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大臣孔巢父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被称“知君名宦”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大臣孔巢父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被称“知君名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大臣孔巢父人物生平简介,为什么被称“知君名宦”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六世孙,“竹溪六逸”之一,与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诗文佳作行世,后散失。>孔巢父德才兼备,初被举荐长安为官。约在天宝六载(747年)辞官归隐江东(今浙江会稽)。行前,京师好友蔡侯为其设宴饯行,杜甫曾在席间吟诗一首,以赞巢父之才德,题为《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曰: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后来,孔巢父为扶救社稷,再度复出,担任湖南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升至给事中。因其足智多谋,善于辞令,深得朝廷器重,称为“知君名宦”。>建中二年(781年),镇州李维岳、淄青李纳请求承袭父职,朝廷不允,魏博7州节度使田悦又代二人奏请,德宗仍不答应,田悦一气之下联合二李哗变。三镇之乱致使河北累年战祸,生灵涂炭。德宗于兴元元年(784年)命孔巢父为宣慰使前往平乱。孔巢父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冒死赶赴魏博,向田悦力陈顺逆之福祸,情理俱备,打动军心,将士皆愿“还为王人”,终使田悦率众归降。>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奉命东征途中兵变,叛将朱讹人长安称帝,唐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往救驾,屡有战绩。但因德宗听信奸相卢杞谗言,不许李怀光入朝觐见,故使李怀光背主而去,割据一方。孔巢父说降田悦的同年六月,德宗又令其前往招安李怀光。孔巢父再度深入虎穴,舍身为国劝降平叛,不幸为李怀光部众杀害。死后,朝廷追赠其为尚书左仆射,谥号“忠”。>>相关事迹>唐玄宗末年,孔巢父曾与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隐居于山东泰安府徂徕山脚下,纵酒酣歌,谈诗论赋,号称“竹溪六逸”。徂徕田园生活结束后,孔巢父被举荐赴长安做官。约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辞官归隐江东(今浙江会稽)。行前,京师好友蔡侯曾设宴为其饯行,席间,诗人杜甫吟诗一首,以表述自己的心境,赞颂巢父的才德,题为《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后来孔巢父为扶救社稷,再度复出,任湖南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孔巢父为朝中大臣,官至给事中。因其足智多谋,善于辞令,且破贼有方,深得朝廷器重,被称为“知君名宦”。>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镇州李维岳和淄青李纳请示承袭父职,朝廷不允,魏博七州节度使田悦又代其二人奏请,德宗仍不答应。田悦恼羞成怒,联合李维岳、李纳等人哗变。河北三镇的叛乱致使连年战祸,生灵涂炭,官兵和叛兵浴血沙场,士卒死伤惨重。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德宗任命孔巢父为宣慰使前往平乱,孔巢父冒死赶赴魏博镇,舌战田悦,陈述顺逆之祸福,理据俱备,打动人心,终使田悦率众归降。>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曾奉帝旨兵伐田悦。次年,泾原兵变,叛将朱泚(ci)入长安称帝,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率兵猛攻,李怀光前去救驾,数败敌部,屡有战绩,迫使朱泚退归长安。因德宗轻信奸相卢杞的挑拨,不许李怀光入朝觐见,故李怀光耿耿于怀,以至背主而去,联合朱泚逼使德宗南逃汉中,并率军占领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割据一方。孔巢父说降田悦叛军后,当年六月,德宗令其招安李怀光,孔巢父再度深入虎穴,舍身劝降,因言辞失宜,不幸为李怀光部下杀害。死后,朝廷追赠孔巢父尚书左仆射职,谥号“忠”。《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孔巢父传。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孔巢父简介_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_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_孔巢父三子
本名:孔巢父字号:弱翁所处时代:中国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冀州主要成就:“竹溪六逸”之一信仰:道家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六
巢父 中文名称:巢父 又 名:号巢父 性 别:男 生平简介 唐尧时的隐士。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上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民就在树
生平经历家世背景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
(601—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汉族,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前大庄二组别名刘响村)在此村的西边桥头有宰相的墓碑。大臣、著名军事将领、统帅。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
莱国公(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之一,中国唐初名相
唐朝人物中文名:卢杞别名:卢子良国籍:唐朝民族:汉出生地:今河南安阳滑县西南职业:唐朝大臣主要成就:升御史大夫(历史lishixinzhi.com)卢杞人物生平卢杞者,唐中丞卢奕子也。杞貌丑,色如蓝,
历史人物 张九龄简介_宰相张九龄唐代诗集_唐朝张九龄官居何位_张九龄为何被称张曲江
中文名:张九龄别名:子寿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出生日期:678年(戊寅年)逝世日期:740年职业:宰相信仰:道教主要成就:为开元盛世做成重大贡献代表作品:《感遇诗》十二首官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
历史人物 唐朝大臣、郧国公张亮简介,在凌烟阁功臣中排行第十六位
人物生平投奔瓦岗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隋朝末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在荥阳、开封一带征战,张亮前去投奔,但是没有得到重用。后来,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认为张亮是忠诚之人,便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