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湖北老人自称张献忠后代,拿出祖传宝物,找到张献忠宝藏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任何你的不足,在你成功的那刻,都会被人说为特色。所以,坚持做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湖北老人自称张献忠后代,拿出祖传宝物,找到张献忠宝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湖北老人自称张献忠后代,拿出祖传宝物,找到张献忠宝藏

在王朝的末年就会爆发很多暴乱,这其中有很多的领导人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比如汉高祖刘邦,发起斩蛇起义,推翻秦朝并且消灭项羽,建立汉朝。而今天我们说的就是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 >闯王李自成>很多农民起义都是转瞬即逝,所以历史上很少记载。那些短暂的农民起义,很多的历史学家也都不承认,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就无法证明在当时是否真的称过帝。>我们记忆中最为出名的农民领袖就是李自成,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像李自成这样的起义其实还有很多。最后成功的人才会被铭记,其他人只能落进历史的洪流当中。这或许是历史的一个弊端。> >张献忠农民起义>在这些起义者中有一个叫做张献忠的人,他小的时候跟着自己的父亲贩卖红枣,长大之后就去投军,在军营当中因为性格太过耿直就被陷害赶出了军营。后来他组织自己的队伍,因为自己本身就受过军事训练,再加上自己小的时候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当时一群农民领袖当中是有着很大优势,他的智慧才能逐渐在战争中展现出来。跟随他打天下的人越来越多,张献忠自己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 >江口沉银>张献忠的部队在打下武昌之后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称“大西王”,可是这个时候李自成也是在襄阳称王,就让李自成对他非常不满,李自成便修书抗议。当时张献忠是最弱的时候,就想退一步。因为粮草非常的短缺,他就用杀人来缓解这一问题。百姓和伤兵都是他要杀的对象,他还从当地的富豪手里大肆的抢劫,在兵败之后抢来的这些财物都被他沉到了锦江。> >张献忠的宝藏>现在在湖北有一个村,或许这里的人是最后一张献忠的后代。有一位改姓吴的老人自称是张献忠的后代,他还拿出了当年的铜戟头为证。后来老人还提供了一条特别重要的信息,他说自己根据自家祖上的记载,知道当时张献忠埋藏宝藏的地点,老人也亲自带领考古学家到达那个地方,事实证明老人并未说话,考古人员找到了大量沉银。

相关参考

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一次起义。原来,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受明朝的招安,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积蓄兵力,准备再起。明朝将领发现张献忠的意图,准备派兵镇压。张献忠先发制人,在谷城杀掉明朝

张献忠的秘密

在G70高速湖北十堰谷城出口处,挺立着高达十多米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雕塑。曾几何时,谷城相会时张献忠算计李自成的阴谋被着意隐去了,而是被描述为肝胆相照的革命战友的「”双雄会”。(南方周末资料图/图)「”石

张献忠为何要杀光朱元璋的后代? 李自成

李自成、张献忠等明末“七十二家”起义军纵横大地之后,朱元璋的子孙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宴席不仅仅是被打扰了一下,而是被宣告永远终结。更可怕的是,他们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这场两百年的宴席不是免费的,结账的时候

张献忠声东击西 古代战役

李自成与官军大战的时候,张献忠也把官军杀得人仰马翻。张献忠是陕西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穷苦人家出身,在明军里当过兵。与李自成差不多时间里起兵造反,自称“八大王”,当上农民军三十六营中一个营的

张献忠声东击西 古代战役

李自成与官军大战的时候,张献忠也把官军杀得人仰马翻。张献忠是陕西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穷苦人家出身,在明军里当过兵。与李自成差不多时间里起兵造反,自称“八大王”,当上农民军三十六营中一个营的

明朝历史 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荒唐事

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身长面黄,彪悍果敢,性格古怪,自称“八大王”。1644年,张献忠攻入成都,后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后,开科取士,得进士120名。状元名叫张大受,年不满30岁,生得一表人才,气宇轩

张献忠为何要杀光朱元璋的后代? 李自成

李自成、张献忠等明末“七十二家”起义军纵横大地之后,朱元璋的子孙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宴席不仅仅是被打扰了一下,而是被宣告永远终结。更可怕的是,他们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这场两百年的宴席不是免费的,结账的时候...

历史人物 明末张献忠是如何起义的呢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

历史人物 明末张献忠是如何起义的呢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

世界历史 张献忠死后,价值30亿的宝藏到底埋在哪里

在中国古代,存在很多没有被找到的宝藏,其中,在现在的成都地区,就广泛流传着一句宝藏谜语“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句话讲的是明朝末年,张献忠宝藏的埋藏地点。几百年来,当地很多