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关于津轻为信的评价如何
Posted 家业
篇首语:成年人的平和,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关于津轻为信的评价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关于津轻为信的评价如何
津轻为信,史书上称赞其为“武勇绝伦、知略纵横之将”,外交、内政及军略都是奥羽中非常出名,被史家称为与伊达政宗、最上义光及佐竹义重之后又一全能之将;另外,为信由于生有一把长胡子,故常被人称为“美髯公”,成为一时佳话,史书上也常称他为“弘前美髯殿”。>>回顾津轻为信的一生,以兵不过五百起家,最终成为四万七千石的大名,其艰难可想而知。尤其值得赞叹的是,从十八岁继承家业,二十二岁起兵,到四十岁时就已经完成了统一津轻三郡的事业,若非秀吉的统一事业进程太快,为信可以获得的或许还不会止于津轻一地。为信的才能不仅仅表现在战场上的果决善战而已,其善于分化瓦解敌人,善于利用情报做出正确的判断,都令人佩服。也正是由于他不将眼光局于津轻一处,关注天下大势,故能因时趋利,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家业。这恰与九户政实等人昧于天下大势、终至身死族灭成对比。为信努力获得近卫家认可其为一族,不仅仅是出于借助其力量周旋于秀吉的考虑,更是为了摆脱身为南部一族的拘囿,为信的这个考虑最终也成为津轻藩二百年间“藤姓津轻氏”的藩论基础。当然为信不仅仅是战谋方面的名手,在民政上也富有才能。在其治下,津轻家辟除南部氏的苛政,招揽流民,兴业殖产,重视开发特色产品,至今有遗泽焉,为民众所爱戴。可以说近世拥有三十万石实高的弘前藩,其基础正是在为信时代所构筑的。>>在历史叙述中,为信历来是以阴险狡诈的形象出现的。也的确不能否认,为信正是通过背离九户一党、石田三成,保全了自身的家业。然而,为信却又庇护、善待了九户党的遗族和石田三成的遗子,在弘前城中秘密祭祀秀吉的坐像,在自己的庙堂中固执的使用丰臣家的五七桐家纹,至幕末而不绝。“不制于天地人” 是为信所用军扇上的格言,然而由于实力的缘故,为信一生也未达到这个境界。他充满矛盾和抉择的一生,正是武人在混沌的乱世中无奈拼搏的极好写照。相关参考
龙造寺隆信(假名:りゅうぞうじたかのぶ,罗马字:RyuzōjiTakanobu,1529年3月24日(享禄二年2月15日)-1584年5月4日(天正十二年3月24日)),日本战国时代九州肥前国的大名。
龙造寺隆信(假名:りゅうぞうじたかのぶ,罗马字:RyuzōjiTakanobu,1529年3月24日(享禄二年2月15日)-1584年5月4日(天正十二年3月24日)),日本战国时代九州肥前国的大名。
陆机:“纪信诳项,轺轩是乘。摄齐赴节,用死孰惩。身与烟消,名与风兴。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刑可以暴,志不可凌。贞轨偕没,亮迹双升。帝畴尔庸,後嗣是膺。”卢藏用:“感将军之发愤兮,壮大义之在兹,仰前修以砥
陆机:“纪信诳项,轺轩是乘。摄齐赴节,用死孰惩。身与烟消,名与风兴。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刑可以暴,志不可凌。贞轨偕没,亮迹双升。帝畴尔庸,後嗣是膺。”卢藏用:“感将军之发愤兮,壮大义之在兹,仰前修以砥
鲍信鲍信是东汉末年将领之一,是跟随曹操讨伐董卓的人物之一,曾劝戒曹操静观其变、迎曹操为兖州牧、又在与黄巾军作战中为救曹操而死。是一位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有情有义之人。那么,历史上都如何评价鲍信呢?鲍信
庾信庾信曾任右卫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封爵义城县侯,在侯景之乱后逃往江陵,之后羁留北朝,思念故国,却不得回到南方,尽管深受礼遇却无法忘记家乡,于581年老死北方。庾信是个怎样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独孤信的三个女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政治联姻是一个在我国古代十分常见的行为,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的两家通婚,以表示友好、增强联系的举动。政治联姻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独孤信的三个女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政治联姻是一个在我国古代十分常见的行为,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的两家通婚,以表示友好、增强联系的举动。政治联姻
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有三个女儿成为皇后,堪称史上之最!但历史文献中似乎关于独孤信子孙的记载很少。其实倒不是独孤信没有儿孙,据史书记载他至少有七个儿子,只是因他的儿孙太不争气,以至于风光全被自己的外
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有三个女儿成为皇后,堪称史上之最!但历史文献中似乎关于独孤信子孙的记载很少。其实倒不是独孤信没有儿孙,据史书记载他至少有七个儿子,只是因他的儿孙太不争气,以至于风光全被自己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