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元朝仁德王后为何会远嫁高丽
Posted 公主
篇首语: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元朝仁德王后为何会远嫁高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元朝仁德王后为何会远嫁高丽
或许有人问?仁德王后是谁啊,怎么都没有听说过。> >这个仁德王后,就是元朝鲁国大长公主,名孛儿只斤·宝塔失里,汉名王佳珍,初封承懿公主。是元代的蒙古公主,嫁入高丽为恭愍王的王妃。下嫁之后,生活可是相当的一波三折,然而却是上演了一场不离不弃的感情剧。>剧目一:命中注定,下嫁高缗王> >一般皇室公主的婚姻都是政治婚姻,幸福也好,不幸也好,都要听皇帝的安排。这个仁德皇后宝塔失里为元顺宗之子魏王阿不哥之女,在出嫁时被元惠宗封为承懿公主。尽管是包办婚姻,我们的女主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做了一番调查,觉得这个恭缗王虽然暂时权力不大,却是一个潜力股。>剧目二:遇到你是我的缘> >时间回到1349年,恭缗王王祺在元大都娶元朝承懿公主宝塔失里为妻。王祺对承懿公主宝塔失里很敬重,亲自到北庭迎接。王祺与宝塔失里在元朝完婚后,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在元朝又过了两年蜜月。>剧目三:掉下来的皇位,君主的生育问题是大臣讨论出来的?!> >回到高丽正是高丽国王王眡执政期间,由于德宁公主参与朝政,王眡年龄小比较浮躁,很多大臣不满德宁公主的做法,暗中到元朝告状说:“高丽王王眡年龄太小,性格浮躁,有很多的不良嗜好,高丽国人都希望江陵大君王祺做高丽王。”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惠宗将王眡迁到江华,册立王祺为高丽王。册封王祺当高丽国君,其实对元朝也是有很大好处的,什么关系都没有血脉之亲牢固。同年十二月,王祺与承懿公主一起回高丽国即位。随后,王祺更名为王颛。>承懿公主与王祺结婚八年,还没生下儿子,急坏了一些大臣,虽然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味道。可是君主的婚姻从来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高丽宰相以高丽不能没有继承人为由,找到承懿公主商量为王祺挑选“名家女宜子者”以充实后宫,承懿公主和王祺感情非常好,承懿公主也为没有为王祺生下继承人感到遗憾,所以没加思考就答应下来。之后王祺娶权臣李齐贤的女儿为妃。后来,承懿公主才知道这并非王祺的本意,才如梦大醒,后悔得连续几天茶饭不进。>虽然王祺对承懿公主感情依然很好,但是当王祺把权相李齐贤的女儿封为惠妃,承懿公主“遂有妒志”。再伟大的女性在爱情面前都是自私的,这种自私却是对爱情的忠贞。>剧目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王祺即位的前后,作为高丽的联姻对象——元朝却到处爆发农民起义,各个政治集团之间也明争暗斗。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起兵于浙东;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韩山童等人在白鹿庄宣布起义;同年,罗田布贩徐寿辉在今湖北蕲春西南的蕲州起兵;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举兵造反,以高邮为都城,国号大周,自称诚王。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丞相脱脱奉命出征张士诚,便向高丽征兵。 现在元朝这个靠山就是一团乱,如何应对却是摆在王祺面前一道难题。>最终,还是先派兵23000人帮助元朝镇压农民起义,顺便看看元朝实力消长如何。不过自己排的三员大将都说现在元朝是外强中干,大陆的农民起义相当热火,元朝应该距离狗带的时候不远了。王祺觉得这是一个摆脱元朝,进行国家独立的机会,趁着农民起义军大力进攻元朝大都之际,收回了很多故土,并且还和农民军表明中立。> >消息传到元朝后,元惠宗勃然大怒,扬言要出动80万大军东征高丽。开始,王祺还有些紧张,委罪于他人,后来见到元朝“不暇深究”,也就无所顾虑了。>到了至正十八年(1358年),红巾军领袖方国珍和张士诚都派人联络高丽,王祺没有理睬他们,王祺觉得虽然农民军占了优势,但是也不需要过多交涉,你们打你们的,俺老王不参与。>但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红巾军”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的四万大军却是渡过鸭绿江,进入高丽,攻克西京。在此危急情况下,承懿公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敢。承懿公主立马变成了花木兰的英雄状态,骑马杀敌,堪称女中豪杰。据《高丽史》卷89《后妃传二》记载,承懿公主“避红贼从王南幸,事出仓卒,去辇而马,见者皆泣下”。>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高丽发生了“兴王之变”。在这个危机的时刻,承懿公主面对大难,极其沉着、冷静和勇敢,令王祺大为感动。当时,王祺匆忙跑进太后的密室,“蒙毽而匿”,而承懿公主则坐在门口,直到叛乱被平定下去才起身离开。在这危机时刻,没有大难来临各自飞,而是上演了不离不弃,陪伴才是最真情的告白。>剧目五:难产而亡,失去了才知道珍贵>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承懿公主怀孕了,王祺很高兴,为其大赦。承懿公主怀孕时毕竟年龄偏大,现代的医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高龄怀孕对母子都是危害很大。事实承懿公主在次年(1365年)二月生产时出现了麻烦。王祺对承懿公主的难产特别焦虑,不仅急忙派有司到佛字神祠为她祈祷,而且还亲自“焚香端坐,暂不离侧”。王祺祈祷:只要你回来,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然而,承懿公主却是难产死去,王祺悲痛欲绝,他人劝他离开,王祺说:我要陪公主最后一程。>承懿公主的丧事办得非常隆重,陵墓相当气派。王祺为公主停朝三日,百官都玄冠素服。此后,恭愍王还给承懿公主修建公主陵来怀念公主。退去左右后,王祺对着陵墓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遇见你是我的缘。相关参考
仁德王后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元朝从建立到灭亡,一共有98年的历史,98年的故事。在这98年之中,元朝和高丽的关系很不错,一共有7位公主嫁入高丽,为和亲,为联姻,为两国的友谊。在这么多嫁
人物简介仁德王后(1320年-1365年),即元朝鲁国大长公主,元惠宗初封承懿公主,名宝塔失里(又作宝塔实里),汉名王佳珍,蒙古名孛儿只斤宝塔失里。宝塔失里公主是元代皇族魏王孛罗帖木儿的女儿。1349
忽必烈为何禁止以高丽女子为妃? 元朝公主虽不断下嫁于高丽,但元朝廷并未纳高丽王女为后妃,这是为什么?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于高丽王室的一个桎梏。事实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于高丽王室的一个桎梏。事实
历史人物 高丽国王数次求亲才娶到元朝公主 揭秘最后为什么会后悔
高丽国王多次求亲成功后为什么就后悔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和亲这种事是非常多见的。和亲不仅可以带来两个民族的和平,而且还可以传播文
忽必烈为何禁止以高丽女子为妃:防止血统被污染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元朝与高丽王室
高丽王昭王后大穆王后怎么死的?她与王昭感情怎样?是死于王昭之手吗公主,太祖王建和神静王后皇甫氏所生之女,美丽又霸气,四王子王昭的妹妹,后来却嫁给了他,并最终成为王后。凭借其利落的性格和天生的政治才能,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赞干布的王后。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
虽然元朝统治者并没有强迫高丽改变其本国习俗,但高丽统治者为保持统治地位,主动向元统治者请婚,主动接受蒙古的服饰,以表明自己对元朝的忠心,取得信任。高丽百姓改服蒙古式衣冠,则是高丽统治集团强迫进行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