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范履冰和范冲淹是什么关系
Posted 宰相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范履冰和范冲淹是什么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范履冰和范冲淹是什么关系
在学习中国历史时,在研究唐朝文化中,在聆听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功迹间,在探索以前的重大事件之迷,在街谈巷论之笑谈中,尤其是在对范仲淹的祖籍、祖谱、祖先、祖系、祖功、祖德、祖迹的摸索排查中,经常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名人――武则天,也涉及到范仲淹家族中的一位大名人――范履冰。那么范履冰和范仲淹是何关系,其生平、籍贯又是怎样,与武则天又有什么恩恩怨怨呢?小编根据唐史、宋史的有关史料,以及我们范氏家族的家传之说,简单地作以介绍。>一、范履冰>>范履冰,字始凝,男,汉族,属相为鸡,祖上乃河内顺阳人(河南省淅川县李家桥),于唐太宗贞观11年(公元637年)出生在怀州(河南省武陟县),系宋朝范文正公(仲淹)的九代祖辈(其排列顺序为范履冰、范冬倩、范昆光、范正始、范远、范隋、范梦龄、范赞谟、范墉、范仲淹)。范履冰自幼聪明过人,以文章著称乡里,其撰写的《列女传》、《臣轨》、《百寮新戒》、《乐书》等9000篇文章的质量,在当时是很好的,于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20岁(虚)丙辰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始在周王府任户曹(掌管一个地区的民政、民生、民主、民籍等方面的工作)和蓝田县主簿、县丞、同判,主管一个地方的财政、机关事务工作,将家安在蓝田整20年。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武则天奉诏考试诸儒臣的理论择优选禁中。范履冰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宫阙,皆为密使出入北宫门参与处理宰相权事,当时称谓“北门学士”(现在的国务委员),遂举家由蓝田迁往长安(西安)首都。垂拱二年(686年),又被任命为鸾台天官侍郎(副宰相),几个月后,升任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与邢文伟同为掌朝宰相。永昌元年(689年)10月丁卯日,酷吏来俊臣将范履冰逮捕下狱,天授元年(690年)5月戌子日,周兴诬范履冰曾举荐过的官员中,有对武则天忤逆罪者为罪名,武则天下令将其杀害。范履冰的尸首被埋在长安灞桥万人坑墓,终年54岁。>范履冰娶赵氏,皇封一品诰命夫人,生二子,长子范冬芬任宣州刺史(市长),后代为休宁范氏始祖。次子范冬倩于长安三年(703年)科举考试癸卯年庐逸榜第29名进士及第,当时由于处在武周当国时期,范冬倩虽高中皇榜,但还属于罪臣之后(反革命家属,黑五类子女),被分配到离首都长安很远的、偏僻的边关,国界之地范阳(北京)为通判职务。举家迁徙范阳郡(北京)繁衍生息,躲灾避祸,几代人都生活在范阳,死葬在范阳(范氏墓地在北京广安门六里桥)。范履冰和几千名无辜而冤死的大唐忠臣直到20多年之后,才在宰相姚崇、狄仁杰的努力下于唐太极元年(721年)由睿宗李旦下诏给予平反昭雪,推倒压在范氏头上的举逆犯的罪名,撤消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对其后代给予抚恤(经济赔偿),封范履冰的后代为世袭上柱国公(一品官的荣誉职务)。范履冰在范阳的第六世孙范隋以将士郎上柱国公任幽州(唐朝后期将范阳改为幽州)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主簿,又于咸通11年(870年)4月11日,奉旨升任处州丽水县丞(浙江省丽水市长),于是范隋举家南迁渡江丽水上任,后成为苏州吴县范氏始祖。>二、武则天及酷吏>武则天(624-705),辅佐唐高宗29年,临朝称制6年,当女皇15年,历50年政治生涯,极度戏弄和伤害了有一套伦理哲学来维系的男权社会。