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温州名人录——明代首辅黄淮其人其事
Posted 牌坊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温州名人录——明代首辅黄淮其人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温州名人录——明代首辅黄淮其人其事
温州人知道明代首辅“张阁老”(张璁)的比较多,但其实早在张璁之前,温州人黄淮就曾是明代首辅,却少有人知道。12月2日,鹿城区文广新局、宗教局联合举行纪念黄淮活动,温州郭公山最胜寺内原维摩诘居士室将辟作黄淮纪念堂开堂,一座新的少保牌坊也将奠基,矗立在最胜寺的入口处。>>历事四朝,多次监国>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出生于永嘉城厢育材坊(现温州市区府学巷原人民大会堂东南)。洪武元年,迁居巾湖里(现市区黄府巷)。童年启蒙,师从刚直严正的黄岩人徐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16岁进入市区华盖山西麓的永嘉县学,攻读经史。>29岁时,他被荐入南京国子监。洪武二十九年(1396)中进士,初任中书舍人。建文四年(1402),夺得皇位不久的明成祖朱棣“召黄淮问以时政,称旨”,于是命他与名臣解缙等随侍左右,入直文渊阁,专主制敕,得到成祖十二年多的重用,多次晋爵。永乐二年与解缙同为会试主考官,先后敕谕辅导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明史》本传赞他“功在辅导”。>永乐五年,黄淮进右春坊大学士。永乐七年,明成祖北巡,命令黄淮与蹇义、金忠、杨士奇四人留守,辅弼太子监国。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征讨瓦剌回朝,太子派遣黄淮等人迎候,因为动作迟缓,加上汉王朱高煦乘机诬陷,黄淮等东宫官属被解职,囚于北京诏狱,一滞十年。狱中他赋诗表爱君念亲,忧郁自适之怀,后整理成集,名为《省愆集》。其间与杨士奇奉敕编修而成《历代名臣奏议》350卷。明成祖朱棣驾崩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他被释出狱,官复原爵,提升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办事。洪熙元年(1425),进少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明宣宗即位后,汉王朱高煦谋反,宣宗亲征,敕谕黄淮留守,为第六次监国。>1428年秋,黄淮引疾回乡,养病于温州瓯海茶山老家,捐资献地,在郭公山东麓建最胜寺。在乡居期间,他开始编纂《正统温州府志》,并应亲朋戚友约请,著文六卷,名为《归田稿》,其中记载大量明初温州地区的珍贵故实史料。除了上述著述,黄淮还著有《退直稿》《入觐稿》。>黄淮历事四朝,明成祖赞其“论事如立高冈,无远不见”,《明史》本传赞他“性明果,达于治体”,去世后,敕按一品礼制葬于茶山南柳村黄府山稻桶岩边,谥文简,赠太保。>>遗迹遗物,多处尚存>作为明代首辅,黄淮留下的遗迹并不比张璁少。>黄府巷:如今的市区信河街黄府巷原来因为北宋孝子仰忻居此,而名孝廉坊,办有孝廉塾(即黄淮师从徐垕启蒙之处),其南侧原有小河,颇似幞巾,故称巾湖里。宣德二年(1427)黄淮晋身荣禄大夫,因病回温州养病,郡县官员及师生提议改巾湖里为荣禄坊,被他婉言谢绝。而孝廉坊因为是黄淮居处,1436年之后被民间改称黄府巷。黄府故址现为温州仪表厂。“文革”时,曾改名为“燎原巷”,后恢复原名。>据记载,作为黄淮住处,黄府巷原有“奎文亭”、“御书楼”等建筑。宣德八年秋,黄淮在北京担任会试主考官,赐游西苑,明宣宗题词“辞归”,御制《太液池送黄淮辞政》诗,因而回温建立。“御书楼”用以存放敕谕文书。明朝永嘉陈谦寿有《题黄文简御书楼》诗云:“一介孤亭御札留,辅臣仅此寄贻谋。独贤几载郎官簿,画栋飞甍驾列侯。”清初,“御书楼”已因年久毁坏不堪,温州诗人林占春(《康熙温州府志》作谢包京)有《过黄文简御书楼》诗云:“早折天香近御筵,高岗卓识迈群贤。东宫曾奉重光日,西苑曾披五色烟。集著省愆垂奕叶,船耽书画忆当年。只今风雨荒楼上,寂寂春深听杜鹃。”成化二十年左右,黄府因火灾之后,甚至将地基也转让与陈姓家族。>>少保牌坊:明清《温州府志》与清《光绪永嘉县志》均记载,市区拱辰门(俗称朔门)建有少保坊,即今永宁巷口桥边,牌坊上刻“少保”等三十字,是当时国手、温籍书法名家黄养正所书,后被毁。