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袁凯是个诗人也是个功臣,是怎么一语跳出生死关
Posted 太子
篇首语:忘记你是个女孩,然后像爷们一样去奋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袁凯是个诗人也是个功臣,是怎么一语跳出生死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袁凯是个诗人也是个功臣,是怎么一语跳出生死关
袁凯是个诗人,因为歌咏白燕,其中有“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一联,赢得人们的赞颂,因此,外号“袁白燕”。>他才华很好,心底善良。>可是,他任职的时候,很不幸的是,皇帝是杀人魔王朱元璋。>朱元璋杀人简直杀红了眼,尤其对功臣,稍有一点不如意,就开刀问斩,血染法场。这些功臣,一般都是大老粗出身,也不知道什么礼仪。这个缺点,过去打江山时没什么。现在,江山到手,就成为朱元璋开宰的借口。袁凯一见,忙跑来给元首出主意,办一个礼仪培训班,把那些功臣找去,好好培训一下,以免他们见了皇帝出错,从而带来杀身之祸。>朱元璋眨巴一下眼睛,心说,这老家伙,不是和我对着干嘛,我就是想让他们出错啊。>>不过,这话也不能明说。>但是,朱元璋记住了袁凯,很想找个借口,把这个拦路虎除掉。>监狱里关的功臣多了,朱元璋不愿意让别人审理:别人审理,就会一松手,放掉这些家伙,这会让朱元璋很不爽的。于是,朱元璋就绕过刑部,自己上场,亲自当了法官,拍着惊堂木,将这些囚犯带上大堂,一顿板子,一顿酷刑,让他们招什么,没有不立马兑现的。>朱元璋乐得嘎嘎的,当即进行判决,所有的人,轻的处死,重的诛灭九族。然后手一挥,让再次关进大牢,等着秋后问斩。>袁凯觉得,皇帝的手段太残酷了,太没人味了。于是,他悄悄跑去,将消息告诉了太子朱标,并告诉他,这些功臣也实在太可怜了。别人不敢劝皇帝,还是请朱标去劝劝皇帝,事情别做得太绝了,那样实在良心有愧。>朱标就去了,劝告自己父亲,这些都是功臣,别太赶尽杀绝了。>朱元璋很不满,瞪着眼睛呼呼生气。太子“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脑门叩在地上,咚咚地响。朱元璋叹口气,下了一道圣旨,太子既然说判刑重了,就让太子去复查一下,看有没有冤枉的。>于是,朱标带着圣旨,也就堂而皇之地去当法官去了。>朱标审案,和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靠酷刑,朱标靠的是事实。因此,一圈审下来,冤案成堆。朱标拿了笔,能轻则轻,能减则减。监狱里的死囚,绝大部分都是冤枉的,都得以重见天日。>朱元璋听了,再次气得呼呼的,自己想大杀功臣的想法,看来再次泡汤。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然下不了手,可是,谁给太子告密的,他可是让锦衣卫打听得清清楚楚的,就是那个袁凯。朱元璋气得直咬牙。>当时的袁凯,也陪伴在太子的旁边,坐在旁听席上。>>太子审案结束,整个审理的卷宗,要上交给皇帝。本来,这应当是太子自己呈上来的,可是,朱元璋发布一条命令,不用了,就让袁凯呈上来吧。>朱元璋已经想好了对付袁凯的方法。他想,让你多嘴,让你做佛爷,从此,我让你永远闭上你的嘴。>等到袁凯进宫,将卷宗呈上去,朱元璋看了两眼,捋着胡须,重重哼了一声,眼睛射出冷光,盯着袁凯问道:“我和太子,谁处理的正确?”>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无论回答谁对,都是大不敬,按照朱元璋的逻辑和手段,都是要杀头的。其他大臣一听,都暗暗替袁凯捏了一把汗。朱元璋更是暗暗直乐,等着袁凯话一出口,自己就开始动刀子。>袁凯面对朝堂上紧张气愤,不慌不忙,微笑着回答:“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袁凯话里的意思是,皇帝和太子都没错:皇帝这样做,是执法严明;太子这样做,是心存仁慈。>所有大臣听了,都暗松一口气。>朱元璋呢,瞪大眼睛愣了一会儿,一挥手,宣布散朝。他的恶狠狠的诛杀计划,就这样被一句话轻轻化解掉。相关参考
袁凯是明朝官员、诗人,洪武三年担任御史一职。作为御史主要工作时候监察百官,次要则是规劝帝王。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滥杀功臣之君。当上皇帝后,可能是为了保证自己权利的独一,性格多疑,忌讳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使政府廉洁,政治清明,对手下官员的要求极为严格,一旦有不良之举便会被其诛杀,这也使得他变得心狠手辣,对杀人习以为常,因他出生低微,生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还往往猜忌多疑。>>在安定天下的
秀才高中后欲弃糟糠,大诗人写首诗送给他,仅28字一语点醒梦中人
宋朝出了个陈世美,因抛弃糟糠被骂了上千年。不过近些年又有人在新发现的碑文中找到了陈世美的原型,说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其实是个好官,勤政爱民,是被小人陷害才被了这「”负心汉”的黑锅。不管陈世美是不是被冤枉
本名:袁凯字号:景文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江南华亭主要作品:《白燕》《海叟集》职务:监察御史袁凯—-明代诗人洪武年御史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
刘邦斩杀功臣张良为何能跳出黑名单?看看张良是何来历!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立汉朝后刘邦铲除不少功臣却为何没动张良?只因此人惹不起>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与杜甫而成“二杜”,不过为了区别与杜甫,人称“小杜”,不仅如此,杜牧还与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而这个成语也是为了区别杜甫和李白。那么,你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柴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是凌烟阁24功臣之一,也是凌烟阁功臣中唯一的驸马,他就是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柴绍出身将门,从小就以任侠闻名,曾经做过隋朝前
杨复光杨复光是唐朝末年宦官将领,被称作是“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他曾诱降王仙芝、劝降周岌、镇压黄巢恢复长安、引沙陀李克用等,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对唐朝而言他的确是一个功臣,也是一位人人敬佩的权宦。杨
和绅被人所不齿,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事实上,和绅曾经是个很多情的人,他的夫人去世,他写过很深情的悼亡诗。不信请看:其一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扬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凄凉寿椿
历史人物 明朝大臣袁凯为什么装疯作傻,让家里人用铁链把他栓起来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功劳有多大肯定不用说了。可是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却变得生性多疑,十分嗜杀。那些开国功臣大多惨死在他手里,最后搞得人心惶惶。在他手底下做事的大臣天天都是提心吊胆,有一次朱元璋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