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后,经历了什么
Posted 主席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后,经历了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后,经历了什么
毛主席一生只出过两次国,而且都是去的苏联,第一次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2月17日,在毛主席结束此次访问回国后,由于乘坐的是火车,要途径东三省才能回京。> >毛主席第一次访苏>哈尔滨是第一站,由于同行的还有借道,或说搭顺风车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所以在哈尔滨毛主席等受到了精心准备的接风洗尘宴。>但哪知,看着一道道美味佳肴,主席的眉头却越皱越紧,由于有胡志明,毛主席没有说什么,只在两三个盘子中夹菜,吃的明显很少。这下,搞得那些为毛主席接风洗尘的人,都感觉到主席其实有话说!> >毛主席和胡志明>果然在饭后,毛主席便把负责接待的人找去,说:“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能浪费,不能搞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米饭和蔬菜就可以嘛!”负责接到的人这才明白主席为何一直眉头紧皱,饭也吃的那么少,连忙检讨。>第二站是长春,这回毛主席一下火车,就明显不高兴了,当小车驶入市区后,竟然空旷如野,没有人!> >毛主席当即问:“为什么街上一个人也看不到?”>陪同的人解释说:“现在正吃中午饭。”>毛主席脸沉了下来,说:“老百姓行动这么一致,比军队还整齐?”>陪同的人知道瞒不住了,说出实情: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沿途全部实行了戒严。> >毛泽东生气了:“你们搞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陪同的人,连忙表示接受批评,立刻改正。当看到群众生活恢复了正常秩序,主席这才消了气。>沈阳,是第三站。也是让毛主席最怒的一站。因为又碰到了更加奢侈的招待宴。同样由于胡志明在场,所以毛泽东只同胡志明等碰了杯,喝了几口葡萄酒,然后吃了一点青菜,余下的时间都在抽烟。其实,就是用这种方式罢宴。> >在饭后,毛主席来到会议室,先是批评这种现象,指出:一层一层仿效下去,这么吃起来,在人民群众中将会有什么影响?>跟着就在第二天的中央东北局、辽宁省和沈阳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毛主席大发雷霆:发现浪费太大。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接着,毛主席引用了李自成、刘宗敏的典故。> >刘宗敏是李自成麾下的一员大将,进京后他贪图享受,到处搜刮钱财,李自成大顺江山的迅速覆灭,也和他的腐败有关。毛泽东尖锐指出:“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相关参考
62年前的今天,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乘专机离开北京,去莫斯科参加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的庆祝典礼。 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时间3点20分(即北京
1950年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在与斯大林会见时,斯大林的礼仪不周刺伤了主席的自尊心,所以,主席回国后很少坐他的“吉斯”专用车,并很希望能早一天坐上我国自己制造的轿车。 1958年5月5日,由一
历史人物 专列火车遭袭击, 凶手仅被关押23天, 毛主席亲自为他求情
原标题:专列火车遭袭击,凶手仅被关押23天,毛主席亲自为他求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苏联关系还很亲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于1955年访问我国。毛主席亲自陪同马林科夫访问各地,在6月18日,毛主席和
他说:「”每在陷入一场极端的人生危机的时候,总能获得一场机遇。”归国后的第一部作品就让他获得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和周恩来交好几十年,一心一意做毛泽东的忠实粉丝,手抄其诗歌随
众所周知,毛主席曾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过半年兵。秋收起义前,他的军事经历仅限于此。不过,这位不世出的伟人学习能力、总结能力极强,他在军事方面的悟性远非常人能及。秋收起义失败后,他率起义军
历史秘闻 毛主席给红军讲解战术,通俗易懂,没文化的战士都一下子听懂了
众所周知,毛主席曾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过半年兵。秋收起义前,他的军事经历仅限于此。不过,这位不世出的伟人学习能力、总结能力极强,他在军事方面的悟性远非常人能及。秋收起义失败后,他率起义军
(1971年10月30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大篇幅报道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消息)当基辛格第二次访问中国时,远在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却发生了一件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意想不到的事。1971年10月26日上午9
1977年3月31日《苏联莫桑比克友好合作条约》签署莫桑比克于1975年独立后,苏联加强了在莫桑比克的影响,两国关系密切。1977年3月3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访问莫桑比克,两国在莫
毛主席与尤金(资料图)1958年,是中苏友好关系受到重挫之年。因为苏联海军远洋潜艇需要岸基“长波电台”来进行通讯指挥,赫鲁晓夫向中方提出,中苏两国在中国的南海岸合作建设“长波电台”,由两国共同管理和使
陈庆之,毛主席都折服的名将,他的传奇背后,是被忽视的汉人步兵
陈庆之一生的经历非常传奇,在网络上也经历了不断被人神话和反驳的反复过程。但是无论南朝史书记载有多么过分和夸张,也无法抹杀陈庆之以数千之众,转战逾年,纵横千里,所向无敌,威震中原的事实。陈庆之,是让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