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韩宜可简介 韩宜可弹劾胡惟庸

Posted 御史

篇首语:梦想不大, 道路很长,开始了就别停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韩宜可简介 韩宜可弹劾胡惟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韩宜可简介 韩宜可弹劾胡惟庸

韩宜可 韩宜可字伯时,出生浙江绍兴,是明朝初年大臣,以耿直敢言,弹劾不避权贵而闻名,成为明代言官典范。韩宜可曾任陕西按察司佥事、云南参政、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弹劾胡惟庸而天下皆知,留名史册。 韩宜可简介>韩宜可,明初大臣,字伯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洪武元年(1368),荐授山阴教谕,旋升为监察御史。耿直敢言,弹劾不避权贵。>时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得宠于太祖朱元璋。一日,三人正与太祖从容燕语,宜可直入出示劾稿,弹劾三人险恶奸佞,恃功怙宠,专权树党,擅作威福等罪状,奏请斩此三人。洪武九年(1376年),出为陕西按察司佥事,后因事被谪云南。建文帝即位,起用为云南参政,入拜左副都御史,卒于官。当天夜晚,大星陨落了,战马惊嘶,人们说韩宜可魂归西天了。>韩宜可弹劾胡惟庸>当时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正得宠于太祖朱元璋,曾侍坐,从容燕语。韩宜可直往前去,出示怀中弹文,弹劾他们三人险恶又好似忠臣,奸佞又好似正直,恃功怙宠,内怀反侧,擢置台端,擅作福威,请求斩首以谢天下。太祖大怒说:“快口御史,胆敢排陷大臣啊!”命投入锦衣卫狱中,不久得以释放。>这番顶牛朱元璋的英勇表现,也立刻令他名满天下。平日出门办事,沿途都有人围观。走到哪里都有人背后指指戳戳,说这就是那个被皇帝骂成喷子的家伙。但在韩宜可勇敢的一生里,这番顶牛只是个光辉的开始。而后他的官场表现,却可用一句话来形容:生命不息,顶牛不止。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简介,胡惟庸是被蚊子咬死的

人物生平官拜左相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吴元年(1367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1370

明朝宰相胡惟庸简介 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胡惟庸,汉族,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在朱元璋征战天下的时候就追随朱元璋,在其手下做事。  洪武三年,胡惟庸凭借多年功绩终于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一职,也就是副丞相

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胡惟庸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出生地:濠州定远县去世时间:1380年官职:左丞相胡惟庸人物生平官拜左相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

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胡惟庸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出生地:濠州定远县去世时间:1380年官职:左丞相胡惟庸人物生平官拜左相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

历史人物 明朝宰相胡惟庸简介 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胡惟庸,汉族,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在朱元璋征战天下的时候就追随朱元璋,在其手下做事。  洪武三年,胡惟庸凭借多年功绩终于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一职,也就是副丞相

历史人物 胡惟庸的故事 大明朝宰相胡惟庸怎么死的 宰相胡惟庸的妻子儿子死因

  中文名:胡惟庸  国籍:大明  民族:汉族  出生地:濠州(今属安徽省定远县)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1380年  职业:宰相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明朝开国元勋  重要

胡惟庸为何谋不轨?胡惟庸真的造反了吗?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一般而言为天下臣子之首,居于君王之下,有极高的权利。  丞相、宰相最开始源自商周时期的家臣宰职,到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基本都有宰相一职,秦统一天下之后仍设

胡惟庸谋反案真相是什么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涂节和中书省吏商啮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处死。太祖以「擅权植党」罪名杀了胡惟庸,同时被杀的有陈宁、涂节等人。胡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胡惟庸

《明史》将胡惟庸列为明朝的头号奸臣,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他还不解气发《昭示奸党录》把胡惟庸一同党羽全部都写进去,朱元璋是想让他们遗臭万年,杀人诛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胡惟庸的能力,胡惟庸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才干

胡惟庸阴险竟密谋刺杀朱元璋

朱元璋即位之后开始大杀功臣,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开始对宰相胡惟庸的下手,而当时之事,胡惟庸确有谋逆之心,论理该杀,同诛者也不过陈宁等几个大臣。所谓“胡党”大狱,则是十年之后的事情,族诛三万多人。胡惟庸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