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萧嵩一个会打仗的宰相,萧氏的传奇经历
Posted 宰相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萧嵩一个会打仗的宰相,萧氏的传奇经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萧嵩一个会打仗的宰相,萧氏的传奇经历
萧嵩,典型的南方人,眉清目秀,很帅气,祖籍在山东的兰陵,西晋分家后,家族来到南方,和司马家的后代一起,创建了东晋,对抗来自北方草原部落的入侵,建立了两个政权,共21个皇帝。 >杨坚在北境称霸的时候,在湖北荆州一带,还存在过一个小国家,史书上被称为后梁,国王是萧嵩的祖辈。> >世界总是不公平的,孟浩然读了一辈子书,想做公务员,却没有门路,只能喝喝酒,逛逛青楼,而萧嵩对于读书,似乎是没有兴趣的,虽然长得很帅,但是就个人能力来说,没有引起过任何重视。>武则天时代,除了科举考试,选取优秀的读书人,还有武举考试,目的就是选择武将,充实部队,这个制度,在李隆基时期,延续了下来,萧嵩的成绩中游,去河北永年,当了一名参军。>因为家族势力庞大,萧嵩受到过,很多高级别官员的接见,比如参加神龙革命的桓彦范,还有河北监察史姜师度,当然,跟着这些人,都没混出什么模样,依旧是个地方上的小职员。>什么时候等来机会呢?姐夫陆象先将他引荐给皇帝的时候。>萧嵩和陆象先,老婆都来自江南的会稽,姓贺,陆象先娶了大的,萧嵩娶了小的,两人的家世都不错,慢慢就从亲戚,变成了朋友。>作为宰相的儿子,陆象先的年纪比萧嵩大,读书的时候,悟性高,成绩年年排第一,成年后,通过科举,进入官场,靠着父亲的运作,45岁,担任中书侍郎,第二年就任宰相。>宰相的地位高,和皇帝的距离近,危险系数自然就升高了,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宰相需要拉拢自己人,建立小团队。>正因为这个原因,陆象先把萧嵩带到了中央,职务是监察御史。>这一年是公元710年,皇帝变成了李旦,帝国的权力,大部分给了太平公主,而陆象先就是太平提拔的宰相,到了公元713年,李隆基政变成功,曾经跟着太平的宰相们,都搬离了中央。>陆象先走了,去了山西,做刺史,萧嵩却得到了姚崇的推荐。>姚崇是什么人?李隆基前期最重要的宰相。>得到了姚崇的赏识,萧嵩又开始了升级: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公元713年,到公元726年,十三年的时间,萧嵩距离宰相,就差一步,这一步,他没有等太久。>公元727年,朝廷的政事堂内,接到了一封紧急军报,报告称河西节度使王君毚被杀(读 chan,字本身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瓜州刺史田元献被吐蕃俘虏,整个与吐蕃、突厥接壤的陇右地区,陷入恐慌。>河西节度使控制的,是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七个州的所有兵力,自秦朝以来,这里的兵源,一直是最好的,骑马射箭样样精通,王君毚被杀,等于国家最精锐的部队,没了统帅的将领,形势很危险。>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河西军区的最高指挥官,选谁呢?>李隆基把成名的将领,按个挑了一遍,都觉得不合适,最后盯着下面的兵部侍郎萧嵩,想听听他的看法。> >59岁的萧嵩,在中央待得这十多年,从一个英俊的中年大叔,变成了一个糟老头子,年龄大了,心就容易定下来,话不多,但是说的,句句都讲到了点上。>萧嵩认为,河西问题,根源只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吐蕃的军事统帅,悉诺逻恭禄。>他是吐蕃国的三大统帅之一,赞普赤德祖赞的亲信。>田元献和王君毚的死,都和他有直接关系,是他率领部队,突袭瓜州,生擒了瓜州刺史,然后带着田元献和王君毚的父亲,逼降王君毚,结果,没成。>老王向他爹磕了头,愣是守着城门,没出战,也没请降,后来悉诺逻把瓜州的粮食,搬回吐蕃,就撤退了。>王君毚也是沙场老将,在边境,和吐蕃仗打过很多回了,和悉诺逻也是各有胜负。>当然,单从能力上来说,王君毚与悉诺逻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能保证个不落败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媳妇也在军队,武功还挺高,夫妻两人才和悉诺逻,打了个平手。>最后王君毚的死,也是悉诺逻将他的行踪,透露给了回纥,在一次远征吐蕃,回程途中,遭遇了伏击。>李隆基的皇帝时代,对于大臣的性格,确实下过功夫,每个人的特点都了解,认为有能力解决河西危机的,萧嵩是正确人选。>王君毚被杀后,第一时间,萧嵩进驻凉州,担任河西节度使。>随后安抚河西的所有军政长官,将王君毚的亲信,继续安排在重要岗位,包括郭虚己和牛仙客,唯一的改变,是推荐张守珪,成为瓜州,新的刺史。>萧嵩的安排,效果非常明显,河西的七个州,迅速渡过了恐慌期,在吐蕃的下一波进攻前,加固了所有的防御工事,特别是张守珪,守住了第一阵线。>后方安排妥当了,萧嵩开始实行第二套方案,将大批侦察兵,派入吐蕃。>这批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潜入吐蕃国内,散播消息,内容是,悉诺逻准备联合大唐,把吐蕃国王拉下马。>当时的吐蕃国王,叫赤德祖赞,刚出生的时候,老国王就死了,赤德祖赞被任命为继承人,而吐蕃的权力,交给了赤德祖赞的奶奶,到了721年,才正式亲政,随后开始清理家族势力。>吐蕃大臣取代皇帝,得到军队控制权的案例很多,近的比较有名的,就是禄东赞家族,除了吐蕃,临近的东突厥,也是这么被大唐吞并的。>史书上关于萧嵩对付悉诺逻的办法,记载的,是反间计。> >名字很容易理解,就是识破了对方的阴谋,再将计就计,算计对方。>三国演义里,有一出蒋干说降周瑜的戏,结果曹操阵营中,最熟悉水战的两位将领,就因为公瑾的一封信,丢了性命,之后才有的铁索连舟,和火烧赤壁。