她在临朝称帝的前期(684-690),以范履冰、邢文伟以及魏元忠等一大批儒家执政者(相当于国务院),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为了维护李氏大唐江山不改变颜色,为了不改变国号,为了防止内乱,为了百姓的福祉,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纠正武后一手遮天的怪象,为了使历史的车轮向前运转,为了恢复男权社会的伦理哲学,对于武则天想改天换地的野心作了殊死的斗争。以武则天为代表的武氏家族为了达到称帝改朝换代的阴谋,成立了以周兴、来俊臣、索元礼、万国俊为首的酷吏集团,用逼供信、严刑拷打、罗织罪名、密告信实、动用惨无人道的刑具,比虎狼还可怕迫害杀害那些“不识时务”的李唐忠臣们。>武则天不满足于垂帘听政的年代,一心想当皇上,改李唐为武周,她作为一个政治家、阴谋家,深深知道,要想废李唐到武周,必须取得众臣之首左宰相范履冰、右宰相邢文伟的支持才能顺利实现,可是当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范履冰是一个李唐忠臣,他忠谏敢言、不畏权势,坚决反对武则天当皇帝,坚决反对改变李唐的国号,坚决维护李世民父子三代来之不易的江山的统一,坚决不给自己和自己的子孙留下骂名,于是在唐垂拱四年(688年),上书睿宗皇帝“亲朋党(依靠拥护李唐的集团)远小人(不要听信想夺权的武氏集团)此国之福也”,并倡导“用贤能,罢贪官”。这些建议没有被傀儡李旦重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范履冰冒死上谏大权独揽的武则天,并怒斥她:“滥用私党张易之、张宗昌及武氏族党,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陷害忠良,篡国专权,亏对祖宗”。>689年,武则天加快了做女皇的步伐,一年连改三元(永昌元年、载初元年、天授元年),范履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联合邢文伟等一批正直大臣再此商议:“唐室将衰,武后之党日盛,将行篡逆之事,天下危也”,“且今睿宗,看似聪俊,其作用如何,很难知晓,期待而谏之”,“上昏臣乱,已在眼前,如武后逆天而行事,李氏家族不容也,吾等不容也”。>武则天为了实现做皇帝的梦想,采取极其卑鄙诬告陷害的手段,于689年10月丁卯日将范履冰逮捕下狱,继而将李唐宗室先后有唐太祖、唐太宗的子、孙、女、婿十余人被杀,纪王李慎、赵王李贞二十余人被杀,鄱阳公李湮、李炜等12人被杀,唐高宗第四子许王李素节和他的九个儿子、高宗第三子泽王李上金和他的七个儿子被杀,密王李元晓的长子李颖宗室12人被杀。>李唐宗室除李显、李旦及千金公主及少数活命外,其它全部被武则天杀害。武则天于690年5月戌子日罗织范履冰曾举荐过的官员中有叛逆者之罪将范履冰杀害,三个月后武则天改变李唐国号,改国号为大周,自己真正做上大周的女皇帝。>范履冰被杀后,一批正直的大臣官员忿忿不平,认为范宰相无罪而蒙难,天下奇冤也,是尔则天武后为做女皇而剪除异己耳,天下忠谏之直士,献身以全名节者也。那时朝廷天天杀人,个个自危,每位大臣早朝离家之时,都与家人哭别,不知此行还能否活着回来,据不完全统计,仅担任过宰相职务(不含副相),在长安朝廷被害的有近50位,他们是:候君集、裴炎、岺长倩、欧阳通、格辅元、郭正一、魏玄同、刘齐贤、骞味道、刘祎之、崔察、韦方质、裴巨道、闰温古、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史务滋、乐思晦、任知古、李昭德、李元素、孙元享、王同皎、宗楚客、户融、袁恕已、敬晕、桓彦范、李湛、李多祚、纪处钠、萧至忠、崔湜、韦温、岺羲、张嘉福、窦怀贞、张镒、李忠臣、陈希烈、刘晏、杨炎、乔琳、元载,其中候君集、李忠臣、元载等全家被杀,萧至忠等诛杀九族(九族乃本人上至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至儿子、女儿、孙子女、重孙子女、玄孙子女)。仅来俊臣告箕州刺史(市长)刘思礼谋反案,诱导供其朝廷官员许以免死,刘思礼为了保命,一次诬供出朝廷命官36员,皆全家杀之,亲党连坐者多达1200余人“微有忤意者,必构成狱同日论死”。>有很多大臣在贬黜流放中,酷吏也不放过,大都半路截杀之,或惊吓自杀之,这一部分仅担任过宰相正职的有刘泊、张亮、禇遂良、许敬宗、李义府、柳奭、宇文节、房遗爱、韩瑷、长孙无忌、李忠谋、韦弘启、李景谌、苏良嗣、韦侍何、宗秦客、傅游艺、崔种基、王睿、韦巨源、武什方、杜景佺、郑愔、宇文融、韦安石、郭元振、李适之等人,窦怀贞临刑前脱逃,半路上被追,窦怀贞投水而死后,追者还杀尸数十刀。