>最胜寺:位于市区郭公山东麓,是黄淮采纳了江心寺都纲昙旭禅师的提议,为祈求身体康复,作为祝贺父亲九十大寿的礼物,1428年动工兴建,1429年秋竣工,2004年被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黄淮墓石雕:2003年7月,茶山南柳村当地黄氏村民在河坎里掘出两尊石将军头像与身躯、石马脚、缺腿石狮子、石虎等石雕残块二十余块。后经确认,这些石雕残块正是黄淮墓与黄氏先祖墓的墓道前雕像。“文革”初期,在破除“四旧”的错误思想下,已经历500多年历史的黄淮墓与黄氏先祖墓神道石象生们被“开刀问斩”,“四分五裂”后,当作粗石填在河坎中,淹没多年。神道碑、驮碑赑屃则被凿开,用作修桥铺路之石。>此外,还有《黄文简公八任官诰》全长3.47米,高0.3米,现存民间。明宣宗赐黄淮石砚,现存湖南湘阴博物馆。雁荡山龙鼻洞还有“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永嘉黄淮宣德癸丑冬游”字样的摩崖石刻。相关参考
黄淮是明朝初期重臣,是明朝内阁初创之时的内阁首辅,对于明朝初期政治和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力。 黄淮是浙江永嘉人,生于公元1367年的育材坊,父亲黄性,母亲王氏,去世于公元1449年,字宗豫、号介庵。
黄淮是明朝初期重臣,是明朝内阁初创之时的内阁首辅,对于明朝初期政治和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力。 黄淮是浙江永嘉人,生于公元1367年的育材坊,父亲黄性,母亲王氏,去世于公元1449年,字宗豫、号介庵。
黄淮,明朝首辅,他是明朝内阁初创期间的重臣,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至“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著有《省愆集》等。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
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
项梁生平> 项梁的父亲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被杀,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国将领。早期项梁因杀人,与侄子项羽避仇至吴中。项梁在吴中威信颇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项梁
孙膑与《孙膑兵法》一、孙膑其人其事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出生于山东鄄城,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轲同时期,是孙武后人。他才智过人,且勤奋好学,很早就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华,但他的一生经历曲折。虽然备
說到活着一詞,你可能會想到臧克家的那首詩中所寫的“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你可能會想到郝雲的那首歌所唱的“我不想這樣活着”,但你一定會想到餘華的那部代表作--《活着》。德國《柏林日報》對這本書評價道:
主办方:季我努学社、凤凰历史频道、一点资讯军事历史中心、新浪微博历史频道嘉宾简介:王开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日本岛根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慈禧太后研
刘文彩是一个地主,但他不足以代表中国大部分的地主,因为他的发迹是很特殊的。与大多数的中小地主不同,刘文彩的发迹,依靠的不是精打细算和勤俭持家,而是通过两条非正常途径:一方面是指他倚仗其胞弟军阀刘文辉的
1.温州历史名人有哪些王羲之:东晋『书圣』,著有《兰亭集序》。曾任永嘉(今温州)郡守。谢灵运:中国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曾任永嘉(今温州)太守。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及政治家,曾在温州策划抗击元朝军队。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