾隆四十六年,乾隆已经七十一岁高龄,身体情况更差,所以有大臣提议,在祈年殿北侧开一个小门,还修建了坡道。这样,就可以由人将皇帝抬到皇乾殿门外,然后再步行进入祈谷坛,这样进一步缩短步行距离,,这就使得祭祀的人节省了体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这个门进入,要是都这样从近路进入,祭祀就显得没有那么虔诚,祭祀的意义也就不大。所以,乾隆规定,只有年纪到了七十岁的人才能从这个门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所以这道门又叫做“古稀门”。> >遗憾的是,继乾隆之后,没有一个皇帝能活过七十岁,所以,到目前为止,走过古稀门的只有乾隆皇帝一个人。皇帝每日操劳,身体一到中年就不太好,历史上能到七十岁的皇帝也很少,乾隆以后更没有人能达到古稀之年,所以,在进行祭祀时,他们只能走完一整套流程,必须全部步行进入天坛。所以,能幸运经过“古稀门”的人只有乾隆皇帝一个人。

相关参考

历史上神秘消失的4个人,2女2男,至今依旧下落不明

在亘古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来来往往争相上场,在人世间走过一遭之后,便又匆匆忙忙的离场。有些人给世人留下无尽的美名,有些人则是默默无闻的活了一生。他是否来过,是否活过,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历史上有这么四个人

独占2000多件藏品,一人撑起半个故宫,乾隆都服他

时间回到五百年前的嘉靖元年,这一年,想必对于大明王朝的子民来说,刻骨铭心。因为在此之前,整个王朝已被宦官专权搅得民不聊生。嘉靖皇帝的出现,无疑极大改善了这一局面。然后在这样百废待兴的历史节点,我们今天

历史秘闻 故宫展一道康熙密旨 惊揭曹雪芹一家惊人身分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至今仍吸引不少「红学家」探究,很多人在读《红楼梦》的同时,也纷纷猜测小说就是作者曹雪芹依据真实经历所写成,从内容大篇幅叙述贾府的权势和财富,推断曹雪芹的家世应该也不简单。

慈宁宫如何成“禁地”

日前有新闻称,故宫将开放后宫生活区。故宫乾清门广场的右侧,有一道紧闭着的隆宗门。一道红色的高墙将一整套金碧辉煌的建筑牢牢挡住,其实,它就是以慈宁宫为主,包括慈宁花园、寿康宫、寿安宫和英华殿等太后、太妃

故宫里大清门这块匾竟暗藏两个王朝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故宫是我国宫殿建筑史上的珍宝,无论是建筑技术还是建筑规模,都可以说是历史之最,故宫的修建集合了历史上技艺最精湛的工匠和规模最庞大的修建队伍。当然,经过来几百年的洗礼,或许我们已经看不出七百多

故宫中最神秘的四个地方,冷宫根本就不排不上名,第一没人去过

故宫一座拥有着无数神秘色彩的地方,在封建王朝时期,普通百姓是进不去的。对故宫里面的一切都是很陌生。故宫坐落在北京的中轴线的中心位置,五百多年间,共有25位皇帝在这红墙的深宫大院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故宫中

大清朝最牛的 ”临时机构”,夜晚居住在故宫的5个男人中,它占2人

故宫的乾清门广场,东西各有一个门,东边为景运门,西边为隆宗门。进了隆宗门,北面有一排平房,门对门五十米,南面也有一排小平房。这两排不起眼的平房却有着大来头。北面的平房就是大名鼎鼎的军机处所在地。清末的

故宮有道門十分神祕,至今只有一人通過,通過的那人還磕頭66次‍

文/往昔‍故宮裡有道門十分神祕,至今只有一人通過,通過的那人還磕頭66次‍現在,很多遊客都喜歡到北京的天壇公園遊玩,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天地和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的場所。他的主要組成部分為祈谷壇,祈谷

故宮有道門十分神祕,至今只有一人通過,通過的那人還磕頭66次‍

文/往昔‍故宮裡有道門十分神祕,至今只有一人通過,通過的那人還磕頭66次‍現在,很多遊客都喜歡到北京的天壇公園遊玩,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天地和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的場所。他的主要組成部分為祈谷壇,祈谷

故宫里的国宝,揭秘了秦人起源,可惜被乾隆几个字糟蹋了

我们常常说自己是华夏子孙,龙的传人,这是因为,我们信奉的是龙文化。龙在上古究竟是真实存在的生物,还是由爬行动物演变的虚构生物,亦或是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是史前各部落兼并,图腾糅合而成?至今还没有定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