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辽东皇帝”公孙氏竟与魏蜀吴共处多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Posted 公孙
篇首语:我认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辽东皇帝”公孙氏竟与魏蜀吴共处多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辽东皇帝”公孙氏竟与魏蜀吴共处多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东汉末年天下诸侯并起,后来经过战争的兼并天下大体上分为了三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其实如果严格的来讲当时应该是四国鼎立,只是这个割据势力地处偏远而且实力较差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这个不起眼的势力就是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势力。> >辽东郡最初为战国时期燕国所置其治所在襄平。到了东汉末年战乱四起许多中原士人及百姓都前往辽东去避乱,给地处荒远的辽东带来勃勃生机。当时出生在襄平的公孙度随父亲一起到了玄菟郡避难,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也就是当时的玄菟郡守公孙琙。公孙度是如何获得公孙琙的赏识的呢?原来公孙琙的长子公孙豹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而公孙度年少时候的名字正好也叫着公孙豹并且他的年纪和公孙琙儿子相仿。所以公孙琙就对公孙度倍感亲切,它不仅资助公孙度就学娶妻,还想朝廷举荐公孙度入朝为官。>公孙度得到以公孙琙的支持之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先后担任尚书郎、冀州刺史等职。后来由于有谣言对公孙度不利,不久公孙度便被朝廷罢官。不过公孙度入朝为官期间又结识了一位大人物,他就是当时的中郎将徐荣。董卓掌权之后徐荣成为了其手下一员大将,他曾在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先后击败了曹操和孙坚名噪一时。而徐荣正好也是辽东襄平人,因为和公孙度同乡的缘故所以他和公孙度的关系比较亲近,后来正是在徐荣的举荐之下公孙度成为了辽东太守。>公孙度虽然出生在辽东,但是在辽东却没有什么名气。《三国志 公孙度传》记载:“度起玄菟小吏,为辽东郡所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因为公孙度出身不过是辽东玄菟郡的一个小吏,所以当时在辽东很多人都轻视他。公孙度到任之后先将襄平令公孙昭收押并弃杀于市,然后又大肆打击辽东那些骄纵不法的豪强势力,一时之间有上百家豪强被公孙度诛灭,从此公孙度便在辽东树立起了威信。安定辽东之后公孙度又开始大肆开拓疆土,史书记载“(公孙度)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 >辽东经过公孙度的经营俨然已经成为了一方割据势力,由于辽东距离中原较远所以在东汉乱世之中并没有经历什么战乱。此时公孙度已经不在满足于做汉朝的臣子,他私下里自称辽东侯、平州牧,并且追封其父为建义侯,然后让效仿汉朝皇帝的礼节出行坐銮驾,佩戴王冠,私设羽林军等。公孙度的种种行为已经表明他要自立为王独霸一方了,后来曹操平定中原之后上表举荐公孙度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公孙度在接到朝廷的授命之后私下里便不屑的说道:“我本来就是辽东王,做什么永宁侯呢!”但是公孙度并没有和曹操撕破脸,还是接受了朝廷的封号,但是他将朝廷给他的印绶藏在武库里还是以辽东王自居。> >当初袁绍雄踞河北的时候和辽东关系很好,公孙度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康依然和袁氏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官渡之战后曹操平定了河北之地,袁绍的儿子袁尚等人前往辽东投奔了公孙康。当时公孙康权衡利弊畏惧曹操的实力便将袁尚等人杀死将他们的人头送给了曹操。而曹操见公孙康已经对其表示臣服便上表朝廷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拜左将军。此时公孙康虽然名义上是辽东太守但是实际上和辽东王也没有什么区别。> >公孙康死后他的弟弟公孙恭成了辽东之主,曹魏立国之后公孙恭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了车骑将军、假节并封他为平郭侯。公孙恭体弱多病无法治理辽东,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长大之后便胁迫公孙恭让位于他。公孙渊的野心和其祖父公孙度一样一直想割据辽东自立为王。魏明帝在位期间公孙渊派人和东吴的孙权联络,不久便自立为燕王。后来曹睿派司马懿率军前去讨伐,公孙渊大败辽东才正式并入了曹魏的统治范围。相关参考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关羽是怎么死的,关羽之死竟是魏蜀吴三国合谋陷害”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对于关羽怎么死的,简单来说就是大意失荆州,最后败走麦城被杀,而关羽之死看似必然但也有很多蹊跷,在
公主墓,600多年前的公主墓,里面竟然居住着活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600多年前的公主墓,里面竟然居住着活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好,1998年,考古专家在南京地区,发现了一座600年前的古墓。考古人员挖开之后,根据里面的陪葬品,核实了墓主的真实身份,她就是明朝开国皇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举行的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大理各民族物资文化交流的传统盛会,古代又称观音市或观音会。1991年,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将这个大理各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定为&quo
大家对三国魏蜀吴再熟悉不过了。所谓:天下十分,魏占中原得其七;吴占江东、荆、交得其二,蜀占西川只得其一。三百多年后,南北朝后期,又出现了一次三国鼎立时期。雄据北方的北魏结束后,北方分为高欢控制的东魏(
作者:李力,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在三国时期,一提到“公孙”二字,人们立刻会想到威武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但是在三国时期,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公孙”,就是公孙康。
万年歌:魏蜀吴三分天下预言解密 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传两代。 ——《乾坤万年歌》 前半句,透着强烈的三国演义人文观念,隐含着一个前提——与
自古以来,我国的变革和起义数不胜数。但是由各种教会组织领导发展起来的起义却是比较少见的。癸酉之变就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那么癸酉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癸酉之变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癸酉之变是怎么回事?作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纵观魏蜀吴发展,三国其实各有特点,也各有手段。三足鼎立时期,天下间的人才也大致分布在魏蜀吴三国,这也是曹魏与孙刘联盟能互呈犄角之势的根本原因。就比如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梦游症的患者,电视剧《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中二当家有梦游症杀人的场景,看到这一场景顿时觉得颇为吓人。那么梦游是如何引起的?我国的古代文人多有描述梦中神游的诗篇文章,风流奇异,
窝阔台祸害四千名少女究竟是咋回事?成吉思汗有四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四子中,除术赤(蒙古意思为“客”)外,其余三子均为成吉思汗亲生。四个儿子各有所长,皆为英俊,因而被称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