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土井利胜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Posted 青山
篇首语:我允许别人比我强,但我不允许我没有别人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土井利胜的家庭成员都有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土井利胜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正室系松平近清之女,侧室三人荣福院、松花院和正寿院。>育有五男六女:长男土井利隆、次男土井胜正、三男土井利长、四男土井利房、五男土井利直、女(名不详)生驹正俊正室、女(名不详)堀正次正室、女(名不详)松平赖重正室、女(名不详)井上吉政室、女(名不详)那须资弭正室、养女(名不详)高木正则室。>1573年3月18日,利胜出生,他是水野信元三男。家康对正室筑山殿冷淡,而且利胜年幼获许跟随家康进行猎鹰(土井家不是三河国的谱代)。1576年(天正4年)信元因怀疑与武田氏互通消息而被处死。利胜成为了土井利昌的养子。>>7岁时与年纪相近的安藤重信及青山忠成跟随德川秀忠,役料收入为200表。1600年(庆长5年)跟随秀忠参与攻击上田城战争,因攻城问题浪费不少时间,未能赶及参与关原的战役,战后获得武藏国500石领地。1601年就任徒头,1602年成为了1万石小见川藩大名。>1604年(庆长9年),负责处理李氏朝鲜正使吕祐吉访日本事务。1605年(庆长10年)4月,德川秀忠上洛从后阳成天皇就任征夷大将军,而随行的利胜亦在4月29日就任从五位下大炊头,以后成为了秀忠的左右手。>>1608年成功处理日莲宗及净土宗的争执。1610年1月,移封至佐仓3万2千石。10月本多忠胜病逝,利胜成为了秀忠的老中。1612年加封4万5千石。大坂之役的夏之阵,跟随德川秀忠后动,当大野治长猛攻后进行反攻,利胜取得98个首级。战后加封6万2千5百石,与青山忠俊及酒井忠世保护德川家康。1616年(元和2年)以秀忠名义制订武家诸法度及一国一城令,告知众大名战国时代已经完结。德川家康死后葬在久能山的葬礼由利胜负责所有一切事务。>1623年(元和9年),秀忠让位给家光,幕后掌政,利胜与青山忠俊及酒井忠世协助家光,继续发挥他的政治手腕。1625年加封14万石。>>1633年增封古河16万石。1635年(宽永12年)增加武家诸法度内参勤交代规则其19条,确立幕府的支配体制。1636年制定新的货币宽永通宝取代原有的永乐通宝,宽永通宝在明治时代初期仍然在日本流通。1637年以中风为由辞去老中,德川家光劝留下继续留职。1638年病情恢复,利胜晋升成为大老。>1644年(宽永21年)6月利胜开始卧在病床上。7月10日在江户城病逝,家督由利隆继承。墓地在茨城县古河市大手町正定寺及东京都港区芝增上寺。法号是稳誉泰翁觉玄宝地院。画像在茨城县古河市内正定寺收藏。相关参考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东晋晚期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在东汉中兴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中,耿弇排名第四。他勇猛善战,用兵灵活,指挥果断,富于创造,是中国战争史上卓越...
...熙中,追封涪王。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吴玠的家庭成员都有谁其弟吴璘,与兄长吴玠一起成为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
后妃郭贵妃,生悼怀太子李普。儿子李普,悼怀太子,姿性韶悟。宝历元年始王晋。文宗爱之若己子,尝欲为嗣。大和二年薨,帝恻念不能已,故赠恤加焉。李休复,母不详,唐文宗开成二年封梁王,李执中,母不详,为襄王,
后妃郭贵妃,生悼怀太子李普。儿子李普,悼怀太子,姿性韶悟。宝历元年始王晋。文宗爱之若己子,尝欲为嗣。大和二年薨,帝恻念不能已,故赠恤加焉。李休复,母不详,唐文宗开成二年封梁王,李执中,母不详,为襄王,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宗室,东晋晚期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一支,在当时被...
司马休之(?—417年),字季预(《魏书》、《北史》作季豫),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名将。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魏中郎司马进的后代,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轶事典故骓马视鞍襄城太守司马休之与刘敬宣、高雅之等
人物评价>陆凯: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陈寿: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吾彦:道德名望
株连“九族”都有谁九族是哪九族 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 九族“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