>萧嵩的反间计,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想来,过程也是差不多,结果君臣反目。>在吐蕃的国史里,对赤德祖赞的评价很高,而悉诺逻也是位名将,萧嵩的计谋能得逞,只能说,他们俩本来的关系,就不够牢固。>战国时期,名将乐毅攻打齐国,同样是田单的离间计,老国王燕昭王的反应,是更加信任乐毅,封大官,给钱给地给权力,为了回报老国王的信任,乐毅只有更加拼命的攻城。>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对乐毅不了解,田单的离间计实施成功,乐毅被迫下岗,之后才有了田单以火牛阵,复国。>悉诺逻死了,吐蕃的军事实力,下降了一个档次,第二年,准备充足的萧嵩,命令军队,和吐蕃打了几场硬仗,随着捷报传到京城,整个大河西,因为王君毚的死,引起的恐慌,算是消失了,边境又安稳了。>这一次,萧嵩的功劳最大,唐玄宗也毫不吝啬,先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再封中书令,达到功业的顶点。>在成功面前,谁都会春风得意,嚣张一段时间,萧嵩也不例外,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政事堂成员。>在看人这方面,萧嵩相比李林甫,确实要差了一截,李林甫提拔的牛仙客、陈希烈,凡事都听李林甫的,一个老大当了十九年,萧嵩提拔了一个韩休,当上宰相后,倒向了其他阵营,变成了政治对手。>韩休喜欢进谏,李隆基登基后,社会稳定了,通过几代宰相的努力,老百姓有钱了,国家富裕了,皇帝就有更多时间,出去玩耍一下,每当这个时候,韩休的公文,就会准时的出现在皇帝的办公桌上。>这样的人,注定适应不了喜欢享受的李隆基,宰相的任期,没到一年,就和萧嵩一起,消失在了政事堂,此后萧嵩担任太子太师。>在中央的这段日子,萧嵩还兼任河西节度使,原先的同事,裴宽、郭虚己、牛仙客还有张守珪,通通都升了官,在政界军界,都保持着影响力。>公元739年,萧嵩曾经的手下张守珪,打了败仗,皇帝不高兴,找了大太监牛仙童去调查。>按照往常惯例,有领导下乡视察,张守珪意思意思,表示下也就过去了,但是这次败仗,死的人有点多,张守珪就准备了份大礼,希望掩饰过去,没想到,眼红牛仙童的太监,太多了。>老牛刚从地方回到京城,就被其他同事给告发了,结果,牛仙童被凌迟,张守珪的节度使肯定没了,被贬到浙江,当了刺史。>作为原来的老领导,萧嵩受到牵连,而且在牛仙童的口供里,萧嵩也贿赂过,一套房产。>结果,萧嵩被贬到了山东,71岁的萧嵩告别了政坛,向皇帝请了假,辞职不干了,继续在长安,悠哉的过了十年,在公元749年,去世。>萧嵩死了,属于萧氏的传奇,还在继续,两个儿子,一个是宰相,一个是驸马,孙子呢,也出现了一个宰相,一个驸马,官做的没有李林甫久,但是在做人上,显然更胜一筹。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萧华早年以门荫入仕,在父亲萧嵩罢相后被擢升为给事中,后又任工部侍郎。天宝八年(749年),萧嵩病逝,萧华袭爵徐国公。他生性稳重,家风严谨,后拜兵部侍郎。辗转归朝至德元年(756年),安
历史人物 萧嵩简介_萧嵩轶事趣闻_唐玄何说萧嵩常顺旨_萧嵩 张说
本名:萧嵩字号:字乔甫、号体竣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南兰陵郡兰陵主要成就:节度河西大破吐蕃官职:尚书右丞相封爵:徐国公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萧嵩–唐朝宰相 萧嵩相貌英俊,生有一部美髯,娶会
萧嵩萧嵩,其先祖居于江南,系南朝梁朝之皇族。梁朝灭亡后遂徙入长安。萧嵩身体魁梧,丰伟俊美,胡须飘洒,仪表堂堂。娶会稽贺晦之女为妻,与宰相之子、吴郡的陆象先是连襟。陆象先出之于名门,当时已入仕为洛阳尉,
隋炀帝杨广出生在569年,开皇元年(581年)晋封为晋王,当时大约12岁左右,杨广和萧氏的长子杨昭于开皇四年(584年)出生,所以萧氏应该跟杨广的年纪差不多,不会比杨广小太多。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是一个
在萧氏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精彩卓绝的人物,也有过盛极一时的年代,其中「”兰陵萧氏”是萧氏历史上最令人称道的侨望之一。兰陵萧氏在东晋末年成为天下最显贵的名门,为少数绵延中古的千年世家之一。最显赫的时候,仅仅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柴美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庄宗李存勖是后唐时期的开国皇帝,此人打仗很厉害,在位期间曾打下大片的领土,当时五代十国只有后唐的领土可谓一家独大。不过虽然打江山厉害却不善于守江
杨广和李世民都喜欢打仗,为何一个成亡国之君,一个成千古一帝?文/春秋历史会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泱泱大国,有着深厚的底蕴,同时还有着诸多传奇的人物和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长达20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
...中顽强的活下来,更不说她如何一步步走向武则天,走向一个世代和这个世代权利的中心,今日我们只谈上官婉儿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部分。有这么一则传说,据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在怀着上官婉儿的时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