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阎锡山与袁世凯之间有什么瓜葛恩怨 为什么阎锡山会怕袁世凯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白头若是雪可替,世上何来苦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阎锡山与袁世凯之间有什么瓜葛恩怨 为什么阎锡山会怕袁世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阎锡山与袁世凯之间有什么瓜葛恩怨 为什么阎锡山会怕袁世凯
在民国时期的时候,军阀十分混乱,导致了百姓过不上安定的生活,军阀占据当地的部分土地在哪里自称为王,成为了真正的一名土皇帝。今天我们要了解是一位山西的土皇帝,他就是自称为山西王的阎锡山。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中,家庭条件优越,所以在小时候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得到了前往日本留学的宝贵机会,在国外的学习让他受益匪浅,提高了自身修养,见识也更加卓越,所以在阎锡山年龄仅仅只有28岁的时候,就受到起义军的爱戴,起义军将阎锡山推举成为了一名都督,他一直做这个位置到1949年的时候。阎锡山统治过山西和绥远这两个地方将近有40年的时候,土皇帝这个称呼属实名副其实。> >阎锡山1839年在山西出生,从日本留学回来之后担任过许多有实力,有权力的职位,所以那个时候的阎锡山是军阀重点拉拢的对象,谁都会给阎锡山留些面子,而阎锡山却是一个只讲真理,不讲颜面和情分的人,孙中山和蒋介石都不被阎锡山放在眼中,但是有一个人对于阎锡山来讲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阎锡山非常怕他,一见到立马就要下跪,这个让阎锡山害怕到骨子里的人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了,成功抢夺到了革命军胜利的成果,想要称之为帝,如他所愿成为了皇帝,但是只有只维持了一百天的时间就爆发了护国运动,落魄下台。而阎锡山与袁世凯之间有什么瓜葛恩怨呢?为什么阎锡山会那么害怕袁世凯呢?这还要从1911年南北议和事件说起,袁世凯没有信守承诺,派出了第三军攻击山西,兵力和士气都非常足。这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当然,阎锡山也不例外。> >但是一直都对袁世凯怀有希望,希望着袁世凯打破原来幻想,不要再一心想着成为皇帝,并且向袁世凯保证只要不在自称为帝,自己就会一直拥护他为民国的大总统。在南北议和之后,阎锡山觉得袁世凯一定会取得胜利,并且已经离胜利不远了,因为当时袁世凯手上掌握着许多有能力的大将,并且还准备与民国的大总统接应,这让阎锡山感到害怕。> >阎锡山为了自保,抛开一切,一边求救与孙中山,另一边又向袁世凯服软。那个时候,孙中山和袁世凯也有矛盾,因为孙中山想将国家的首都建立在南京,而袁世凯并不同意孙中山的想法,想把国家的首都建立在北京。阎锡山在这一问题上力挺袁世凯,希望国家的首都建立在北京。通过这件事袁世凯看到了阎锡山的立场,便让阎锡山大人气山西总督一职。但是袁世凯并没有完全信任阎锡山,对他多少还有点怀疑,这一点阎锡山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有一次袁世凯召见他,让他一直深感害怕,便对手下说,这次前去见袁世凯恐怕是凶多吉少,如果我长时未归,你们一定要留意一下。到了之后,袁世凯许久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盯着阎锡山看,那种眼神让阎锡山害怕立即下跪,袁世凯见此状,眼神也没有那么犀利,寥寥数语就让阎锡山离开了。> >再后来,阎锡山一直帮衬着袁世凯,向袁世凯提出过不少让国家更加安定的建议,袁世凯也开始更加赏识阎锡山,将他封为了一等侯。在袁世凯失败退位之后,阎锡山有靠着卓越的才识与见解成功投奔蒋介石,跟随着蒋介石的脚步,参加到抗日战争中。最终在台湾不幸生病去世,那一年阎锡山67岁。晚年的时候,阎锡山曾回忆说,一生谁都没有害怕过,唯独害怕过袁世凯,因为袁世凯眼睛中犀利的眼神让自己不敢直视,唯一能做的就是下跪了。相关参考
袁世凯时期。山西报纸《大国民日报》一次登文点名骂袁世凯和阎锡山。不久,袁世凯派人送一信给阎锡山:「”百川,封了这家报馆”!阎锡山回信给袁世凯:「”这家报社天天骂我,是我的镜子,使我自警,请大总统明鉴!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三百零三):空间日月人间明。在北洋史上,晋系军阀因为掌门人阎锡山这位宦海「”不倒翁”而自成一脉,但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像奉系军阀「”东北王”张作霖麾下有「”小诸葛”杨宇
抗战时期,有一次阎锡山召开军事会议,晋绥军高级将领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的时间较长,早过了吃饭时间,大家饥肠辘辘,谁也不敢吭声。终于,阎锡山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摆钟,对大家说:「”今天会议开就到这里,天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
知名人物 阎锡山生平故事简介,阎锡山历史评价,阎锡山怎么死的?
阎锡山,字百川、伯川,号龙池。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生于山西五台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河边镇)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小地主家庭。阎九岁入私塾,十四岁随父阎书堂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昌钱铺
在近代地方军阀中,阎锡山不算是最强大的一个,但绝对是最稳定的一个。阎锡山自1911年成为山西都督,直到1949年随蒋介石败退台湾,掌控山西38年,成为无人能动的山西土皇帝。不过,在阎锡山的背后,还有一
导读:有山西土之称,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奉行「中道」的处世哲学。历任政府高职,解放前期,解放前夕去台湾,病逝台北。> 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出生于山西省五台
文|白孟宸阎锡山对部下的控制力之强,堪称新军阀之冠,绝不亚于蒋介石对黄埔系将领的精神控制。从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前试图抢占上党开始,阎锡山每战必损兵折将,手下将领除上党战役中彭毓斌、晋中战役中日籍元泉福等
被人戏称为“阎老西”的阎锡山其实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风云人物。他从1912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离开山西,主政山西30多年,一度把山西建设成了民国时期全国的模范省。从当时全国看,“同侪之中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