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他死后三年杨坚以隋代周 他若不死杨坚不会成功
Posted 北齐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他死后三年杨坚以隋代周 他若不死杨坚不会成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他死后三年杨坚以隋代周 他若不死杨坚不会成功
宇文宪出身北周皇室,也是北周的名将之一。他年少时就显现了非凡的军事能力,16岁就镇服蜀地,每战必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得到部下的拥戴。宇文宪一生多次与北齐交战并抵御住了进攻,之后东征灭齐、攻占邺城。然而,树大招风,侄儿宇文赟害怕他篡位,于是先下手为强,将其处死。世人常说,如果宇文宪不死,杨坚不可能那么容易以隋代周。 宇文赟>宇文宪是北周文帝宇文泰与妃子达步干氏之子,他侍奉母亲尽心尽孝,以孝顺闻名。达步干氏患有风热之病且经常发作,宇文宪就衣不解带的在她身边亲自伺候。他在外征战时也常常记挂母亲,每次感到心惊就觉得母亲又发病了,于是就立马派人回去看望母亲,结果果然如此。>宇文宪自小气量非凡,通达敏捷,为人足智多谋、知人善任,父亲宇文泰赞他“智识不凡,当成重器。”他年少从军,16岁时就镇服蜀地,让蜀人心悦诚服、歌功颂德,部下也对他拥戴不已;之后多次击败北齐,在北周灭亡北齐的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威望如日中天之时,宇文宪就想着隐退,但侄儿周宣帝并不放过他,因为害怕他夺位而将其杀害。 >杨坚>在宇文宪死后三年,北周就被杨坚夺取政权,随之灭亡,宇文家族也基本被杀光。有人认为,如果周宣帝不自毁长城杀了宇文宪,也许杨坚没有那么容易篡位,历史也许会改变。>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评价道:“齐王宪辈,不能为伊霍之行,徒拱手而受戮,忠而近愚,亦不足取,身亡而国俱亡,此任圣之所以夐绝古今也!”相关参考
爱新觉罗·永琪,这个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都并不觉得陌生,因为他在琼瑶阿姨的笔下是绝对的主角,他是那样的深情,那样的才华横溢,悉数人知道吧,这位五阿哥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小说和影视作品里,在历史上他也是真实存
【历史上的今天】581年3月3日杨坚代周自立,隋朝开始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581年3月3日(北周静帝
在明朝最輝煌的時候當屬永樂盛世,那時的明朝在朱棣的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在這期間還有一個人,其豐功偉績不下於朱棣,甚至有機會滅亡明朝,他就是帖木兒帝國的開創者帖木兒,那麼帖木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
曹军投靠刘备的3员大将,最厉害的不是姜维,他若不死,蜀汉必昌
东汉末年,世界大乱,各地诸侯势力纷纷崛起,谁都想在乱世平分一杯羹。刘备高举着“答复汉室”的标语成为了争夺世界大军中的一员,固然他其时在蜀中,地舆位置最晦气,然则谁人年月追求正统才是王道,所以有好多有理
曹军投靠刘备的3员大将,最厉害的不是姜维,他若不死,蜀汉必昌
东汉末年,世界大乱,各地诸侯势力纷纷崛起,谁都想在乱世平分一杯羹。刘备高举着“答复汉室”的标语成为了争夺世界大军中的一员,固然他其时在蜀中,地舆位置最晦气,然则谁人年月追求正统才是王道,所以有好多有理
同样是作为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可比刘邦厉害多了。朱元璋是亲自带兵打天下的。刘邦就是靠他手下的张良韩信萧何。最初的时候,朱元璋起家的时候,亲自指挥过很多场精彩的战斗。其军事能力跟曹操有得一拼。朱元璋一
历史秘闻 曹军投靠刘备的3员大将,最厉害的不是姜维,他若不死,蜀汉必昌
东汉末年,世界大乱,各地诸侯势力纷纷崛起,谁都想在乱世平分一杯羹。刘备高举着“答复汉室”的标语成为了争夺世界大军中的一员,固然他其时在蜀中,地舆位置最晦气,然则谁人年月追求正统才是王道,所以有好多有理
公元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581年3月3日(北周静帝大定元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废周静帝为介公,北周亡。同
【历史上的今天】581年3月3日杨坚代周自立,隋朝开始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北周开国功臣、周宣帝的岳父、大官僚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581年3月3日(北周静帝
众所周知,开国十大元帅,以及开国大将、上将中,有很多能打仗、会打仗的军事天才。比如林彪、粟裕、许世友、彭德怀等,当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毛泽东---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指挥。在所有的开国元帅、大将等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