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遭家族后人盗墓取宝 多尔衮死后被砍头暴尸
Posted 多尔衮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并遭家族后人盗墓取宝 多尔衮死后被砍头暴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并遭家族后人盗墓取宝 多尔衮死后被砍头暴尸
世间再无多尔衮墓,多尔衮及其家族墓地也就此消失,那些盗案报道中罗列陈述的种种奇珍异宝及历史谜团,都只能停留在偶尔翻阅到几页旧报纸的后世读者之追思与想象中了。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顺治七年(1650)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重葺墓地,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据史料记载,多尔衮死后,被苏克萨哈、詹岱告发多谋逆,惨遭掘墓鞭尸。当时在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记载称:“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直到乾隆时期,多尔衮墓才得以重修,暂得安宁;未曾想,仅仅过了150余年,多尔衮墓又遭盗墓,且为家族后人所为,一时轰动京城,众说纷纭。
1931年3月10日,北平《世界日报》以“前清睿王墓被盗”为题,报道了一起盗墓案,随后的11日、14日两天,又作了连续报道,多尔衮墓被盗案浮出水面。其中,14日的报道对这起特大盗墓案件做了基本事实陈述与案情总结,相当于给了当时的北平市民的一份官方公告。
从多尔衮嫡孙、世袭睿亲王(民国已废除封号)的中铨口供来看,盗掘祖坟、与外人平分墓中珍宝的事实已确凿无疑,实在是败家玩意,斯文扫地了。口供中的盗墓时间按公历推算,应为1931年2月7日上午8时至下午2时,“刨”了足足6个小时,所得金器玉器及财宝确实是不少的。据报载,4月7日,中铨等案犯被大兴县公署押解至法院,中铨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此案告一段落,尘埃落定。
但多尔衮家族的墓地并未就此安宁,虎视眈眈的各路盗墓者依旧在等待时机,随时都会再下手盗掘。以多尔衮为首的睿亲王家族墓地,散布于京郊多处,还有多座后来世袭睿亲王的王爷墓地,墓中未知珍宝太过诱人,总会有铤而走险者蠢蠢欲动。果不其然,继中铨盗案之后不到一年时间,1932年初(旧历为1931年十二月)在昌平又发生了一起多尔衮家族墓地盗案。近一年后,1932年12月,这桩盗案才告破获,案情公之于众。
1932年12月1日,《世界日报》刊载“多尔衮坟墓被掘”的报道,第一次向世人披露此案案情。据报道内容看来,如果不是因为盗墓者群体内讧,这桩隐密的盗墓案不知道还要隐匿多久。仅从多尔衮后裔对墓内失物的统计来看,金玉财宝的数量与品质都是相当惊人的,甚至于并不亚于中铨盗案中的珍宝。
别的姑且不提,单单是提及的“翠玉白菜一颗”,恐怕就是国宝级的顶级珍宝了,是否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同宗同源,虽不得而知,却可以想见其随葬品规格之高了罢。而“纯金五供一堂”,也绝非一般金器可以比拟,从中透露出来的多尔衮家族权倾朝野之气焰可见一斑。所谓“五供”由鼎一只、烛台一对、花觚一对组成;这组器物大多摆放于宗祠庙宇,祭奠先祖,常见于明清陵墓。现存的明清陵墓中,玉石、铜、锡、瓷、珐琅等各种材质的五供均可见到,但纯金制作的还闻所未闻,在亲王墓地中使用纯金五供随葬,已然有“僭越”祖制之嫌,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无论如何,从多尔衮家族墓地中被盗珍宝的数量与质量来看,案情都十分重大,可谓国字号大案。
然而,这桩轰动一时的盗墓大案,之后竟然再没有任何音讯,也再没有相关报道的下文。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北平沦陷,日军于1940年左右,将位于大兴县的多尔衮墓地拆毁,修建了跑马场。至此,九王坟仅存红墙根基和宝顶前三合土拜台。1954年又因大规模城市建设需要,将墓地彻底铲平。从此,世间再无多尔衮墓,多尔衮及其家族墓地也就此消失,那些盗案报道中罗列陈述的种种奇珍异宝及历史谜团,都只能停留在偶尔翻阅到几页旧报纸的后世读者之追思与想象中了。
相关参考
多尔衮死后被顺治帝掘墓鞭尸真相:由于多尔衮生前一直处在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树敌颇多,并遭顺治帝忌恨。在他死后仅两个月,即顺治帝亲政第二个月,皇帝遂下诏,以14项大罪为由,削去多尔衮官爵,籍没其
公元279年10月的一天,汲郡(河南汲县)有一位叫做不准的盗墓人,盗发了一座古墓。他梦想着从古墓中能得到大量金银珠宝,结果掘出竹简数十车。由于墓道阴暗,不准将竹简点燃当火把,照明取宝。又得到一枚2尺5
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成员,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坚决、彻底。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不论是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获,不论是立地不跪还是苦苦求生,不论是拒不交代藏宝地
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成员,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坚决、彻底。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不论是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获,不论是立地不跪还是苦苦求生,不论是拒不交代藏宝地
曹魏首任傀儡皇帝,一生受到三位权臣的挟持,最终被废黜并遭幽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到元帝曹奂禅位与司马炎,曹魏政权仅经历5
慈禧太后死后被盗墓者撕破脸皮尸身曾遭凌辱 1928年夏,流氓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窃宝案。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东陵。陵区内那么多座墓
盗墓的题材常在电影、连续剧中出现,举凡盗墓者开棺取宝,尸体的嘴是他们决不会放过的,为什么呢?因为逝者口中含物,是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历史著名的盗墓者军阀孙殿英,就曾盗掘清皇陵,从乾隆和慈禧的口中挖出稀世
盗墓的题材常在电影、连续剧中出现,举凡盗墓者开棺取宝,尸体的嘴是他们决不会放过的,为什么呢?因为逝者口中含物,是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历史著名的盗墓者军阀孙殿英,就曾盗掘清皇陵,从乾隆和慈禧的口中挖出稀世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
【李鸿章后人】揭秘李鸿章家族后人现有三位亿万富翁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