>后来成为名相的张柬之若不是有中宗赐的免死牌,狄仁杰若不是在狱中先招供而后以换棉衣的手段将情报送出,张说若不是在做证时先伪后真,陆元芳若不是其伯父将其名画全部贿赂给来俊臣,也不可能幸免。>若不是姚崇采取果断手段,将奸臣逮捕法办,迫使武周女皇回归李唐,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头落地呢。>>这些冤死的李唐忠臣、文武官员和无辜受牵连的家属子女几千人命丧长安,身首不连的集中葬在长安灞桥附近,由于是罪犯之丘,朝廷下令不准后人凭吊、烧纸、奠祀、填土等活动。值得庆幸的是范履冰死后320年,其十世孙子范仲淹(当时叫朱说)于1011年不远数千里来凭吊先祖墓地,难矣,悲矣,叹矣,恨矣而泪洒长安祭矣!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北宋建国后
荀子在《劝学》里有一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简单明白地说明了冰与水的关系:冰是由水变成的,而且比水更寒冷。但是,这位老先生并没有告诉后人水到底要多「”寒冷”才会变成冰,那时候还没有准确的温度概念
历史小说 《冰糖炖雪梨》饰演黎语冰和棠雪的人是谁 黎语冰和棠雪感情戏如何
小编最近一直在追《冰糖炖雪梨》这部剧,该剧真的是越看越精彩,而且男女主之间的互相刁难,真的让小编看的大呼精彩啊。那么剧中黎语冰和棠雪是由谁扮演的?他们的感情戏是怎样的?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冰糖炖雪梨黎
封建社会的皇太子,又称储君,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和尊贵。然而,皇太子也是一个风险度极高的角色,在被朝中诸臣抬举和追捧的同时,也会因此招来皇帝的担心和猜疑。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即使是亲生儿
历史上有没有这个巷仲淹是很难说,但我想你这里是不是把范仲淹搞错了。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年)。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
今天,北极熊只生活在地球北部延伸的冰和雪地,但它的祖先可能生活在较南边的一个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爱尔兰。一个新的基因研究显示,现代北极熊有可能是在这五万年间的某段时间从爱尔兰棕熊分支出来。这一发现同时也
履冰涉险,出其不意是俄皇彼得一世智夺维堡要塞使用的计谋。北方战争(1700—1721年)期间,俄军于波尔塔瓦战役(1709年7月)以后,其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把瑞典人逐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0年的
杜淹是唐朝贞观年间大臣,自幼聪明博学,美名远播,曾在隋朝为官,效力于王世充,后投降唐朝,深得唐太宗器重。杜淹出身京兆杜陵,族内人才辈出,他的侄儿杜如晦就是唐代著名宰相。杜淹简介杜淹(?-628年),字
范仲淹,字希文,别名朱说,绰号龙图老子、小范老子、范履霜,谥号文正。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去世于公元1052年,在徐州出生也在徐州去世,但是他实际上是苏州吴县人,祖籍又在州。 范仲
范祖禹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在成都华阳出生,字淳甫、梦得,长大之后成为了北宋中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与范镇、范冲二人,合称为“三范修史”。 据说范祖禹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一个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