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白居易一生颠沛流离,琵琶女一首忧思,成就千古名句

Posted 公元

篇首语: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白居易一生颠沛流离,琵琶女一首忧思,成就千古名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白居易一生颠沛流离,琵琶女一首忧思,成就千古名句

宿州市城北二十里有濉河,河南有一高台,台上树木茂盛,野草丛生,人称“白堆”。当地人说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东林草堂所在村唐朝称毓村,现在称东菜园)。>>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与李白、杜甫齐名的三位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22年),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公元781年,因父白季庚升任徐州别驾兼徐泗观察判官而迁居符离县。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幼年的白居易便随家到符离,住进了东林草堂,时年十一岁。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年仅16岁的白居易在“濉南古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五律《赋得古园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抱着“名人推荐入仕宦之途”的想法,携作品入长安,进谒权贵。通过熟人介绍,他见到了名人顾况。《归田诗话》卷上云:“白乐天少时以诗谒顾况。况见其名,戏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及阅其诗,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才如此,居也不难。’”果因其诗而名扬四海。但因多种原因,白居易取仕未果,又回到符离,在东林草堂笃学,同符离名士张彻、贾握中相互勉励。“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累得“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或同挈友吟于草堂之内,或伴僧侣游于高山之上,或驾小舟荡于陴湖之中。在《醉后走笔酬刘五主薄长句之赚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中写到:“秋灯夜写连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贞元十年(公元794年),父亲病逝于襄阳别驾任上,白居易葬父于襄阳东津乡南原,即回符离服孝。由于白居易父亲病逝,生活很难维持,自居易自言:“家贫多故”。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父丧服满。是年春到饶州浮梁县兄幼文处。贞元十五年秋(公元799年),赴宣城应乡试,是年赴长安求职。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正月,在长安白居易中进士,年二十九岁。及弟后,九月回符离。外祖母陈氏卒,十一月,权窆于符离。白居易即在符离准备应中都考选。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秋,再赴长安,次年经吏部考核,拔萃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二岁。同年(公元803年),回符离搬家,在符离度过春节,才与符离友人依依惜别,移家长安,离开了生活二十多年的东林草堂。> >白居易在东林草堂生活了22年,一直把符离当作他的故乡。虽在宦海风波之中,仍念念不忘符离。其幼年读书时,同刘五、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并称符离六子。他们经常泛陴湖,留恋流沟寺,登五里山,诗酒盘恒,称盛会焉。在流沟寺写下了“惟有流沟天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五里山写下了“五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筒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诗中有云:“刘兄文高行孤立,......是时相遇在符离......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张贾兄弟同里巷,乘间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白居易集》第一册)。足见自居易与符离的血肉关系。一日,他在符离家中见父遗像,曾触景生情,在东林草堂里写下了《重到毓村宅有感》,“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白居易一生颠沛流离,做过校书郎、翰林学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符离及东林草堂。在他53岁时,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途经汴河路宿州墉桥时,写下了《墉桥旧业》,“别业墉城北,抛来二十春。改移新经路,交换旧村邻。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对他女友湘灵,感情颇深,写诗寄给她,“泪眼凌空陈不流,每经高处必回头。遥知别处西楼上,夜凭阑干独自愁。”在《潜别离》中为湘灵写到“不及哭,潜别离;不及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后来白居易和着泪水写诗寄给婵娟子:“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处西楼上,夜凭阑干独自愁。”他从符离迁移小弟幼文坟墓到山西渭河,在安葬祭中文写到“昔权葬尔,濉古南原。今改葬尔,渭北新阡。”在祭符离六兄写到“春草之中,画为墓田。濉水南岸,符离东偏。其地则尔,其别终天。”可见他一生对符离及东林草堂的眷恋。>如今,符离犹在,东林草堂遗址犹存,濉水长流,唐河卧波,只是少了白居易的足迹及笑容。但多了白居易的诗歌,在符离、东林草堂,到处都能听到他那不朽的诗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白居易和琵琶女裴兴奴之间的故事,马致远写了一部杂剧

《琵琶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叙事长诗,结构严谨缜密,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许多人读过之后总觉着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不光现代人这样想,古人也是这样想的,还演绎出两人之间不少的故事

高產陸遊也有詞窮時,這首詞差點沒寫下去,其中有一千古名句

說到陸遊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他可以說是在宋朝整個文壇之上非常奪目耀眼的一個人了,畢竟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他的成就都是常人所難以企及的。若是說數量,他現存的詩有9300多首,是白居易蘇軾

历史秘闻 高產陸遊也有詞窮時,這首詞差點沒寫下去,其中有一千古名句

說到陸遊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他可以說是在宋朝整個文壇之上非常奪目耀眼的一個人了,畢竟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他的成就都是常人所難以企及的。若是說數量,他現存的詩有9300多首,是白居易蘇軾

慈禧臭名远扬,却曾作诗一首,现成千古名句,人人会念

说到慈禧人们对她的印象极其厌恶,可谓遗臭万年,她的狠毒人尽皆知,在清朝末年间,她才是真正掌管大权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利用自己的子孙,让他们成为傀儡,将光绪囚禁起来,可以说清朝就是毁在了她的手里,

慈禧臭名远扬,却曾作诗一首,现成千古名句,人人会念

说到慈禧人们对她的印象极其厌恶,可谓遗臭万年,她的狠毒人尽皆知,在清朝末年间,她才是真正掌管大权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利用自己的子孙,让他们成为傀儡,将光绪囚禁起来,可以说清朝就是毁在了她的手里,

慈禧太後的母親過60大壽時,她作一首詩,現成千古名句,人人會念

中國古代人才輩出,涌現出很多人才,而很多名言名句更是流傳至今。下面,就來看古代一男一女兩牛人的千古絕句。​提起三國的才子曹植,大家就會想到他的《七步詩》,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更是廣為流

慈禧太後的母親過60大壽時,她作一首詩,現成千古名句,人人會念

中國古代人才輩出,涌現出很多人才,而很多名言名句更是流傳至今。下面,就來看古代一男一女兩牛人的千古絕句。​提起三國的才子曹植,大家就會想到他的《七步詩》,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更是廣為流

历史秘闻 慈禧太後的母親過60大壽時,她作一首詩,現成千古名句,人人會念

中國古代人才輩出,涌現出很多人才,而很多名言名句更是流傳至今。下面,就來看古代一男一女兩牛人的千古絕句。​提起三國的才子曹植,大家就會想到他的《七步詩》,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詩更是廣為流

唐朝最倒霉的诗人,写下一首洋洋洒洒的诗,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

唐朝有很多的诗人,他们都是属于那种郁郁不得志的类型,而且这一类诗人,他们对于人生则是有着更为深刻的解读,从而也使得他们的作品显得更加的独特,也更加的贴近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诗作能够一直流传下来的

杜甫想念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有人喜歡李白的浪漫瀟洒,也有人喜歡杜甫的沉鬱頓挫,關於兩人誰是「詩壇一哥」的爭論,千年來都沒有定論。雖然後世經常有人為這兩位爭吵不休,但是在杜甫的心中,李白一直是他的偶像。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兩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